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就算我是棵草也不容你拔
王明山和李小兰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后,双方还要交往半年至三年,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但目前最急于解决的事情莫过于李小兰要继续留在王明山家里还是自己主动回家。
李大邦带人过来抢人没有成功的事李小兰的父亲和继母知道了,作为父母不出面处理此事好像说不过去,所以马上带着几个过来抓人回去。
白天,李小兰配着王明山的母亲下地干活去了,李小兰的父母和过来的时候扑了个空。听说李小兰去田里摘玉米,玉米地离村口不远。问清楚了方向,立马就带着人马直奔过去。
村里附近的水稻田很多,穿过水稻田就到几片玉米地,李小兰和一些妇女就在这里干活。
海岛因为天气暖和湿润,玉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由于种植季节不同产量也有明显的差异。海南玉米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由于种植季节不同产量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玉米种植时间在4月,那么8月份就可以收获。这个时间是适宜的种植季节,气温较为适宜,有利于玉米的发芽生长。同时,这个时间也避开了天气极端的情况,如夏季暴雨和热浪。
因为8月份的天很晒很热,干活的妇女们都戴着草笠,不容易看到脸。东找找西找找,仔细辨认,终于一个亲戚发现了李小兰,马上大叫:“大家快点过来,小兰在这里。”
李小兰正在专心地摘玉米,被吓了一大跳,此时逃离已经来不及,只好任由他们带回家。
回家后,李小兰父母把小兰关在“隆闺”房里,并且上了锁。
正在家里干农活的李大邦听说李小兰回家了,马上放下农活很高兴地跑过去看她。
透过窗口,李大邦看到李小兰就坐在床沿边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兰妹子,回来啦!”李大邦对着窗口叫道。
李小兰抬头看了李大邦一眼,没有吭声。
“还是回家好,那边怎么样也是别人家的房子。”李大邦继续说道。
李小兰这次一反温柔的个性,直接怼上:“自家是好,但被关在家里像个笼鸟一样没有自由,而且还有人三番五次地过来骚扰。烦死!”
李大邦也知道狗被逼急了也会跳墙,人被逼急了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嘿嘿两声道:“妹子,没有什么坎过不去,没有什么河趟不过。你我一个村的,从小知根知底,好相处。明山那家伙,不仅家里穷,听说脾气还暴躁,把他之前的未婚妻给气走和别人结婚了,听说,还生娃了呢。”
李小兰好似吃了胡椒粉被呛上,继续怼上:“那也比你强。”
男女之间的好感真的好奇怪,有时候第一眼就知道自己是否会喜欢上这个人了,不喜欢没好感的这个人再怎么优秀也不想和他(她)谈朋友甚至结婚。
李大邦虽然无心向学,但却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多。家里也算条件好,如果李小兰嫁过去,确实也不用太辛劳。哪个女孩不想嫁个家庭条件好的以后衣食无忧呢。
李小兰想了想觉得大邦哥其实没有害自己的意愿,他只是喜欢自己,希望自己嫁给他而已,只要好好和他沟通应该不不为难自己了。
“大邦哥,你人好为人仗义是出了名的,村里村外都出了名,我也知道你喜欢我,为我好,有哪个妹子嫁给你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我就是穷苦的命,习惯了穷习惯了苦,没办法享受你给的荣华富贵。大邦哥,你退婚吧,别让我为难,你也为难。”
李小兰语重心长缓缓语道,“我和你还没结婚就跑出去遇见王明山,和他长期相处产生感情的,没有对不起你。”
李小兰继续讲利害关系,“就算我现在和你结婚,万一婚姻期间我遇见喜欢的人呢?我有可能会像王明山的未婚妻一样也逃跑和别人生娃,或者我生的娃不是你的,你能接受吗?”
“这......”。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现在李小兰还没和自己结婚,李小兰父亲和继母确实是收了自己的订婚聘礼,但李小兰也确实多次和自己表示不想结婚,而是自己多情一腔情愿导致如今的局面。
李大邦想得头都快破了,但还是解不开心里的情结。
“兰妹,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就是喜欢你,放不下你啊!”大邦仰天长叹,“你说我该怎么办?”
