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美学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景亮还保留着30多年前与老师父的合影。1980年,他27岁,老师父也还是中年人。

陈景亮在他的陶艺装置《小学的回忆》中的课桌前。35岁时的决定,让他比绝大多数陶艺家走得都要远。时至今日,他仍是唯一一位在美国十余家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过展览的中国陶艺家,也是第一位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的沙可乐美术馆收藏作品的中国陶艺家

细缎泥长耳湾流壶

陈景亮到八卦茶园拜师学陶艺,起初只是因为喜欢喝茶,想给自己做一把合用的壶。那时他刚从台湾艺专(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的简称,现称台湾艺术大学,后同)毕业没几年,仍然对超现实主义情有独钟,最爱达利的作品,一心想成为台湾地区最杰出的画家。不料,却因茶与陶艺结缘,阴差阳错之间,陶艺竟成为他一生的志业。

他经历了台湾地区陶艺界师徒制的尾声。他从基本功学起,老师父告诉他,磨刀的时候就想着磨刀,拉坯的时候就想着拉坯,做事要专心,无须问理由。“先用三年学老师的手(手艺),出师后就要忘掉老师的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九年。九年以后,天资好又勤奋的人,就可以探索自己的风格,学自己的手,要学一辈子。”这些话,陈景亮一直都记得。

不过,他并没有等待那么久。1985年,他就在台湾地区当时最著名的春之艺廊举办壶艺个展。这个画廊只存在了十年,却是台湾地区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能在春之艺廊举办个展,是对艺术家最大的肯定。多年后,其创办人侯王淑昭在回忆录中忆及春之艺廊在台湾地区的艺术界掀起的几次风潮,她认为,陈景亮的壶艺个展就是其中的一座高峰,不仅参观者众多,反响热烈,也真正树立起壶艺在台湾地区的地位。

陈景亮个人的一小步,亦是中国台湾陶艺界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