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本视角下的美国华人文化认同:1942-200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从“边缘人”到“第三文化人”的身份升级

欣闻张海燕博士研究美国华人报刊与文化认同流变的新著付梓,利用壬寅端阳小长假展读引思,感触颇多。作者以1942—2001年中美关系演变的四个转折期为宏观背景,依据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理论,并结合新闻框架的概念和路径,对中美关系转折的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美国华人报刊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文本阐释,梳理了60年间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流变,呈现了“宿主国”和“寄主国”,即作者所说的“祖籍国”和“定居国”之间关系变化的宏观维度对移民群体身份文化认同的微观取向的影响,对后冷战时代全球华人身份文化认同的重新构建与定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理论创新方向和实践变革路径。

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新闻传播史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空白,具有独到的史料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是近年来国内青年学者出版的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启示意义的佳作。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成果,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的经典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1922)。后者虽然是出自社会学家基于大量社会调查报告而写成的学术专著,但一直以来被作为传播学的开山之作而被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研读。帕克基于移民报刊内容及其传播效果的分析不仅为美国主流社会接受与夯实“多族群共生”和“多文化共荣”的理念提供了实证研究的理路和证据,同时也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纵深拓展,帕克基于移民报刊研究提炼出的“边缘人”概念也逐步演进为游走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群体之间的“世界公民”与“第三文化人”。从东西方冷战兴起后远走异乡并郁郁而终的女作家张爱玲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Z世代顶流网红谷爱凌,两位Eileen的不同命运不仅映射了中美关系演变与世界地缘政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同时也生动地诠释了跨文化传播的重点从早期浸润着悲情意识的“陌生人”或“边缘人”到更具身份认同活力和文化想象力的“世界公民”与“第三文化人”的转型升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海燕博士的著作将学术视野拓展到了帕克开创的“西方中心”的跨文化传播主流叙事和研究以外的广阔视域,同时也为我们读懂两个Eileen之间的脉络和勾连绘制了清晰的历史地图和思维导图。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中美关系的演进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乌卡”(VUCA即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世界风云变幻的趋势与走向。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历史交汇点,张海燕博士游走于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史料发掘、文本细读、内容分析和“在地”研究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涵。虽然本书是一位青年学人初试莺啼的探索之作,我们有理由期待作者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学术探索中获得更大的突破,从而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由“照着讲”“顺着讲”过渡到“接着讲”并最终实现“领着讲”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2022年孟夏匆草于北京清华园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