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了四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糖果火锅

不知什么时候起,年轻人对过洋节越来越上心,新奇而又盲目,甚至都不知节日的由来便争相模仿。11月25日,是感恩节,听说要送糖果?超市里买各种糖果的人特别多。

“怎么大家都买糖啊,还买那么多?”。

“今天是感恩节。”

“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们要买吗?”

“我戴牙套,还是算了。”

“害,怎么能让朕的后宫佳丽们低人一等呢,我买!”

“走,我们去一人买一个真汁棒吧,不能盲目消费。”

“好,荔枝味最好吃!”

“青苹果才好吃。”

“我要柠檬的。”

回到教室,果然。大家都在互送糖果,只有我们六人一人拿着一个真汁棒。最意外的是班长也买了,全班每个人都有,说是趁机给大家发点小福利,激励我们上次月考的好成绩。

“谢谢班长。”

“不客气。”

“你们几个随便挑。”

“好。”

“多谢啦。”

回到座位,桌面上除了熟悉的德芙,还有阿尔卑斯,大白兔,QQ糖,炫迈,旺仔牛奶糖,绿豆糕,溜溜梅,话梅糖,甚至还有徐福记酥酥糖。

“同桌,怎么办?我们不回礼有点不行叭。”

“只能再去超市一趟了。”

“现在还在发,让幺妹留下来登记发的人,我们再去一趟超市吧。”

“嗯嗯。”

超市老板娘笑开了花,今日卖糖就赚了不少钱吧。那时候,我们最喜欢说一句话:学生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我们养活了学校周围的超市和小吃店。提着糖果,我们也没有看幺妹的名单,而是从进门口绕着发了一圈,人人有份。

“恭喜恭喜。”

“恭喜啥?”

“祝贺两位百年好合。”

“我谢谢您嘞!吃你的糖吧。”

此人是一腐女,名叫沈娇,最爱给我们科普一些常人不知的奇怪知识。因为我和同桌喜欢用电影或电视剧剧里面的经典爱情语录对话,所以她觉得我们有情况??

“终于发完了。”

同桌温柔的帮我按着肩膀:“好累啊。”

“明年,我不想过了。”

“我都不想吃糖了。”

“凑个热闹挺好的。”

“可我微薄的零花钱愈发薄了。”

“你还有我们,想吃什么随便买。”

她们模仿霸道总裁,手指里夹着饭卡样子是那么的耀眼。因为我把手机摔坏了,所以零花钱拿去修手机了,我觉得花三百多修一个手机的我真是蠢的要命。

放学后,我收到了来自哥哥的糖果,一袋各种各样的都有。

“不知道是谁放桌上的,你吃吧。”

“我不要。”

“周末送去福利院吧,很久没去了。”

“好。”

福利院在我们家旁边,因为爸妈工作很忙,爷爷奶奶又去世得早,外公外婆要帮小舅照顾孩子,所以我们的童年大部分是在福利院里面度过的。园长是个奶奶,她特别温柔,每次我们拿着玩具站门口,她都会给我们开门。我四年级的时候,园长去世了,来了几个年轻人接管;园里的孩子得到资助,也都上了学。爸妈离婚后,来的次数便少了很多。

“文琪~”,我朝文琪挥手,她也开心的跑过来。哥哥又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检查了学生证,文琪便领着我们进去了。

哥哥提着东西:“打算上大学吗?”

“嗯,假期都在打工挣生活费,学费想申请助学贷款。”

“文琪,你成绩好,学年末一定能申请到奖学金的。”,我可能是神经大条,丝毫没有察觉出文琪喜欢哥哥。上了大学之后,文琪断了和我们的联系。

元旦有学校有元旦晚会,故而每个班12月开始都在准备节目,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排练,参与的同学都挺辛苦的。加上又是年末了,于是班主任和班委就组织了我们的第一次班级外出聚餐。

“今早小夏老师来找我批假条,说是晚上带你们出去聚餐。我提三点要求:一是不能饮酒,二是过马路注意车辆,三是不要像在学校里一样咋咋呼呼的。”

“嗯嗯。”

“知道啦,老师。”

“好的。”

“收到了,东哥。”

“好了,没什么事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没大没小的,还东哥。”

教导主任东哥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四十岁左右,但看见真人便会觉得他年轻时是个小帅哥。他带着一个文科精英班和我们班,而年级组的办公室就在我们班旁边。一旦我们班有点风吹草动,时常会被不同的老师训,不过背靠东哥也没受过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等会儿下课,以宿舍为单位排好队,没住校的同学先和家里打电话报备,六点准时在大门集合。”

“哦耶!”

“啊啊啊,好开心。”

“听说是吃火锅!”

“还是沃尔玛旁边那家!”

“我先去打电话。”

“好,快去。”

排着队,掐着点,小夏老师领着我们上了公交车。坐了四个站,到了生意火爆的重庆老火锅店,整个二层都被我们包了。知道男女混坐大家会放不开,不能敞开肚皮吃,因此一桌八个人,任凭我们自由组合。

“小夏,能不能来点江小白?”

“我看你是没有想明白。”

“那可以要几罐雪花?”

“啤酒可以,去拿吧,问一下女生要不要。”

班长带着几个男生准备下楼拿饮料:“我们去拿雪花啤酒,你们要喝吗?”

“不要,给我们拿点雪碧!”

“没问题,还有其他想要的吗?。”

“来几瓶王老吉。”

“我们要豆奶。”

“我们宿舍要果汁。”

“太多了记不住,我们都拿点,你们自己分。”

“行。”

火锅吃完,在上方拉起了红灯笼网的巷口,我们站在下面拍了张合照,然而照片效果非常阴间,很有林正英鬼片的感觉。回学校的路上,班长在前,小夏在后,这是我走过最安心的夜路。

味道远不止舌尖的反馈,它更是环境,人物,情感的交融杂糅。幸好毕业聚餐不是火锅,不然火锅不仅要为孤独作陪,还得为离别买单。

哥哥没来接我,他也参加了一中的元旦表演,去和同学排练了。反正爸爸不在,我去了同桌家。

“您好,我是末末同桌的妈妈,今晚她住我家。嗯,好,没问题,不麻烦。”

同桌的妈妈打完电话,我们俩就愉快的去了她的房间玩。同桌叫代言,没错,她姓“代”,名“言”。

“快,你说要给我看照片。”

“嘘,小声点。”

打开手机,同桌给我看了一个帅哥的照片,没想到是:那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