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使该器官体积增大即为增生。

2.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3.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4.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化生。

5.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质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称为变性。

6.脂肪变性指非脂肪细胞胞质内出现明显脂滴。

7.由于严重贫血等原因,心肌细胞可发生脂肪变性,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处脂肪变性的心肌呈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斑,故称虎斑心。

8.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等处,于HE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9.凋亡是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由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0.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1.坏疽是指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12.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称坏死组织的机化。

13.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14.组织缺损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的细胞分裂、增生来修补和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15.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分裂、增殖参与修复的现象,称为再生。

16.肉芽组织是有旺盛增生能力的幼稚的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一定量的炎细胞构成。

(二)填空题

1.①体积 ②数量 ③去神经性 ④失用性 ⑤压迫性

2.①适应性 ②数目增多 ③体积增大

3.①体积 ②水分 ③气球样变

4.①心 ②肝 ③肾 ④冰冻切片苏丹Ⅲ

5.①肿胀的线粒体 ②扩张的内质网

6.①凝固性坏死 ②液化性坏死

7.①结核杆菌 ②干酪

8.①脑组织 ②心、肾、脾

9.①干性坏疽 ②湿性坏疽 ③气性坏疽

10.①肢体 ②黑色 ③界限 ④动脉阻塞 ⑤静脉较通畅

11.①湿性 ②水分 ③腐败菌 ④中毒

12.①肌肉 ②开放性 ③产气荚膜杆菌 ④蜂窝

13.①溶解吸收 ②分离排出 ③机化 ④包裹、钙化

14.①溃疡 ②空洞

15.①再生 ②完全再生 ③不完全再生

16.①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②纤维结缔组织

17.①不稳定 ②稳定 ③永久性

18.①毛细血管 ②成纤维细胞 ③炎细胞 ④抗感染和保护创面 ⑤机化或包裹 ⑥填补缺损

19.①代偿性肥大 ②内分泌性肥大

20.①化生 ②鳞状上皮化生 ③肠上皮化生

21.①宫颈和支气管黏膜 ②胃黏膜

22.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③损伤范围小及缺损少 ④创缘整齐及对合紧密 ⑤无切口感染 ⑥愈合时间短 ⑦损伤范围大 ⑧缺损多 ⑨创缘不整齐或无法对合 ⑩有伤口感染 ⑪愈合时间长 ⑫瘢痕大

(三)问答题

1.全身因素有年龄、营养、激素和药物和疾病的影响;局部因素有感染及异物、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电离辐射等。

2.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镜下观细胞核的变化有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消失)。

3.营养不良性钙化特点:无全身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不升高,常见于变性、坏死组织发生钙盐沉积。转移性钙化特点:由于全身钙、磷代谢障碍,使血钙或血磷升高,使钙盐在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黏膜等处沉积。

4.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的比较见表1-1。

表1-1 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的区别

5.结构特点: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有一定量的炎细胞浸润。功能:填补缺损、保护创面与抗感染、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等。转归:肉芽组织形成后,间质水分逐渐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逐渐转变为纤维细胞,形成纤维结缔组织;毛细血管逐渐闭合;炎细胞逐渐减少,肉芽组织转变成瘢痕组织。

6.干酪样坏死的肉眼观:质地松软,淡黄色,似干酪。镜下观:组织结构消失,呈一片红染的无定形颗粒状物。

7.发生机制可归纳为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酸的氧化障碍、大量的甘油三酯在肝细胞中堆积。病理变化:肝体积增大,边缘钝,淡黄色,质软,切面油腻感;镜下见肝细胞内有许多圆形小空泡,并可融合成大空泡,于冰冻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8.玻璃样变是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蛋白质异常蓄积,因其在常规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粉红染、半透明状,故又称为透明变性,常发生在以下三种不同的部位:①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是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②细动脉管壁玻璃样变,多见于高血压病;③细胞内玻璃样变,可见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

9.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多累及散在单个或数个细胞;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凋亡过程消耗能量,呈现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边集,形成凋亡小体等变化。而坏死一般累及大片细胞,坏死时由于细胞溶酶体释放,细胞崩解自溶,常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10.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