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功在千秋,罪在万古!
不过,这其中也不能怪李世民。
这史书,向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东西。
在这个情况之下,李世民本就是胜利者,将大隋一举击溃的人。
你说,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给杨广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格之上呢?
为国为民?千古一帝?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给了沈运给了杨广一个千古冤帝这个名号,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而与此同时,这个时候,视频盘点上出现了新鲜的内容。
所呈现的东西。
便是杨广的个人生平了。
而杨广的一声,也如同是电影一般,呈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隋炀帝,杨广。】
【在位时间:十四年。】
【功绩:灭陈,征战吐谷浑。】
【功绩:修建大运河,为后世建立了有利因素,乃是大功一件。】
【功绩:开创科举制度,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读得起书,从此让寒门也有希望翻身。】
......
在这一番介绍结束了之后,画面一转,直接来到了一个新的视频。
很快,在诸位帝王们的眼中,就出现了一个长达千里的大运河!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而也能看的出来。
在运河的两侧,无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经济也在这个时候飞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岸的人口也开始逐渐变的多了起来。
一座座的城市攀升,顿时这大隋的江山,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
而这大运河建造出来的好处,也在视频中,被播放了出来。
【大运河的建立,方便了龙国之人,可以更好的交流,南北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农业畜牧业,加强了国家中央集权统一的制度。】
【同时,也加强了历史上各个地区的经济贸易建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当时的人们生活在了他们不可能生活的盛世当中,就连这大隋后世的大唐,也有一部分的经济,采用与这运河当中!】
【加强了各个地方的交流于融合,使人可以和睦相处!】
【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从此运叔的路径便不仅仅是陆运。】、
【对后世的发展有这阶段性的作用,也为后世之人,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瑰宝!】
正所谓,一个城市想要赚钱,就要先修路。
这个意义,不仅仅是让人们走的更加舒适,而是便利了交通。
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运输的成本减少了,那么货品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
那么购买力度也就会加强,简单来说,一件物品在过去的时候成本是一文钱。
可是交通不便利,而且古代还是山高水远的,那么在物品的价格方面就一定会存在很大的改动。
可能会就此直接翻十倍二十倍都不止!
不过,这样的情况之下,是谁也赚不到钱的!
这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
到了运输地之后,昂贵的价格会让平民们根本就买不起,最终导致,这个供货商也赚不到钱。
而运输的,最终也只是转了个跑腿费而已,而最后贩卖的商家也是无利可图,赚不到钱!
这样下来,路如果修好了。
那么成本上也就会翻倍两三倍左右。
这样谁都能买的起,而且都可以赚到钱。
如此一来,在上翻门再一次售卖的时候,群众们也能买得起。
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而且群众买账的好处就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制作,这样的一来,运输也要大大的强化。
这样一来的话,会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贸易圈子。
对于商人们来说,这是好事。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同样也是好事。
而这大运河的修建,本来就是有利无弊的工程!
不过,可惜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因为当时大隋的人口非常少,再加上刚刚结束的战乱,像是这样陆国利民的大工程,于当时的人看来。
其实就是劳民伤财的坏主意。
这放在当初,就是祸害天下的政策!
在宏观意义上来讲,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里面,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
这样一来,这个锅,也就只有隋炀帝来背了。
要知道,他就是这运河开创的发起人。
而且,这大运河事件,也是让大隋的民众造反的主要原因。
如若是当年不修建大运河的话,其实大隋王朝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只是可惜,这就是导火索。
在百姓们的眼里,这杨广哪里是暴君,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不过,在宏观,乃至是杨广的视角里面去看这个问题。
这就是造福天下的大设计!
他所在乎的,并不是当下!
而是未来!
大隋整个的未来!
而在介绍完了这件事情之后。
下一件事情,便是科举考试了。
开创科举考试制度,也是大隋王朝的一大亮点了。
在大隋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将这个条例发扬光大。
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乃是大明王朝!
大隋虽说非常离开,不过也就只是开创者而已。
纵眼望去,其实大明有很多的官员都是因为科举考试而上任的,都是在科举考试里面走出来的!
比如说大明的救星于谦。
这就是从科举考试里面走出来的人。
若是将此人放在隋唐之上,那他就是妥妥的文官之首了。
这也能证明出,在当时,这科举考试是多么重要的政策!
这样一来。
会让全天下的寒门弟子都清楚的认识到,什么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时,盘点也接近了尾声。
在两个视频播放结束了之后,最后便已经到了总结的时候了。
在画面的转动之下。
沈运本能的直接混入了自己的原声。
开始为隋炀帝杨广进行他最后的点评!
【隋炀帝杨广!】
【为大隋王朝二世皇帝!】
【虽说在位时间很短,不过,却在在位期间建立了大运河,不仅如此,他造福千年之久,同时也为了天下的寒门子弟寻找到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让穷人家的孩子们都拥有了改变命运的能力,时至今日,还在流传!】
【故,不管史书上如何记载。】
【后世评价:隋炀帝杨广,功在千秋,罪在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