在黎族地区,谈恋爱谈不成功没结婚的人不少,说丢面子吧,也不算,就是过不了心里的坎。
“我先回去好好想想”。没称呼兰妹就跌跌撞撞走回去了。
王明山从山上打猎回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自从和李小兰确定了恋爱关系,王明山心情一直很好,想着打几只野鸡、狐狸改善伙食,最好能打上一只野猪叫上几个朋友过来喝酒那该多爽呀。在山上转了两天,终于打到了一只野猪,喜滋滋扛回来时发现李小兰不见了,听村里人说才知道被抓回去了。
王明山急得团团转,想了想,像之前一样打斗是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叫上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奥雅(黎语音译,老人之意)和王家忠几个要好的弟兄准备第二天就去小兰家里父母谈判。
第二天一大早,王明山一行5个人坐着竹筏渡过昌化江,再走个2公里就到了李小兰家里。
边走边问,上午10点多就到了李小兰家里,李小兰家里没大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就李小兰弟弟妹妹在家玩,顺便看着李小兰。
经过带路,找到了关押李小兰的“隆闺”房,小兰也听到外面的声音,打开窗户往外望,刚好看到王明山,小兰一下子百感交集哭了起来。
王明山快速跑到窗底下,安慰道:“兰妹,别哭,你看哥我不是来了吗?!我会想办法说服你父亲和继母。”
因为一下子收不住眼泪,李小兰继续嘤嘤呜呜哭了一会才点点头说:“哥,我相信你。”
因为海岛气候炎热,特别是8月份的天气,特别晒特别热,所以海岛的农民都是5、6点出门干活,中午11点多回家,下午4点多再出去干活,这样避开了炎热也避免中暑。
知道李小兰父母11点多才从地里回来,王明山他们一行就在李小兰主屋也就是船型屋里面边歇息边等候,王明山也顺便去和小兰聊聊天。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五指山中的黎族聚居区。型船屋黎语称为“布隆亭竿”,意思是“竹架棚房”,是黎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代表性建筑,目前已经有千年历史。
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不到一个时辰,李小兰父亲和继母回来了,放下手中镰刀和腰篓,摘下草笠挂好,才过去招呼客人。
黎族人一贯好客,不管来的人谁,都会好酒好菜招待,特别是来了奥雅(老人)上门,更不能失礼。
小兰继母去做饭,小兰父亲就陪上门的老人聊家常。
奥雅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活了60多岁的人了,黎族很多事情我都见过,你们这个村我以前来过几次,那时候1939年,日本占领了海岛,国民党却避而不战跑到我们wuzhishan深山地区,当时我参加了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那时候死了很多人,惨啊!”
叹了几口气,擦了眼角滴下的泪水,奥雅接着继续说:“幸好党赶走了日本人,赶走了国民党,才有了我们黎族人现在的幸福生活。”
李小兰父亲抽一口竹烟筒,点点头,把竹烟筒递给奥雅抽,奥雅接着过来抽一口说:“新中国崇尚新思想、新作为,旧风俗现在不提倡了,父母包办婚姻已经很少了。”
“我们虽然在深山地区,但也不能丢了国家的脸,丢我们黎族的脸。”奥雅最后一句话一针见血。
李小兰父亲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也不能就此答应不让小兰和大邦的结婚:“奥雅你说的很有道路,要想日子过得好,就应该听政府的话。小兰和大邦要是确实没情意,我也绝不会阻拦,我们同一个村,他俩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没有情人之意,也会有朋友之意,怎么说分开就分开呢?”
小兰父亲抽一口竹烟筒继续说:“年轻人不懂事,哪有那么多喜欢、爱什么的,家庭条件好比什么都重要,我是他父亲,不会害她的。”
奥雅听到这里也不好说什么,提议道:“要不叫两个孩子过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小兰父亲叫小兰大弟弟去叫来李大邦和他父母,自己亲自去打开了木质锁,也就是门闩,小兰父亲对着房内喊:“孩子,出来吧,有事问你。”
李小兰默不作声,跟着父亲走到主屋。
不一会儿,李大邦也过来了,不过他父母去别的村探望亲戚,一时半会回不来。
为了表示重视,李小兰父亲又叫了村里一位老人来见证。当着王明山一行5人和村里老人,李小兰父亲对着李大邦和李小兰说:“小兰,你之前逃婚确实不对,大邦对你的好,你是知道的。你这样做(逃婚)内心没有感觉不安吗?”
小兰嘟着嘴不满地说:“大邦是对我好,我感谢他,但我确实不想和他结婚。”
小兰对自己父亲又抛出一句:“帕(黎语:爸爸或父亲),你年轻的时候没有喜欢过妹子吗?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吧?”
小兰父亲被问住了,“女孩子家家要什么喜欢,嫁个好人家才是正道。”
“女孩子也有脑袋,也有想法,怎么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呢?况且王明山除了家庭负担重,哪方面都好,以后经过我们努力会过得好的。”小兰大声怼道。
王明山听到这里也赶紧插嘴附和:“我发誓,我会对小兰好。”
李大邦看着李小兰和她父亲你一句我一句你来我往地斗嘴,心里很痛,算啦,放手吧,天涯何处无芳草,就算我是棵草,也不耽误我吸收阳光和水。
想到这里,大邦咬咬牙下定决心说道:“你们父女俩也别吵了,我决定退出。”
李大邦转身迈开大步离去。
大邦离去的背景渐行渐远一段情感纷争也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