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德的虞舜
虞舜原本是颛顼帝的后代,但从颛顼的儿子开始,一直到舜的父亲那辈,几代人都没有做过什么官,只是普通的平民。
从小,舜的家庭条件就不是很好,他还只有几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品行不端的盲人,在舜的母亲去世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又娶了后妻,生了个儿子,给他取名叫象。瞽叟对儿子象非常溺爱,所以象生来性情孤傲,盛气凌人,再加上有父母的娇宠,非但不把哥哥舜放在眼里,还总是欺侮他。
但是对于这些,舜却一点也不生气。舜心想:毕竟象是我的弟弟,我不能和他记仇。其实,舜也知道父亲并不疼爱他。平日里,父亲不但对舜不闻不问,还经常打骂他,而心肠狠毒的后母甚至总想找机会杀了他。但他们终归是舜的家人,所以舜从来都不记恨他们,还心甘情愿地侍候他们,孝敬他们,丝毫没有因为他们对他的歹毒,而对他们有所怠慢。
后来,在父亲和后母的恶毒对待下,舜实在待不下去了,就自己一个人逃离了家。经过长途跋涉,他最终来到了历山脚下,在这儿盖起了一间茅草屋,开垦了旁边的一片荒地,种起了田。从此,舜过上了悠然自得的快乐生活,他每日早起耕作,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的辛勤劳作,每年地里收获的粮食都多到吃不完,于是他就把自己多出来的粮食都拿出来,送给那些吃不上饭、挨饿的穷人们。大家填饱了肚子,都非常感激他。
虽然独自离开了家,但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人。一次,赶上了灾荒年,大家收获的粮食都不多,免不了有人要挨饿。舜无意当中听到有人说因为没人干活,他的家里人已经好几天吃不上饭了。于是,他就赶紧带着自己的粮食趁着夜色赶回家去,悄悄地把自己的米放在大门口,然后躲到一旁。看着家里人把米拿进去之后,他才放心地跑回自己的茅草屋。
这样的好事做得多了,就会被大家发现。人们看到了舜的孝心,无不为此感动。就这样,他的事迹也逐渐被传扬开来,甚至连部落的首领也听说了。在他的感召下,那些过去为地界争斗得鱼死网破的人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不再斤斤计较了。这么一来,大家又回到了那个和睦融洽的氛围当中。
后来,为了大家都能免受饥饿,舜又带着大家到雷池去捕鱼。那里的渔民也看到了他的优良品德,都把他当作榜样。没过多长时间,在他的影响下,每个人都变得彬彬有礼,懂得互相谦让。
不管舜走到哪里,那里的人们都会喜欢上他,其他附近的人也会纷纷朝他靠近。所以,只要是他居住过的地方,不到一年,就会因为人们的聚集而发展为一个新的村落,就这样,刚刚年满二十岁的舜,孝顺贤德的美名就传遍了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