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工程参数VS进化路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TRIZ发展历程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TRIZ的发展可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创奠基时期(1946~1980年)。在这一时期,阿奇舒勒带领一个团队开发TRIZ;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文献的研究,建立了TRIZ的概念基础。这一时期产生了对TRIZ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成果,主要有:

1956年,阿奇舒勒和沙佩罗合写的文章《发明创造心理学》发表在《心理学问题》杂志上,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关于TRIZ理论的文章,首次介绍了发明基础背后的TRIZ理论方法及技术演进的规律,把TRIZ理论描述成一种技术矛盾、理想的最终结果、发明原则和一种程序,这种思想框架构建了TRIZ基本理论。

1958年,举办了第一次关于TRIZ理论的学习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最终理想解”这个概念被第一次阐述。

1959年,阿奇舒勒发表了其第二篇文章《关于创造的心理学》,第一次提到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1961年,阿奇舒勒出版了《如何学会发明》,在书中表明了他不同意有天生发明家的观点,并批判了用试错法进行发明。

1968年,在格鲁吉亚津塔里举行了关于发明方法的研讨会和第一期TRIZ教师培训班。

1969年,阿奇舒勒出版了《发明大全》一书,书中提出了40条发明原理,成为第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完整创新法则。

1973年,阿奇舒勒把物-场分析引入了解决发明问题的实践中。

1975年,阿奇舒勒提出了解决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

1976年,阿奇舒勒出版了含有4个分离原理的著作。

1977年,阿奇舒勒发表了物-场分析及效应知识库。

1980年,召开了第一届世界TRIZ大会,并出现了第一个TRIZ软件。

第二阶段为发展应用阶段(1981~1990年)。在阿奇舒勒的领导下,这一时期设立了与TRIZ有关的培训学校。这一阶段的主要事件和成果有:

1982年,Boris Zlotin和Alla Zusman在Kishinev创办了TRIZ技术学校。该学校专门教授TRIZ方法学,并为工业企业提供TRIZ咨询,培养了6000多名学生,解决和简化了4000多个技术问题,出版了9本TRIZ著作,对集成TRIZ的方法、工具和积累知识,并用科学的方法表示TRIZ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5年,阿奇舒勒发表文章,描述了物-场分析的76个标准解法以及ARIZ-85。

1989年,俄罗斯TRIZ协会成立,由阿奇舒勒出任主席。

1989年,TRIZ学校通过教学和推广咨询工作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TRIZ体系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主要有:即使是已被成功应用的TRIZ工具和分析技能,也尚未转化为系统的规则和演算法则;TRIZ各个工具是独立开发的,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组合系统;对于特定的工程和技术问题,究竟应该使用哪一种具体工具并不明确。

第三阶段为全球扩散阶段,也被认为是TRIZ理论的成熟期(1991年至今)。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TRIZ研究迅速兴起。

1992年,美国一些公司着手进行TRIZ的咨询和软件开发工作;俄罗斯学者Vikentyev和Kaikov出版了TRIZ理论的案例实证研究的著作。

1996年,美国学者Kvowalickhe和Evllen Domb在互联网上创办了TRIZ期刊;俄罗斯学者Timokhov把生物学、生态学与TRIZ理论相结合,从生物学、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发明问题的TRIZ解决方案。

1997年,日本引入TRIZ理论,在东京大学成立了TRIZ研究团体;日本三菱研究院开始向企业提供TRIZ培训和软件产品。

1998年以后,日本大阪大学建立了日本TRIZ网站;日本三洋管理研究所成立了日本TRIZ小组,向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提供TRIZ理论培训和咨询;俄罗斯学者Mitrofanov在其著作中探讨了TRIZ的重要作用;美国学者从制造创新的角度探讨了TRIZ理论。

至此,阿奇舒勒创立的TRIZ理论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