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序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充满活力的行业。就像这本书的作者所说的,计算机行业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追捧。究其原因,正是作为计算机灵魂的软件推动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甚至全社会的快速发展。笔者因为孩子参与长笛课外班的缘故有幸也收获了一门音乐爱好,同时也结识了一些这个圈子中的资深人士。常常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用计算机行业与音乐行业做类比,也许不恰当但也确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是如何颠覆了传统行业“三观”的。纵观管乐的发展,实际上在19世纪初德国著名音乐改革家波姆发明了机械式传动按键系统后就已经定型。在音乐的内容方面,近几十年来也鲜有很大的变化,翻开现今的音乐教材以及各种音乐会的曲目,其内容仍然是数百年前贝多芬、海顿、亨德尔等音乐家的作品。演奏技术方面也没有特别的创新。反观软件行业,一共也只有数十年的历史,而这数十年中的发展变化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从最初的程序员排队等待打印纸带,到鼠标与微软图形化操作系统的诞生,再到一日千里的互联网、Web技术,乔布斯带来的智能手机革命,再到国内BAT三巨头的风光无限,无一例外地在诉说着计算机行业昨日、今日与明日的种种传奇。而这种变化带来的是什么?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痛苦吗?答案既是又不是。显然,不断学习这件事在“劳形”方面是一定的,学习哪有不累的?看看我家小孩每天写作业时的痛苦表情就略知一二了。而当掌握了这些知识,站在行业发展的潮头挥洒自如,被社会所认可、被别人所需要,这又是何等的一种人生极致呢?
这是一个兼容并蓄、充分承认知识与个人努力的年代。我经常在和身边的朋友们聊天时说:无论现在过得怎么样,都要感谢这个时代。笔者作为一个“80后”,纵观祖国的发展历程,不敢妄加议论。但是看看父辈们的人生,就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多少发展的机会。父辈们生活的年代就像一艘行驶在大海上的轮船,错过了这一班就要等待很久。而我们的时代就好像站台上的高铁,这一班没赶上,最多半个小时还会有一班高铁能到达目的地。笔者通过在工作中和培训班里与各种各样的人一起交流时发现,大多数人虽然身处这个时代,却往往觉得迷茫。想想也是,如今的时代充斥着财富的传奇,难免让人眼花缭乱。面对这些,笔者禁不住要说,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自己的故事还要自己去谱写。找到自己的定位,沉下心去,做行业中的专家。相信这个时代一定会给肯努力、肯用心的人以丰厚的回报。
这是一本学习编程的前导书。在这本书里,尼基尔·亚伯拉罕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以及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大家带来了“编程”这个“高冷”概念的另类解说。如果说其他更为高深的编程图书是科学院的大专家在与读者探讨着“嫦娥一号”探月之旅的高深理论,那么这本书就是初中班里那位戴着花镜、严格认真却又平易近人的班主任老师,用她那缓慢而又慈祥的语调,为大家讲述着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不过,正如尼基尔所说的,“编程”知识之博大精深,甚至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仍然无法到达终点。所以,这本书也无法面面俱到。这里更多的是为大家指明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让大家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对Web编程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学会为自己的编程生涯树立一个现实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个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学会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对每一门编程语言的自学。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这本书所倡导的,当然也是计算机软件这个行业所倡导的。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本书的带领下,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性格,这将为大家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产生积极的意义。最后,祝大家在编程之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如果大家在阅读这本书时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tianyesq@sina.com与我取得联系。欢迎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批评与指正。如果需要我的帮助,我也会尽量及时地回复大家。
译者 田野
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