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地之始
《上篇道经》
原文
道①可道②,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③。
无④,
名天地之始。
有⑤,
名万物之母⑥。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⑦;
常有,
欲以观其徼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⑨,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⑩。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
那它就不是一般的“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
那它就不是普通的“名”。
无,是天地万物未成形的样子,
是天地万物的元始。
有,是宇宙万物本原的物质,
是孕育万物的根源。
因此,要从尚未形成的状态中去观察领悟“道”无名无形的奥妙;
要从受约束的状态中去观察体会“道”有名有形之处的端倪。
妙和徼这两个概念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
共同称为玄妙的大道变化。
变化来变化去,
是洞察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门径。
注释
①道:名词,本意是“道路”的意思,这里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②道: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用言语来说明“道”。③名:代表了老子对事物表层、特征及象征的认识。④无:天地万物未成形的样子。⑤有: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⑥母:母体,根源。⑦妙:微妙、奥妙。⑧徼:边际、边界,这里引申为端倪之意。⑨玄:深奥的、不可预知的。⑩门:指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
解析
“道”,是老子首创的,且是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更是《道德经》所要讲述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
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概念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
另外,在“道”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个问题上,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韩非子在《解老》中说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有的学者领悟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奥妙,肯定了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
此后,在“道”的解释中,大多数学者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的。
老子所提出的“道”是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言辞表述的,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本章开篇就点出“道可道,非常道”。这正是源于老子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可以说,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老子认为,“名”是人类根据不同事物的不同表面特征而对该事物作出的认证,而这个概念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因为语言和文字的局限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只能与大道背道而驰。正如老子所言:“名可名,非常名。”
谈到这里,很多人便会心生疑问:如果不能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那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大道呢?其实,老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门径,即“有”和“无”这两个“名”。
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属于物质范畴,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而“无”则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代表天地万物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最终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始母——“道”。
事实上,本章中所提到的几个概念包括“道”、“名”、“有”、“无”、“妙”、“徼”等,都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其原因就在于“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我们只能把前述的几个概念作为理解“道”的捷径,通过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心灵体悟去接近它。
处世之道
不可言传的技艺
北宋时期的康肃公陈尧咨多才多艺,不但工于书法,射技更是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常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陈尧咨在家中院子里射箭,这时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着他,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射穿八九支,老翁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见状,问那个卖油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是很出色吗?”
老翁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说罢,老翁便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慢慢地将油倒入勺子,然后高高地举起勺子,再将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葫芦里去,铜钱却没有沾湿。
老翁接着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无话可说,只能笑着让老翁走了。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陈尧咨射箭的武艺技巧,还是卖油翁倒油不沾湿铜钱的手艺,都是不可言传的,其实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道,这个道是不能表述也不能名状的。可以说,陈尧咨和卖油翁藏在心中的感觉就是“无”,是导致他们有高超技艺的根源。而这种“无”又产生了“有”,这种“有”是“无”的表象,卖油翁倒油不沾湿铜钱这个事实,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
为人之道
轮扁论道
轮扁是春秋时期很有名的木匠。一天,齐桓公利用政务的闲暇,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殿堂下斫削材料,制作车轮。
轮扁因为好奇,就放下斧凿等工具,走到殿堂前,向齐桓公问道:“请问君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书里说的都是一些什么话啊?”
齐桓公觉得一个木匠会对他读什么书感兴趣实在是难得,于是把轮扁叫上殿来,故意用模棱两可的话回答说:“我读的是古代圣人的书,书里都是圣人说的话。”
轮扁又问:“请问君王,这些圣人都还活着吗?”
齐桓公笑笑说:“圣人当然不可能活着了,他们早就死了啊!”
轮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是这样啊,那君王您读的就是古人的糟粕了。”
齐桓公一听这话,非常生气,立时变色道:“我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怎么能随便来评论?本王现在命令你必须把你刚才说的话解释清楚,如果你能自圆其说,我就饶你不死,否则我就将你就地正法!”
看到齐桓公龙颜大怒,一旁的奴才都吓得胆战心惊。但轮扁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削木为轮,要把轮子做得又牢固结实,又圆转灵活,就得有一种极熟练的技巧。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却很不牢固;如果榫子做得紧了,就会感到滞涩,再怎么也打不进去。因此,我斫的榫眼不松不紧分毫不差,这种功夫必须靠得之于心,才能应之于手。”
齐桓公一脸疑惑地问道:“你对我讲这些做车轮的技巧,有何用啊,这和我读的书有什么关系呢?你又为何说我读的都是糟粕呢?”
轮扁接着回答道:“其实,这种熟练的技巧只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其中的微妙处用嘴是说不清楚的,我想把这门技术传授给我儿子,却无法用口传授,用口传说他仍然学不会。我想,要获得这些技巧只能从制作车轮的实践中寻找了。所以他始终都学不到这门手艺,一直不能继承我。虽然我已年近古稀,却还要亲自做这项工作。依此类推,圣人已经死了,他们所留下的著作,也已成为过去的东西,他们的道理和思想也早已随他们一同死去了。这样看来,国君您所读的不就是古人的糟粕吗?”
