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教学与实践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师和学生团队在北京市申报的“中国声乐教育及演唱多样化创新”课题得到立项,使关于科学性的声乐教学如何发展演唱者的多样性及个性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把从教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心得在这里与各位做一个交流与分享。
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得非常快,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的第一届招生考试只有一两个人报名到现今报考竞争激烈的状况来看,可以说中国音乐学院在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要感谢伟大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现今中国声乐的繁荣和发展与老一辈的声乐教育家们接受了西方的声乐理念和声乐教育不无关联。我也较早接受过西方声乐理念的教育,我的老师是最早一批回国的声乐专家、“四大名旦”之一的黄友葵先生。原先我是学习美声演唱,毕业留校也是从事美声教学工作。到了北京之后,我在跟随金铁霖教授的工作当中,从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的教学中收获了很多。中国的民族声乐这几十年来发展非常之快。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最早期,也是延安时期,人们是“有嗓子就可以唱歌”的;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就开始融进了一些戏曲演唱风格;再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就加入了一些时代的气息,融入了通俗演唱的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由此可见,民族声乐教学是在继承传统、借鉴国内外优秀科学演唱经验的实践总结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育体系。其中,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不能今天状态好就唱得好,明天状态不好就唱得一塌糊涂。我始终认为科学的发声就像解方程一样,方法一定要掌握。掌握了方法,即使在嗓子状态不好或者没休息好的情况下,艺术表现也不会差得很远。在此,我想着重讨论在科学演唱方法基础上如何体现不同作品的风格。
在我的教学当中,一直是以作品的风格来决定科学方法的运用。这就牵扯到美声教学怎么样体现中国特色的问题。意大利唱法是意大利人的民族唱法,意大利的美声演唱方法传到德国形成了德国声乐学派,到了法国形成法国声乐学派,到了俄罗斯形成俄罗斯声乐学派。目前的中国声乐又该如何走上中国美声的演唱之路,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前不久组织全系教师学习了“高教三十条”,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摸索,也在实践。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还是停留在以往“描红式”的教学和演唱上,那么就没什么意义了。虽然我们也要培养国际比赛获奖者,但是更多还是要服务于中国大众的。我们不是要在中国建立意大利学派,而是要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符合中国气质的中国声乐学派。其中,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何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让声乐教育事业更贴近人民大众,是我们每一位声乐教育者和学习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大家都知道学习科学的发声喉咙要“打开”、气息要“放”下来、要高位置、喉头要稳定,但是喉头要放到什么位置才是对的,“打开”到什么程度才叫“打开”。通常,歌唱要有通道,在我的教学当中,我把“U”通道比做垂直线。唱歌有两条线,一条垂直线,一条水平线。水平线是色彩线,垂直线是腔体线。嗓音得“放”在共鸣腔里去运用。头腔、鼻咽腔、口腔、胸腔、中咽腔等腔体“打开”后得连接上,把气“沉”下来,才能产生共鸣。这些腔体如果都用上了,感觉就像有一个通道。实际上唱歌是没有通道的,这都是比喻。有人说把气吸到肚子里,其实气是吸不到肚子里的,只能吸到肺里。所以说唱歌的很多体会都是一种感觉,感觉气息“落”在了脚后跟,实际上气息能“落”到脚后跟吗?这是一种感觉式的教学,说的就是一种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放松。
作品内容不同就要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一直强调为感动而歌,为情感而唱,幸福地歌唱。
对大家而言,演唱技术在现今不再是不可克服的难点,大部分教师、同学都有相当雄厚的技术能力。现在的声乐比赛已经不是在比技术了,比的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评委跟老百姓是一样的,被感动了就会给高分。他们关注的是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有没有设计,有没有定位,有没有把亮点体现出来。有了亮点,唱出来才能感动自己,才能让别人感动。当然,所有这一切也都要在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的前提下进行。方法为情感服务,哪种情感更能够让观众接受,更能够与观众的心拉近,就应该用哪种情感歌唱,每首作品都要体现出演唱者的想法和情感。同样一首作品每个人可以唱出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动。很多学了美声唱法的歌者到了高音声音很亮,可是到了低音就“接”不上了,出现暗、沙、哑的现象。在我的教学当中经常讲“圆规画圆圈”的道理,如果圆规心站稳了,圆圈就可大可小了。运用到歌唱上,那就是到了高音共鸣要用得更多一些,要唱“利息”不唱“本钱”,“利息”是共鸣腔,“本钱”是嗓子;到了中低声区的时候圆圈画小一点,用混合声,即真假声混合。学习美声的很多同学在唱中低音区时感觉嗓子一般,一唱到高音突然就感觉嗓子很亮,挺有能量的。这就是方法没平衡好,为什么说唱歌难,唱歌的乐器长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要用自己的头脑去调整,发声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声乐大学科下有多种唱法,民族声乐的风格就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的民族声乐要形成体系非常难,现在只能说是初步成形。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不同民族语言、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表演形态、不同生活习惯等等,所以想形成科学的演唱体系非常不容易。