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税难题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买料的过程中有多少问题没想到?

马会计:

公司家大业大,不同的材料,入库出库,还真不只是付款收货那么简单。刘老师,您能指点整个流程中会计核算要注意的地方吗?

刘小白:

其实业务多而杂,对会计来说,倒是个不错的历练机会。马会计,我用一张思维导图给您展示材料采购与管理流程,图中标注出了常见的核算要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图1-7。

马会计:

整个流程涉及不少单据,我们一般等单据齐了再入账,每个月结账没有固定的时点,有时会留到月底一起做。我们的操作合理吗?会计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图1-7 材料采购与管理财税处理示意图

刘小白:

依据会计制度要求,在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月末、季末或年末),为编制财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由于报税的时间一般是次月/下一季度的15日之前,所以我们建议还是当月的账当月结。

杨出纳:

如果单据不全,我们也得月结入账?

王小红:

如果单据涉及跨月,我们建议暂估入账。比如,材料已采购入库,但月底了还没收到供应商的发票,我们可以暂估价值先入账,下月初红字冲销,等收到发票后再按实际金额记账。请看案例分享1-1。

案例分享1-1

某公司(一般纳税人)采购煤炭一批,合同价80 000元,煤炭已验收入库,月末尚未收到供应商的发票。

月末,公司按合同价暂估入账,会计处理如下:

收到发票:

爱心提醒1:未收到供应商的发票,核算进项税额无意义,暂估时不考虑进项税额。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进项无法抵扣,可以将进项一起暂估进材料成本。

爱心提醒2:理论上,下月初做回冲,但实务中经常收到发票再做回冲。

葛大侠:

要提醒一下,会计中,冲销分录可采用“红字冲销”与“相反分录”两种处理方式,对账户余额都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建议采用“红字冲销”,即“负数”冲平方法,它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确保账户发生额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让企业账表数据保持一致。请看案例分享1-2。

案例分享1-2

承接“案例分享1-1”:假如原材料发生退货10 000元。若用“相反分录”,10 000元记入“原材料——煤炭”的贷方,和领用材料没有区别,原材料账上的购进合计数(借方)依然是80 000元,而体现在会计报表上的数(借贷抵减)则是70 000元,账表不一致;若用“红字冲销”,原材料账上的购进合计数(借方)冲销了10 000元,合计为70 000元,而会计报表上的余额也是70 000元,账表一致。所以,红字冲销更能彻底清洗曾经的业务。请看表1-1。

表1-1 “相反分录”与“红字冲销”会计处理对比

马会计:

还有哪些环节会涉及“暂估入账”?暂估入账的成本可以进行税前扣除吗?

刘小白:

会计处理中,“暂估入账”其实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一种体现,除了采购中涉及的“货已到、票未到”情形,为保证账实相符而暂估入账的其他情形请看图1-8。

图1-8 暂估入账情形思维导图

葛大侠:

对于一些成本费用,严格意义上是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做暂估或计提,但实务中,因企业所得税按年度汇算清缴,一些企业为简化处理,对于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的费用支出,会在支付款项收到发票时,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王小红:

至于暂估入账能否税前扣除,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文第六条,以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如果汇算清缴前还未取得发票,只能纳税调增了。

葛大侠:

按实际利润预缴的企业会涉及这个问题,有的企业按照月度或季度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会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或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有的企业,比如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要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并预缴企业所得税。

牛老板:

对于会计核算,马会计向老师们多多请教。我们最近遇到一个难题:我们和供应商签好了煤炭的采购合同,价格都谈好了,由物流公司将煤炭运过来。但在运输途中,总会发生遗撒的情况,每次到货总缺斤少两,我们还不得不按合同价支付给供应商。

葛大侠:

牛老板,不光您一位老板跟我们反映这个问题。结合多年的企业咨询经验,我建议您采用“到付”的结算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已经普遍推广,不仅可以减轻财税处理的工作量,也减少了诸多纠纷。请看教你一招1-5。

教你一招1-5

到付:在采购合约的基础上,买方对卖方发运到本企业的所订物资进行质检、核数后,以符合质量要求的到货数量填制验收单并核定付款金额的一种结算方式。

到付的优点:

