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不及时制止,错误的行为就会被效仿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个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将A车完好无损地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将B车的车牌摘掉,掀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社区。结果,B车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A车停放一周后依然完好。接着,菲利普故意将A车的玻璃敲破一个洞,几个小时之后,A车也被人偷走了。
这个实验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他们很快提出了一个推论:当一栋建筑物的某一扇窗户被打破,而没有人及时对其进行修理,那么在不久之后,这栋建筑物的其他窗户也会被人毫无缘由地打破。这个推论后来被称为“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某个地方出现错误或漏洞时,如果不及时地被禁止,就会引发更多错误的行为。因为其他人会把这种错误行为当成某种示范性的纵容。换句话说,监管不到位,错误的行为就会迅速蔓延。
为什么会出现破窗效应呢?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只要某人做了示范,这件事或这个行为就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很多时候,人们会按照他人的行为模式来采取行动,也就是所谓的效仿。不过,这种效仿不是偶然的,每个人都会根据其他人的行为和监管者的行为做出判断,再制定自己的策略。
通常来说,后面采取“破窗行为”的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这个窗户不是我先打破的,别人能这么做,我也可以。然后,他们还会把责任顺理成章地推到第一个犯错者身上,哪怕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因为有了前人的示范,他们也很容易丧失自律性。
要制止破窗效应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制度管理,帮助人们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意识。当然,完全杜绝人们犯错也不太现实,总有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所以监管者还要制定有力的纠错措施,一旦发现漏洞,就赶紧对其进行补救,并惩罚犯错者,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