如何在科学发声的前提下体现出各民族的特点,值得深究。关于民族声乐的科学发声,很多人以为就是美声的发声方法加民歌的发声方法,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在三十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并通过实践证明民族声乐首先应该是继承。我们的教学大纲也加大了继承传统,向传统、向民间、向生活学习的内容。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讲到京剧发声“一条线”对声乐演唱的益处,我们学习民族声乐要在保持这条线的基础上扩大共鸣腔的运用。那么,这样的发声在不同作品出现的声音效果就不一样,有些作品可以位置高一点,头腔共鸣多一点;有些作品可以头腔共鸣少“挂”一点,胸腔共鸣多一点。唱歌实际上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要把平衡关系掌握好了。如何平衡?每个人生理结构长得不一样,声带条件不一样。在声音条件不同的前提下怎么样让学生尽量合理、科学地运用发声方法,发出符合生理发声器官自然肌理的声音?这就需要科学。掌握了科学方法后,我们还要在表现作品上下功夫,在作品的定位和设计上下功夫。民族声乐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通道”可长可短、位置可高可低上。歌者可以位置低,只要喉头放松、“打开”、保持稳定的放松状态,而不是僵持状的保持。喉头保持平衡的“打开”状态,稳定就可以,并非一定要放在一个统一位置。有的人喉头天生就长得比较高,有的人长得比较低,科学的发声是要根据作品风格来合理调配的。通常在课堂上练声的时候,我希望每位同学的每个声音都要达到一种极致、饱满的状态,但在演唱作品时,如果一首作品从头到尾每个音都非常饱满、标准,就不“标准”了。这个“不标准”是指作品的表现力。所以技术不是在每一首歌里都要用得淋漓尽致,而是要根据作品需求,融入时代气息,从而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与时代性。比如,蒙古族长调《小黄马》与藏族风格作品《北京的金山上》的风格不一样,演唱时对声音的调配也应不一样。
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要把握住作品的风格,这决定了歌者如何调配自己的发声。反之,科学的发声方法掌握不好则全是空谈,那就很难体现作品内涵。唱歌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掌握了歌唱技术,演唱还要体现歌曲风格,科学的共性是技术,用好声带,体现风格是个性。个性演唱第一要点就是音色,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音色,还需要对作品有独到见解,不怕同唱一首歌,只怕唱成一个样。“圆规画圆圈”,到了低音,圆圈画小点,真声的比例就多些;圆圈画大点,共鸣腔的运用就要加大。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歌者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筋就不难解决。
既然国家一直强调要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那么对教师也应有新的要求—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理念,不断去发现。对同学们来说,如何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怎么做一个体现自身价值的创新型人才?那就是要“学、问、思、行、果”,学习要善于提出问题,不是说教师给什么学生“吃”什么,要经过思考去消化。学而问、问而思、思而行、行而果。学了以后发现问题要善于提问、善于思考。思而行,思考了还得行动,行动以后还得追求结果。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依赖于父母、老师,久而久之就不善于与人交流,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直线减弱。从大的教育历程来讲,大学学习只是下一个学习的基础,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学生若在五年大学生活中没有学会思考,将来出去可就惨了!人不能一辈子靠着父母、靠着老师。优秀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还是有区别的,音乐院校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声乐学习,将来可能并不是一位非常棒的歌唱家,但是在大学期间学会了思考、定位,学会了怎么体现个人价值,即使不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也可能是位优秀的教师、导演、记者。只要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成功,就是优秀。成功和成名是不能画等号的。当然,我们从事舞台表演工作的需要成名,需要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成名的条件。所以在大学这几年,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学会定位。教师给学生定位准确也很重要,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因材施教对教师更为重要。教师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光亮点,对他们进行培养、塑造,让学生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以我的学生阿鲁阿卓为例,阿卓是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本科学生,作为一个彝族姑娘唱原生态风格的作品很合适。另外,曹芙嘉刚跟我学习的时候是学习美声演唱的,但她喜欢流行风格的演唱,定位对了就很容易体现出她的价值。王莉在大学期间兴趣爱好很多,定位主业是美声,但“民族”“流行”唱法在掌握了科学方法后都能融会贯通,她二十四岁之前就拿了所有国家奖项的金奖。现在她在音乐剧《二泉吟》、大型民族歌剧《文成公主》、民族歌剧《江姐》、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等剧目中演的都是女一号。学生掌握了科学发声方法,就不受唱法局限,只是大学科、小专业而已。科学的演唱是共性、是发展,学会思考,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另外,我们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坎坷或难题。要不怕困难,一个人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相信每一次坎坷都是人生的洗礼,都是新生活的开始。让我们用智慧的头脑、宽容与理解的胸怀、勤奋与努力的态度来迎接成功的喜悦吧!
(原载于《歌唱艺术》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