(1)解决采购费用的难题。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买方处理入库前的各项费用耗时耗力。比如,财务要投入工作量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属,对共同采购费用,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材料的采购成本;企业还需投入人力对各项采购费用的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2)解决采购损失的难题。传统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材料在运输途中或会发生损耗,在财税处理时要将其区分为合理损失和非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要将进项税额转出。针对损失赔偿,如果买的是煤炭,对方却赔了沙子,还会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除了财税处理麻烦,公司还可能得不到赔偿,卷入经济纠纷。

(3)解决采购发票的难题。传统的采购模式还可能面临“税点损失”。比如买方分别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装卸公司、仓储公司等发生付款业务,即使对方都是一般纳税人,我们会从运输公司取得税率为9%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称专票),从保险公司、装卸公司和仓储公司取得税率为6%的专票,但相比于与煤炭供应商一口气谈下“到付价”,取得税率为13%的专票,在付款金额相同的条件下,买方取得低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抵扣上会存在“税点损失”。

马会计:

“到付”确实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麻烦。会计处理、涉税处理也简便多了。

牛老板:

“到付”确实好!但我们企业适合采用这种结算方式吗?

葛大侠:

“到付”结算方式的运用还是需要注意一些条件的,请看爱心提示1-2。

爱心提示1-2

(1)供应商主动权越大,买方争取“到付”的机会越小。只有企业自身拥有绝对竞争优势才能掌握话语权和交易方式选择权。

(2)“到付”结算方式依然会涉及预付账款,比如卖方对新客户采购会要求“预付一定比例账款”,此时企业商务谈判的重点是预付比例。

(3)注意比较交易价格。因“到付”结算方式将买方原先的采购费用转化为卖方现在的销售费用,即卖方承担了交易过程中的费用,所以“到付”的采购价格一般要比传统结算模式下高一些。至于高多少,企业就要通过市场询价、谈判等方式来确定。

(4)要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健全“到付”结算方式的管理制度,明确质检、核数的职责机制,规范入库手续以及财务付款流程。

王小红:

还要注意在“到付”采购合同上一定要明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为13%,以防止卖方用低税率的发票“抵账”。同时还要在合同上分别注明不含税采购价和税额,若合同上价税分离就按不含税采购额缴纳印花税,不分离就全额缴纳印花税,这对交易额较大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税点。

牛老板:

感谢老师们的提醒。除了采购环节,其实我们库存这个环节麻烦也不小。我们有一个工厂,存货和仓储费用、保管费的支出占比很高,贷款也不容易,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种压力吗?

葛大侠:

仓储的开支不会是一笔小数目。目前,不少企业推广“零库存”管理模式,建议牛老板结合企业的前后供应链、仓库规模等情况斟酌一下。请看教你一招1-6。

教你一招1-6

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库存管理概念,并不是指仓储数量为零,而是通过“把买方的仓库改变为卖方的货物储备库”的“搭伙”方式,让需求货物的买方账面库存数为零,仓库里的实际库存并不为零。

实施前提条件:卖方有货物,买方有仓库。

具体操作:卖方将货物存放在买方的仓库,买方使用货物时,按货物出库数跟卖方结算,以此时间点作为双方结账时间点。

牛老板:

这种零库存管理和日本的零库存模式是不是一样?我印象中是日本的丰田汽车最早使用这种零库存模式。

葛大侠:

“零库存管理”行为最早出现在日本的丰田,他们的做法是通过信息、交通等便捷条件,缩短采购周期,尽量减少库存量,让存储的生产物资趋向于零,达到压缩存货占用资金的目的。这种名为“零库存管理”的存货管理模式,其实是喊出了企业存货量的一个理想状态,储存在仓库里的货物并不为零,仍需占用一定数额的资金,更需要相关“便捷条件”的支撑,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

我们所说的“零库存管理”来源于中国企业实践,目的也是压缩占用资金,但采取的方法不是“让存货数量趋于零”,而是通过延后结算时点的方法,让存货占用的资金为零。较之于日本企业的做法,更凸显出简洁明了的中国智慧。其实当今中国的便是世界的,企业家可以提炼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智慧,从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论。

