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大帝(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古代史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埃及和希腊(公元前484年)

Egypt and Greece(B.C.484)

驾崩前,虽然大流士指定了王位继承人,但他驾崩后,王位继承的问题再次出现。大流士驾崩时,薛西斯正好在场,于是立即着手接管王权。他的哥哥阿托巴赞不在场。薛西斯立即派人给阿托巴赞送信,通知他父亲驾崩,而自己准备登基,并且承诺,如果自己真的做了国王,会让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此外,薛西斯还送给阿托巴赞许多精美的礼物,其目的是向他示好和表达敬意,从而获得他的支持。

阿托巴赞回复薛西斯说,很感谢他送给自己的礼物,并且很开心地收下了。他说,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自己有权即位。如果他即位了,他会善待自己所有的兄弟,尤其是薛西斯。

之后,阿托巴赞来到米底亚,薛西斯也在这里。接着,宫廷贵族再次热议阿托巴赞和薛西斯谁应该继承王位的问题。最后,大流士的弟弟阿塔巴努斯,也就是两个争夺王位继承权的王子的叔叔,准备主持一场听证会。他之所以来主持这场听证会,可能是因为他位高权重,有资格来考虑和决定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专门委托他裁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起初,薛西斯非常不情愿接受这种听证会的裁决。正如他所坚持的那样,王位属于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认为,舆论形势整体上对他有利。此外,他觉得父亲已经指定自己继承王位,现在却要由叔叔来裁决,那么他就丧失了上述优势,从而任凭叔叔摆布。

然而,阿托莎建议薛西斯同意把这个问题交给阿塔巴努斯。她说,他会公平、公正地考虑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她毫不怀疑他会做出有利于薛西斯的决定。“即使他不这样做,”她补充道,“虽然你失去了王位,但仍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两种结果的差别终究不大。”阿托莎似乎已经得到了一些阿塔巴努斯将如何做决定的暗示。

薛西斯虽然非常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决定参加听证会。庄严的听证会召开了,所有贵族和高级官员都参加了。国王的宝座就在旁边,听证会结果一出,胜出者就能即位。阿塔巴努斯聆听了双方的辩论,最终决定王位属于薛西斯。阿托巴赞心甘情愿地、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决定。他率先向薛西斯鞠躬致敬,然后亲自带领薛西斯登上宝座。

薛西斯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让阿托巴赞成为地位仅次于自己的人。他任命阿托巴赞为三军统帅,而阿托巴赞对他忠心耿耿,直到最后战死沙场,我们在下文会谈到这件事。

薛西斯一登基,就需要立即决定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他的父亲生前准备平定埃及的起义及发动对希腊的战争之决定。现在,他应该首先确定攻打哪个。

如果看一下地图,读者们就会发现波斯帝国向西扩张到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沿岸后,沿着这个方向有两个重要的大国,北方是和波斯帝国接壤的欧洲的希腊,南方是起义不断的非洲的埃及。希腊人和埃及人既富有又强大,他们所在的国家富饶得难以形容,美丽得无以言表。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它们都十分不同。

埃及位于一个狭长的内陆河谷。希腊坐落在海上,由不计其数的岛屿、岬角和半岛及蜿蜒的海岸组成,四周都是湛蓝的海水。埃及的地势低平,分布着丰富多样的植被、城镇和村庄及人类建造的、巨大的纪念性建筑。希腊遍布美丽的、蜿蜒曲折的山脉和河谷、陡峭的悬崖、曲折的海滩、岩石林立及高耸的岬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埃及人是一个安静的、温和的、善良的农耕民族。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从河里取水,耐心、坚韧地劳作,或在平坦、肥沃的土地上耕种,或收割起伏的谷物。希腊人则或在大山的陡坡上放牧牛羊,或在森林里捕猎野兽。他们建造了用于航海的船舶;他们开矿,生产金属;他们建造了桥梁、城堡、神殿和城镇,还从山上凿出大理石来雕像。令人惊讶的是,埃及和希腊的海拔虽只相差几千英尺,但民族性的差异竟然如此大。

