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二旗当码农:互联网人生存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写给准备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

互联网行业一直以来都贴着“高薪”“扁平化”“自由度高”的标签。从21世纪伊始,互联网行业就是一个热乎可口的香饽饽,虽说近些年裁员消息频出,香饽饽被吹了点凉风,但至少还是温的。

的确,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有着明显优势,这引得毕业生纷纷加入互联网行业大军,甚至其他行业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地换到互联网行业来。

如果你决定要加入互联网行业,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给你做个参考,有备无患。

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岗位时可以参考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

如果你之前学的专业是数学和统计学,或是对数字比较敏感,一看见阿拉伯数字就兴奋,那么可以去做数据分析。

如果你逻辑缜密,富有极强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那么你就是天生的产品经理。

如果你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善于研究用户心理,那么可以尝试去做运营。

如果你之前学的是计算机或是软件开发等专为互联网而生的专业,我想大学4年,甚至更多的学习经历一定让你在心中已经有了选择。

根据岗位职责学习自己缺少的技能

如果你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岗位,那可以通过招聘信息里的岗位职责来查看这个岗位需要的能力,对照一下自己还缺少什么,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想要从事软件开发,可以学习一下编程语言,Java、Python、PHP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想做设计,就要学习设计类软件,类似Photoshop、Axure这些。

想做运营或产品经理,市面上已经有大量的课程和书籍,你可以研究一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拿来好好学习。

做事之前,先明确方向和目标,接下来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见佛拜佛,遇水搭桥,一步一步来。

尽量选择一家大公司

这里丝毫没有歧视小公司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新人初入互联网行业时选择一家大型的公司会更适合而已。

大公司系统完善、分工细致,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后厨,切菜的师傅永远都在切菜且只负责切菜,姜蒜没了不用自己剥,炒菜颠勺等一应事宜自己也不能僭越。这样分配的结果就是,切菜的师傅刀工一流,方圆百里无人能及。而小公司就更像是路边卖盖浇饭的小馆,掌勺的师傅除了要洗菜、切菜,忙不过来的时候保不齐还得参与上菜的活动,于是掌勺的师傅就成了一个凡事皆会但凡事皆不精的角色。

另外,在大公司里你可以充分感受到每个职位的精细划分。比如,同样是运营,又可以分为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平台运营、社群运营和新媒体运营,这样可以使你快速对互联网行业中的各个职位有较好地了解,而且如果想转岗在大公司里也比较好实现。

正视互联网行业的压力

互联网行业高薪的背后是工作强度高和发展节奏快。996被称为“福报”,加班被称为“弹性工作时间”;互联网大厂云集的北京西二旗直到晚上11点,各个公司还依然灯火通明、交相辉映;经济稍有变故就会曝出裁员风潮,35岁以上的互联网人更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从事互联网行业要面对的压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被高薪诱惑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压力,不逃避、不抱侥幸心理,时刻充实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当你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多了解其他公司同岗位的人在做什么,多看些专业领域的书来充实自己,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不要把全部身家性命压在这一份工作上,尽量在业余时间里多拓展爱好、开发技能,争取可以多一条出路。

互联网行业里有阳光也有暗谷,有促使人们一往向前的诱惑也有让人不得不悬崖勒马的无奈。如果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就要接受它的全部,踏实认真,从长计议。

从某种角度看,世界异常公平。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互联网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亦如此;在选择行业上是这样,在选择其他上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没有强大到可以改变环境,就要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当我们适应了环境,说不定,就可以改变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