齐桓公当下无言。
我们从道德经的众妙之门反观轮扁,他在无形之中已领悟了一种“道”。轮扁制作好轮子的手艺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能用心去领会,这其中映射出的哲理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政之道
计可计,非常计
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朝政日非,内忧迭起,外患频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当时,大明天下,很不安宁。刘六、刘七起于河北,蓝廷瑞起于四川,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安化王寘 反于宁夏,宁王宸濠反于江西。但由于武宗失德,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尖锐,蒙古贵族也借着这个机会连年侵袭。面对如此纷乱的局面,宰辅杨廷和以镇静持重,顾全大局。杨廷和曾多次上疏规谏,只可惜武宗一律不听。杨廷和虽心里委屈,但仍勤于政事,忠于职守。
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崩于豹房。张太后立即召见大学士杨廷和到行宫秘议立储事宜。杨廷和向太后禀道:“朝廷上一些臣子听说皇帝驾崩,一定会谋变,您需要事先防备此事。”
张太后听后,不禁大惊,连忙向杨廷和询问对策。杨廷和回答说:“江彬早有意谋反,如果他听说皇上死了,肯定会立即起兵,因此现在应当立即拥立太子,以防万一。”
太后也顾不得悲痛,马上为册立太子的事情做准备。杨廷和随张太后返回宫中,略行安排筹划,便赴内阁。
杨廷和来到大殿之上,从袖子中抽出祖训,郑重其事地对群臣宣布:“皇上现在病危,按照祖训的规定,我们必须马上确立皇位的继承人。”梁储和蒋冕等人齐声回答:“所言极是,就按这个祖训来办吧!”张永和谷大用虽然心怀不满,但既然是祖训的规定,也不敢随便插嘴。
杨廷和随后便派人启禀太后,并率众官到左顺门候旨。
不久,太后公布了武宗朱厚照的遗诏,遗诏的意思大致是说:“朕在位十六年,虽然辜负了先帝的嘱托,但临死前为了天下苍生必须将皇位让出。我生前虽然没有儿子,但兴献王长子朱厚熜聪明仁厚,必成大器,理当继承皇位。希望朝中各位大臣积极配合,尽力辅佐。”
直到此时,众官才知道武宗已经去世了,但遗诏已下,帝统有归。即使有些臣子心中有异议,也明白杨廷和采用了“隐蔽决策”之术,却无法用言语相驳,无奈之下,众官只好隐忍而去,任凭杨廷和发落后事。
杨廷和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在冷静分析局势,认清利害关系后,能够当机立断,果断施行,使朝政顺利度过了一场潜在的危机。更可贵的是,他所采用的计谋是让众人心知肚明却无法直言相对的。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同理,计可计,非常计。高端的计策就是不能用言语说明的,但能够让众人心悦诚服。
为官之道
丙吉洞悉本质,恪尽职守
西汉有一个丞相叫丙吉,他自幼学习律令,为人刚正不阿,大公无私,治国有方,善抓大事,因有功绩,历任廷尉右监、御史大夫、丞相等职。身为丞相,他必须协助皇帝透过现象抓到事情之根本,以便制订出利国利民的方略。
有一次,他到长安城外去视察民情,在路上正好遇上因清道而发生的群斗。死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
死者家属忙上前向丙吉告状。丙吉却回答说:“不要理会,绕道而行。”同行官员觉得很奇怪,又不敢问他,只得陪同往前走。
走了没多远,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吐舌头。这时,丙吉却让车子停下来,他立即下轿围着这头牛查看了很久,同时还问了许多问题。陪他同行的官员觉得他的行为十分奇怪,问丙吉说:“属下斗胆,说些肺腑之言,丞相您的做法不妥啊,死了人您不管,为什么对一头生病的牛如此关心啊?”
丙吉回头看了看这位官员,没有做声,仍然仔细观察那头牛。
后来,皇帝听说此事,便召见丙吉,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丙吉意味深长地回答道:“这很简单,百姓相斗而死伤了人,这样的纠纷案件是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的职责,应该由他们去审理。而丞相只负责在年终之时考核他们的政绩是优还是劣。根据考核的结果奏明皇上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就是了。我身为当朝丞相,不应该管那些不是自己职责分内的琐事,所以我绕道而行,是没有错的。我在观察那头牛的时候,有一个现象让我觉得很奇怪:现在正值春季,天气不应该太热,我见那头牛喘息急促,很可能是天气太热的缘故。所以,我怀疑今年天时不利,会有瘟疫流行。如果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而我却没有及时察觉这一点,那就是我的失职了。我必须仔细询问这头牛生病的原因,弄清楚是因为吃坏了东西,还是因为天时不利。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是竭尽所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平安。所以,我必须亲自了解那头牛喘气吐舌的现象,希望找到真正的原因。”
丙吉一番话让皇帝非常赞赏,陪同官员也非常叹服丞相的贤明。所以,在他任丞相期间,朝廷大政井井有条,各级官员职责分明,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对这个故事早已熟知,从政事上看,丙吉是一位称职的丞相,他能够做到关心民事,一心为国,无为而治。从道学上看,丙吉是一位得道的智者,他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白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可贵的是,丙吉看问题能够洞悉本质,不被事物表面迷惑,这是合乎于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