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辞海》对“模式”一词的解释为范式、模板,或者相对仿照,或者想法体系;《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一词的解释为参照、标准。模式从理论视角、实践层面都为行动者指引前进的航向。龚怡祖教授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指出,模式是运用教育原理来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原型。教育部原副部长周元清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所应该达成的目的、人才培养的规模以及人才培养的方法。钟秉林院士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为了让学生具备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方法。徐涵教授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教师一致认同并且在践行的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的范式。王前新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学校为了达成教育培养目的的影响教学的各元素。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完整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系统非常巨大的工程,具体包含人才培养的价值观、人才培养需要达成的目标、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人才培养的对象、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及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等板块。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需要同时兼顾这些板块的内容,需要更新教育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工作效率,注意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目标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拓展多样化的培育路径,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造更好的培育环境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在人才培养途径中对详细的环节进行设计,对学生专业课程与辅修课程的选择,对教学设计的打磨,包括对教学的管理和实施等方面问题的斟酌。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环节中一个最具有灵活性,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课程选择是否合理和是否满足学生需求,教学的体制机制的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教学的布局是否合理,班级管理是否民主,这些都是大家所关注的内容。与此同时,这些内容也都与其他人才培养内涵的本质特性存在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了达成既定的人才培育目的,在某种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和相应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下,呈现出的拥有一定的特性,关于人才培养的理论模板或能够被实际运用的样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培养模式的普遍特性,又具有自身特点。作为一般模式来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构成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实践操作的范式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从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点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的性。人才培养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就是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和谐发展。
二是主体性。人才培养是人的活动,人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各个层面主体的作用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
三是合规律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时遵循三大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个适规律与内适规律。外适规律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个适规律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相适应;内适规律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结构、功能、要素协调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四是保障性。除人、财、物的保障外,最重要的还是制度保障,包括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等。
五是开放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阶段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能仅仅停留于高等教育系统内,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六是多样性。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人才的需求也就体现出了多面性与多变性。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着个性的丰富性与差异性。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与高校办学目标追求的特色性等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构建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