埃及的建筑和希腊的建筑差异也很大,就像两国的自然禀赋差异很大一样。各种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但和谐是对比着看的,不是对应着看的。在希腊,自然风景壮丽宏伟,所以建筑师只需要关注美就行了。在山中、悬崖上、瀑布前及海浪不断冲刷的海岸上建造高大建筑的想法是荒谬的。于是,希腊的艺术家们不再受本能的驱使去做这种尝试,转而建造了漂亮的神殿。神殿对称的白色柱廊或装点着陡坡,或矗立在山顶。他们设计雕像,将它们放到位于树林或公园的基座上。他们建造喷泉;他们在长长的拱门和码头上修建了桥梁和高架渠。经过他们的巧手,参差不齐的石头被用来建造塔楼、城垛和城墙。而埃及位于平坦、辽阔的平原上,所以这里的建筑物又大又高:一排排巨大的石柱、雄伟的雕像、高耸的方尖碑和像高山一样从碧绿的平原上脱颖而出的金字塔。因此,上天赋予埃及美丽的风景,而人类将宏伟、壮观的元素加入其中。

埃及的形状特别像一条宽一英寸、长一码的绿丝带,呈蛇形躺在地上。为了描绘得更准确一点,我们可以想象一条银色细线从绿丝带中穿过,而尼罗河就是这条银色细线。然而,真正的、草木葱茏的河谷不像代表它的绿丝带一样宽度均匀,而是随着靠近大海而变宽,就好像那里原本有一个海湾或河口,被尼罗河带来的沉积物填满了似的。

实际上,尼罗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平原已经深入大海一段距离了。在距离河口大约一百英里[1]的地方,尼罗河分成三条支流,最靠外的两条支流与海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被称为“三角洲”,这个名称来自希腊字母“delta”,而“delta”表示三角形符号“Δ”。三角洲以南,肥沃的平原由一开始的二十五英里或三十英里逐渐变窄,因为两边的荒山与沙漠越来越靠近尼罗河。因此,埃及主要由两条长长的肥沃土地带组成,每条土地带都位于河的两边。在薛西斯时代,尼罗河三角洲人口稠密,每一处高地都分布着村庄和城镇。人们耕种土地,收获大量谷物,其中大部分谷物都会被运到尼罗河口,然后商船通过地中海,将谷物销往欧洲和亚洲各国。有时,商队会穿过沙漠来购买埃及的谷物,正如《圣经》记载的那样,当迦南的庄稼歉收时,雅各的儿子们就这样做过。

从古至今,埃及一直存在两大自然奇观。第一个自然奇观是这里几乎从不下雨,或者说极少下雨,因此,下雨被视为一种神奇的现象。就像英国或美国发生地震一样,埃及人认为下雨是一件危害自然的事。雨滴穿过云层从空中坠下,这个现象太奇怪了,人们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解释,因此,人们既惊讶又敬畏。此外,埃及不下雪,不降冰雹,空中没有云;阳光永远灿烂,天空永远平静。埃及的这种气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现在,住在尼罗河岸边的阿拉伯人收割谷物后,将谷物堆在空地上,而他们的住宅没有屋顶,只有一层薄膜阻挡阳光的照射。

第二个自然奇观是尼罗河每年都会泛滥。仲夏时节,住在两岸的农民会发现河水逐渐上涨,之后开始变得浑浊。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毫无缘由,因为天空依旧湛蓝、清澈,阳光依旧照耀着大地,并且似乎比往常更强烈。然而,居民们没有感到惊讶,也不会寻求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因为这是仲夏时节的正常现象,而他们是这种现象的见证者,从小到大,年复一年。因此,当特定的时节来临,如果尼罗河没有泛滥,他们会感到惊讶,但如果尼罗河真的泛滥了,他们一点都不会惊讶。

水位上涨,淹没了附近的水渠和低地,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洪水即将来临,人们开始进行各种准备工作。他们收割庄稼,把所有水果和谷物都装进建在高地上的无顶的仓库中,这里不会受到洪水的影响。水位上升得很慢。渐渐地,河水溢向四周,池塘和湖泊的水位每天都在升高,面积每天都在变大,不知不觉淹没了低地。最后,洪水泛滥,淹没了更多土地,但空气依然干燥,阳光依然炽热,天空依然无云。

