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深化科教融合 提升育人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文瑞 张洪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高校作为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肩负着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而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高校必须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2],努力构建坚持正确方向、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本科教育模式,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而成。学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自学校组建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作为“新建”高校易于“变轨超车”的优势,确立了以“科教深度融合”为特色、以个性化人才培养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发展思路,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 依托社科院学术研究优势,推进科教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学硬件条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依托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低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然而,对于什么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理解是不一样的,其建设思路与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结构、生源质量、教育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去要求不同类型的高校,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要“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发挥办学优势,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4]

作为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自成立之日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就立足于科研机构办大学的特点与优势,在构建“科教深度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一直在实践着对研究生科教融合的培养。2017年5月大学成立后,学校积极与社科院直属科研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不断融合:一是聘请社科院学部委员、各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学科专业的带头人和课程团队的主讲人,并主持制定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二是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由社科院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并进行双向匹配。导师一般每月与学生交流1—3次,学生向导师报告学习进展。导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去思考,同时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布置阅读书目。此外,导师还会利用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专长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三是推进师资队伍的深度融合。由社科院专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专任教师联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合作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这样,一方面能够将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由本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有助于保障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四是完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通过加大推免力度、硕博连读等形式,探索在相关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展连续培养试点,向本科教育导入研究生教育资源,实现“本—硕—博”资源一体化。学校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程,提前向本科生开放选课,让本科生提前接触硕士阶段课程学习,目前已经有10余门研究生课程对本科生开放。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探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教深度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 优化专业整体课程结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5]为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着力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着眼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充分发挥社科院的特点与优势,积极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优化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以及通识课,并由学校整体规划建设交叉学科课程群和系列讲座课,打造推出了“学部委员+学术名家+网络MOOC/SPOC”的系列专题金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一是充分发挥学部委员学术优势和学术影响力,举办系列“学部委员形势与政策报告会”,谢伏瞻、蔡昉、汪同三、潘家华、金碚、朱玲等学部委员上讲台给本科生授课;二是开设“马克思主义学术名家大讲堂”专题课,广泛要求吴潜涛、刘建军、王炳林、艾四林等校外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顶级专家来校讲学,强化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三是按照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学部委员形势与政策报告会”“新中国史十二讲”“创业基础”等专题慕课,并在校内建设了60余门SPOC课程,有效推动了混合式课程教学,进一步拓展了教学时空。这一系列专题“金课”的推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强化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

无论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课程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统一体。因此,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术,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6]。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小班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采取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够为师生创造学习互动、自由交流的条件,使学生的主体性在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从而帮助学生锻炼和提升创新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小而精的办学思路,目前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控制在每年400人左右,全校本科生规模控制在2000人左右。同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规模相对较大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757名、硕士生导师1132名、专任教师254人,本科教育的生师比为0.93∶1。这为开展小班化的研讨式、参与式课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目前,全校20人以内的专业课教学班占全校专业课教学班的比例为30%,并计划在5年内将这一比例提升至60%以上。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继续坚持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着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四 构建全面多维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教学评估科学性

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流程的必要环节,也是高校提升教学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抓手。科学制定评估标准,规范设置评估流程,可以帮助高校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督促、引导任课教师关注课程教学效果、重视教学技能养成,从而有效促进学校的教学培养工作的开展。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标准制定、评估监测及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定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开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7]这对于高校做好教学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工作,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教学评价体系。学校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建设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设计了“金课”问卷、以学生为中心的问卷、理论类问卷、体育类问卷、实践类问卷等丰富的指标库和模板,构建了全方位评教体系,持续开展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评教50%、督导评教25%、同行评教5%、领导评教10%、教师自评10%)。在评估时机方面,学校将目前主流的期末一次性评价转换为全过程多次评价,并在每次评估完成后对评教结果进行即时反馈,以便被评教师及时了解和改进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不同学期的综合评分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如班级规模、职称与综合评分的相关分析,不同难度课程与课程满意度的关联因素分析,同时也可以对不同专业课程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与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合作进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该项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综合性分析指标、教育过程诊断指标、学习诊断指标这三个大类、25个分项指标的支撑下,获取关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与课程建设、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条件与利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评价等中观或微观数据,分析学校宏观层面的定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教育是否得以实现。同时,还可以将该数据与其他高校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差距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五 联动校内外科学研究资源,培养学生学术能力

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品质是创造力。所以,高校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培养体系之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当然,不同类型的高校会因为办学定位、学科属性、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的路径与方法也会有所区别,但积极推动科教融合,让学生通过更多地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创造性实践活动来提升创新素养,却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业已达成的基本共识。为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要推进科教融合,让学生尽早参与和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大各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办学定位是高水平研究型文科大学,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既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因此,从组建成立之日起,学校就着眼于培养、激发本科生的学术兴趣,提升本科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学术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积极组织本科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北京市科研训练项目的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本科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新苗计划”的支持范围包括“课题研究项目”“读书会”“学术团体”“学科竞赛”等各类科研实践活动,覆盖所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此外,学校还为每个新苗计划小组配备了有专业背景的指导老师,开设了科研训练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系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接受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新苗计划”于2018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现已完成2018年度、2019年度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奖等工作,形成了一批符合学术规范的成果,部分优秀成果已经正式发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六 实施深度国际化教育战略,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既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9]。为此,高校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思路,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广泛吸纳整合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追赶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专业特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始终秉承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全面推进和实施教育教学的深度国际化战略,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深度国际化战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送出去”。自2017年9月招收本科生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积极和海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各种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为学生提供赴世界一流高校学习交流的机会。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经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明治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9年底,学校派出了250余名本科生赴海外学习交流。目前,学校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主要分为海外学分项目、短期海外研修项目、海外实习项目以及国际竞赛等。同时,为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赴境外学习,学校还特别设立了学生海外培养项目奖学金,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选拔优秀学生并予以资助,为学业优秀的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机会。二是“请进来”。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广泛邀请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2019年先后成功举办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学院国际学术周”“美国蒙大拿州学术文化交流周”“英国大学学术月”等多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学校还专门选拔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和特色教学团队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并把各专业全英文授课比例进一步提升,以便于与国外高校合作,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学习氛围,努力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七 加强教师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养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能否培养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10]高校必须花大力气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要求,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通过严肃政治纪律、严格教学规程、严把师德师风等举措,努力增强专业教师政治素养、提升教师道德水平。在教师政治素养方面,学校在全体教师当中开展了“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提高教师政治站位、加强课堂政治纪律”活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要求各教学部门组织所有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在课堂教学中严守意识形态红线。同时,在新遴选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本科课程任课教师座谈会、教学系主任及系秘书工作会等教师培训活动中,设定相应的培训内容,明确教学工作中的政治纪律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与政治鉴别力。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学校把思想政治要求置入教师的聘用关、考核关和奖惩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拟进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论素质、教学水平达不到相应课程要求的,不得继续担任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师德“红七条”底线要求,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创新工程、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评聘和考核各环节,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入做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制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并开展了师德违规问题自查工作。这些制度与措施,对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文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处长;张洪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

[2]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Z3期。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

[4]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9年10月17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5]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Z3期。

[6]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Z3期。

[7]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10月17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8]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Z3期。

[9]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8年10月17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10]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