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下大势
公元前489年,楚国一代明主楚昭王在伐吴途中病逝,世子熊章在楚昭王的兄弟熊申、熊结、熊启拥立下即位为楚王,史称楚惠王。
楚惠王,芈姓熊氏,名熊章,出生年月不详,但通过其父亲楚昭王大约34岁寿命来推断,此时的楚惠王应该是一位少年楚王,年龄大约十四五岁。
楚惠王没有经历那场楚国的空前劫难,吴楚柏举之役时的父亲楚昭王还年仅十四五岁。
但他的童年时期,应该是在楚国经历了国难后,看着父亲楚昭王克服种种困难励精图治的那个样子。
父亲楚昭王给自己留下的是一个勤于国事、善待大臣、恩泽百姓的好楚王印象。
楚国,在年轻的父亲的不懈努力下,在短短十余年里,基本恢复了元气。
难得的是,楚昭王为了让楚国尽快重新崛起,担心自己的儿子年纪太轻,难堪楚国复兴重任,故命令他的三位兄弟继任楚王之位,否则死不瞑目。
无奈之下,弟弟熊启假装领命,楚昭王才放心离世。
楚惠王虽然还是一个少年,但这一切,他都是很清楚的。对于他的三位叔叔,他感激,并无限信任。
经历了国难后的楚国王室,空前团结。令尹熊申,字子西,是此时的楚国王室定海神针级别的人物,也是楚国的柱国之臣。此时正在对着楚惠王介绍着国际局势。
楚国经历了一场柏举之役惨败、国家几乎败亡后,最值得感恩的国家是秦国。
当初如果没有申包胥哭秦廷,借来秦军,短期内赶出万恶的吴国侵略者是难的。
但秦国在晋国的强势压制下,一直偏隅于西方,难有作为。
想当年,冒着被吴国报复风险作出救楚决定的国君秦哀公已经去世。由于当时秦国世子早于秦哀公去世,继任的秦国国君秦惠公乃秦哀公之孙。
但秦惠公担任国君仅十年又去世了,此时的秦国国君为秦悼公。
“大王,秦国与我楚国有大恩,今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忘了昔日秦救楚之恩。”熊申对楚惠王道。
楚惠王点点头,知恩必然图报。
那曾经的仇怨呢?
最大的仇人当然是吴国,与吴国当然是势不两立的。
此时的吴国怎么样了呢?
吴国国力之强劲已经到了历史顶峰。
公元前506年,吴国以三万精锐,大败超级大国楚国二十万大军于柏举,并一举占领郢都,迫使楚昭王逃难、迁都,差点亡国。
然后,吴国又击败强敌越国,使越国称臣,成为吴国附庸,一时称霸江湖。
此时的吴国国君为夫差,夫差更是铁腕治国,更兼手下名臣良将济济,如伍子胥、伯噽等人都是旷世奇才。
但是由于吴军在占领楚国郢都后的残暴行径,使传奇军师孙吴自柏举之役名震天下后,对吴国大失所望,选择了退隐江湖。
此时的吴国,自打败楚国后,已经不把楚国放在眼里了,而是意欲与晋国争夺诸侯霸主。
公元前489年,吴国讨伐陈国,楚昭公亲率楚军救陈。
但由于崩于征途,楚救不及,最终陈国屈服吴国。
然后,吴国兵锋北上,联合鲁国、莒国、邾国、越国以及东夷诸部落,击败强大的齐国。
“大王,吴乃我楚国之仇敌,先王在时,无时不在想着报仇雪恨,望大王奋发图强,以灭吴为己任。”听着伯父令尹熊申的话,年轻的楚惠王握紧了着手。
是的,吴国,不谷与你势不两立!
既然要向吴国复仇,那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越国。
但此时的越国刚刚于前几年被吴国击败,差点亡国。
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到吴国做牛做马为奴整整三年,已经表示彻底臣服吴国了。
此时的越王勾践刚刚被吴王夫差放归越国,短期内,越国是不敢再向吴国叫板了。
那就看看吧,也许越国会重新站起来。只要有越国在吴国南边牵制吴国,那咱楚国要对付吴国便容易多了。
中原霸主、超级大国晋国呢?
晋国太强大了,几乎无人可敌。
但晋国永远是令人遗憾的,因为晋国的强大已经不属于晋国公室了。
晋国国君形同虚设,掌权的是晋国六卿,此时晋国中军元帅为赵氏家族的赵鞅。
“大王,百年来,我大楚的对外国策是与晋国争霸,但现在看来,晋国霸业迟早要衰落,这个霸不争也罢。
我们的敌人是吴国,对晋国,我们还是保持良好关系吧。”熊申道。
楚惠王点点头。
熊申又给楚惠王逐个分析了郑国、卫国、鲁国等传统中原诸侯,至于周王室,熊申都懒得介绍了,因为周王室太虚弱了。
春秋再过十多年便要结束其历史使命了,周王室不但更加衰落,而且其可供各诸侯国利用的价值也越来越低。
曾经天下共主周天子,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令人唏嘘。
不过,大周王朝对于楚国的意义是重大的,那便是二十多年前的王室内乱,王子朝争夺王位最终失败,逃到了楚国避难。
结果王子朝几乎将整个周王朝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典籍史册都带来了,这使得楚国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等次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对了,还有一个诸侯国也是令人惋惜的,那便齐国。
齐国自姜太公建国以来,那是姜氏牢牢控制着国家,尤其是齐前庄公、齐僖公以来,那历代国君都是孔武有力的。
齐桓公时成了春秋第一位真正的霸主,哪怕是后来晋国、楚国成了超级大国,齐国也是不容小觑的。
齐桓公以后,虽然齐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内乱,但后来的齐顷公、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等,哪个不在春秋江湖掀起过璀璨风云?
遗憾的是,现在的齐国公室也基本玩完了。
从陈国来的田氏家族牢牢控制着齐国政权,总有一天,姜氏齐国便改旗易帜。
但不管如何,齐国此时还是与吴国在死磕着。如果有机会,那便与齐国交好吧。
天下大势,无非如此。
楚惠王听着伯父熊申的耐心分析,深感责任重大。
努力吧,加油干,楚国中兴的担子就压在了自己稚嫩的肩膀上。
楚国要中兴,人才呢?
靠不谷以及几位叔伯肯定不够,那便赶快寻觅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