第三章 思乡
家是每个人心里最温暖的地方,同学们每天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可能感觉还不明显,等你长大后,一个人到外地读大学或工作的时候,那份思念家乡的感情就强烈了。当一个人漂泊在外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家乡的饭菜真是可口,家乡的环境真是怡人,因为那方水土是从小生你养你的地方,你已经熟悉了那里的一切,甚至有点依赖。如果在外地碰到了一个家乡人,还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古人思念家乡的感情也很浓烈,与我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道理已经讲过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科技水平不发达,回一次家更不容易呀。
诗人当然也会思念家乡,一思念家乡,就忍不住作首诗来表达心情。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写过这类诗,比如,杜甫曾说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你看,一想到可以回家乡,内敛的杜甫都要唱歌、喝酒庆祝了!王维碰到家乡人就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意思是说,你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最近发生的事情吧,来,快跟我说说……
思乡的诗歌内容很丰富,可以是对故乡水土的想念,可以是对家的想念,也可以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思念的时间也分多种,最普遍的是晚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这点大家都可以理解,一个人的时候比较寂寞,自然容易想家。此外,在外地遇到故乡亲友的时候和快要回家的时候,也容易勾起诗人的创作欲望。一轮明月、一只飞鸟、一盏孤灯、一首曲子是这类诗歌里常出现的词语。天上的明月恐怕是诗人和家人唯一能够同时看到的东西了,而那只天边的飞鸟,会不会是从家乡飞来的呢?它们都成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本章我们要介绍的这首思乡诗,是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李白写的思乡诗不止一首,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多小朋友都会背。
现在,我们再介绍李白的另一首诗《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说的是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在洛阳城里听到吹笛的声音,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洛城就是现在河南洛阳,在唐代,那是一个仅次于都城长安的大城市,人们称之为东都。
洛阳很繁华,春夜很美好,但诗人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李白说了,谁在这个时候吹笛子啊?万家灯火已经熄灭,喧嚣的城市又归入了沉寂,怎么会飞来笛声呢?笛子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吹出来的声音往往凄清婉转,既动听又容易让人陷入沉思。笛声很快融入了春风里,随着风儿飘呀、飞呀,飞进了千家万户,很快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古代的夜晚确实和现在不一样,当时人们的夜生活还不丰富,即便是在大城市,夜里也会很安静。吹笛声一响,一下子就撕开了那份寂静,那些还未入睡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欣赏起远处飘来的曲子。是什么样的曲子有如此魔力?诗人告诉我们,“曲中闻折柳”。原来,那是一支《折杨柳》曲。《折杨柳》是我国汉代乐府歌曲,表达的是人们离别时的依依惜别情。听到这里,诗人不禁又要产生疑问,那个吹笛人为什么要吹奏一首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呢?对了,他肯定也是一个客居洛阳的人,肯定也在今夜想起了家乡,他没有人可以倾诉,只好用笛声来表达。是的,肯定是这样。我不认识他,但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我也一样,也想念自己的家乡啊。是不是还有人和我一样,因为笛声而产生了共鸣?“何人不起故园情”,既是说吹笛子的人,其实也是指所有听笛子的人,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一个如此豪放、豁达的大诗人,也忍不住想家了,你想家了吗?同学们,如果你是在温暖的家里听这首诗,如果你是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听这首诗,那是何等幸福啊。
知识链接
下面两首也是描写思乡场景的诗,你听说过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夜作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