刘小白:

这种“卖方出货物、买方出仓库”的搭伙模式,让买方的存货占用资金为零,还节约了卖方货物的仓储费用——因为很多企业都要在外地市场租用临时仓库存放货物,是一种惠及交易双方的管理模式。

葛大侠:

零库存管理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传统采购会因货物质量、发错型号等产生退换货的情况。退换货又会增加运输费、装卸费、车辆回程空驶费用等。传统的存货管理,发生盘亏的时候,还会涉及复杂的存货损失财税处理。

王小红:

葛老师说得对,发生退换货还涉及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税务机关对红字发票的控制比较严格。

马会计:

那我们直接采用“零库存管理”模式,就省事多了!

葛大侠:

不过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东施效颦”。我提一些建议,请看爱心提示1-3。

爱心提示1-3

(1)“零库存管理”基于买卖双方的商业信用。这种模式只适合信用企业之间的交易,卖方企业愿意将自己的产品寄存于买方的仓库,也是用买方企业的商业信用做“抵押”的,需要双方构建一种信赖的伙伴关系。

(2)要结合买方的经营业绩调整仓储量。要依据买方的生产订单或市场需求量调整储备量,行情上升及时补仓,行情下降则自动调减。若存货涉及食品、药品等,堆积过久易涉及食药安全问题,因此,仓储物的保质期限、生产原料的需求量、仓库的管理能力都需要企业综合考量。卖方还要密切关注买方的整体经营情况,要防止其突然“退市”,避免重大损失。

(3)明确仓库管理责任。明确保管责任、结算细节以及是否允许存放买方其他存货等。库房管理过程中,如遇自然灾害导致存货损失,或因人为管理不善导致丢失等情况,如何处理?这些应在合同上约定清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王小红:

再提醒一下,“零库存管理”模式下,有些地方税务会将卖方占用买方的仓库在税收上“视同销售”,也就是不论卖方是否向买方支付仓库的仓储费,买方都应按市场租金的价值计入视同销售收入。不过,对于卖方来说,账务处理从“赊销”转为“异地库存”,就无须确认收入,也减轻了税负的压力。而且如果将货物(比如钢材)放在院内广场上,一般不涉及仓储费用。

牛老板:

这是绝招!“零库存”是件利他又利己的事。这对信誉度要求高,可以向我们的老供应商提一提,大家合作那么久了,这些信任还是有的。

葛大侠:

牛老板慢慢来,虽然老供应商信任度可以,但以前见钱发货,现在先发货存入你们的仓库,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扭转过来。建议采取“老供应商老办法,新供应商新方针”。新的供应商可以洽谈“零库存”,慢慢地扭转老供应商的思维。因为占据买方优势,拿住新供应商的把握大些。

刘小白:

为了降低库存,产业园、产业集群等方式不断诞生,拉近了上下游的关系,让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牛老板也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新方式储备存货。

葛大侠:

以前物资紧缺、交通不方便的时候,大家多储备存货。现在交通运输、速递物流迅猛发展,一些更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也应运而生。比如生产企业的“直供”模式:企业不设仓库,在合同框架下,打个电话直接叫货,货物直送车间。不过这种模式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包括:订单生产,预算准确;交通便利,保障及时供货;车间安全管理,没有丢失行为等。

王小红:

2021年1月15日,国际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INFORMS)公布2021年Franz Edelman杰出成就奖总决赛名单,阿里路径规划算法及新零售实践闯入总决赛。该奖项被誉为运筹学的“奥斯卡”。随着AI参与物流路径规划,未来路径规划算法、调度、配送越来越高效,距离不再是问题,直供、零库存等模式将会普及。

听君一席话1-2

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卖方市场不断向买方市场转移。卖方开始培养买方的采购习惯,让买方先占用产品,试用产品,认同产品;在这种“利他”的销售方式下,交易方式就从拿货后付账的“赊销”,演变成将货物送上门的“到付”(省去了买方的采购费用),进而升级为不占用买方存货资金的“零库存管理”。这些方式在为买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卖方锁定了稳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