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作保障。抓好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是指伴随市场主体开展经济、社会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称,通常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化环境、法治环境、企业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汇聚生产要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政策红利”也逐渐弱化,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依靠“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制度红利”来驱动。在这一大背景下,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并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入与集聚,促进区域经济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进而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市场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企业建立、运营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测度的核心,这也反映出市场主体追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诉求。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降税减负、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政府与市场界限清晰、市场机制有效、调控监管有度、办事流程规范,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使得区域内市场主体留得住、发展好,区域外企业想进来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才能更加活跃,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保持经济一定增速的基础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就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营造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的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要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做好“抓项目”的老本行,树立“抢跑意识”,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用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活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招“财”来、引“才”到。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2020年我国新设市场主体仍高达约2500万户,大幅超出2019年的2179万户,实现了逆势增长。事实证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力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市场化原则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营商环境的市场化、便利化大幅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营商环境还存在各种问题,各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一些不足,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全社会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加以改善,从而形成良好的机制和氛围。
此次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是我们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开展的一项公益性活动,旨在帮助各级、各地政府清醒认识自身营商环境的真实状况,从而促使大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本书内容涵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1879个县级行政区、168个国家级高新区、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的营商环境状况,重点发布省级行政区前10强、地级以上城市前100强、县级行政区前200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前100强、国家级高新区前100强的营商环境指数及其排名。相信对大家了解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状况,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无裨益!
一、指标体系
本着整体性、科学性、可比性的原则,从省级、城市、县级、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五个层级出发,构建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省级、城市、县级指标体系;第二类包括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指标体系。
(一)省级、城市、县级指标体系
这三种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相同,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略有区别。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
(1)公共服务。包括立体交通、基础教育、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等二级指标。
(2)市场环境。包括要素成本、经济实力、企业活力、开放环境、信用环境五项二级指标。其中,信用环境直接采用信用中国的城市信用指数反映。
(3)政务环境。主要从电子政务水平、政商关系、司法文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电子政务水平包括在线服务成效度、在线办理成熟度、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五个方面。政商关系指标方面,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于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20》作为依据。司法文明指标采用中国司法文明指数体系,该体系来源于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于2020年10月发布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
(4)融资环境。投资机构的融资事件数量、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以及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这三个二级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市场融资的情况。
(5)普惠创新。主要衡量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创造、人力资源等方面情况。
(二)国家级经开区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产业基础、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开放程度、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六项一级指标,共19项二级指标。
(三)国家级高新区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产业基础、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六项指标。与经开区评价指标不同的是,高新区的指标突出了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
二、计算方法
对标世界银行前沿距离指标计算方法,我们本次评价同样采用前沿距离法。正向评估指标计算公式见式(1),反向评估指标计算公式见式(2)。


其中,a表示评估具体指标项,ya表示a指标的具体数值,max(ya)表示a指标的前沿值,min(ya)表示a指标的最差值,DTF(ya)表示a指标的得分。对各二级指标下的指标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形成二级指标得分;对各二级指标的指标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形成一级指标得分;对各一级指标的指标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可得到省级、城市、县级、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五项营商环境指数评价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