洪水继续泛滥,水域面积越来越大,地域面积越来越小,分割水域和地域的不规则的、临时的海岸不断变化。居民们聚集在村子里。这些村子建在高地上,有些高地是自然存在的,有些高地是人工创造的。水位继续上升,最后只剩下这些高地,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岛屿。河谷里一片汪洋,平静得就像夏天的大海,热带的太阳照在上面,反射回来的光芒闪烁着。白天,天空一尘不染,瓦蓝瓦蓝的;夜里,繁星点点,天空那么晴朗,那么寂静。

十月,洪水达到高峰。之后,洪水逐渐退去,留下一层肥沃的沉积物。居民们从小就经历了这些,所以对其成因既不惊讶也不好奇,而当时的哲学家和从其他国家来埃及的旅行者曾多次想解释这种现象。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论,古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作品中记录并讨论了它们。

第一种理论认为,每年仲夏时节尼罗河的水位上涨与地中海盛行的北风有关,北风导致尼罗河水逆流,最终冲出了河道。希罗多德认为,这种理论不能令人满意。正如他所言,当相应的时节到来时,地中海不一定刮北风,但尼罗河水位依然会上涨。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河也受到地中海盛行的北风的影响,其河水虽然逆流,但不会像尼罗河一样泛滥。

第二种理论认为,尼罗河不像其他河流那样发源于内陆的湖泊或山脉,而是发源于非洲另一边某个遥远而未知的海洋。这个理论的倡导者认为,这个海洋每年都会出现非常大的起落,可能的结果是当海洋的水位上涨时,海水就会进入尼罗河。然而,这肯定不是事实,因为泛滥的尼罗河水是淡水而不是咸水,所以不是来自海洋。

的高山上冰雪融化,从而导致了水位上涨。希罗多德反对这种理论,与其他人的理由相比,他的理由更多、更服众。首先,尼罗河由南向北流。沿着这个方向,就像旅行者感受到的那样,每向南一里格[2]温度都会变得更高,而每向北一里格温度都会变得更低。否则,炽热的阳光将使人们无法生存。因此,认为尼罗河发源地会有冰雪的想法非常荒谬。此外,尼罗河很长,跨度很大,但沿岸各地居民从来没有提到过冰雪。因此,认为洪水可能是由这种原因引起的理论,是不合理的。

这些理论只在哲学家和学者之间讨论。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比较简单,也更有说服力。他们发挥想象力,为这条仁慈的河注入了某种生命和品格。他们看到河水缓慢地、不断地上涨,逐渐淹没了自己的土地;而当河水消退,沉积的泥沙变成了崭新的沃土。所以在他们看来,存在某个鲜活的、生动的智者,使用某种神秘的、难以捉摸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是他们未知的,亲切、友好地关爱着这个国家及其居民,每年都在这片土地上播散五谷丰登的祝福。从这个角度看,这条神秘的河凭借神奇的力量,唤醒了人们的崇拜和敬畏,而它的无穷无尽的恩惠唤醒了人们的感激。

古埃及的传说中有一个与法老费隆有关,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神秘力量。一次,尼罗河泛滥,费隆和大臣们站在河边观察水位。这时,狂风大作、水流湍急、漩涡翻滚,尼罗河看上去像发怒了一样。费隆像其他法老一样傲慢,他拿起一根标枪投向翻滚最猛烈的漩涡,仿佛是在挑战愤怒的尼罗河。谁知他的眼睛瞬间失明了。

故事的后续发展跌宕起伏,但与尼罗河无关。费隆失明了十年后,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告诉他,对他的惩罚期已满,只要他采用某种特定的办法,即由一个贞洁的女人为他洗眼睛,他的视力就可以恢复。费隆很欢喜,但那时他还不知道找到一个贞洁的女人有多么困难。他先让妻子为自己洗眼睛,但没有效果。接着,他让宫里的其他妇人依次给自己洗眼睛,还是不管用。后来,他又从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女人中挑选品德高尚的来为他洗眼睛,但结果让他大失所望。最后,他找到一个农民的妻子,她的清洗竟然起了作用。法老的视力突然恢复了。他赏赐了这个农妇,授予她最高荣誉,因为她的品德经受住了考验。然后,他把那些为他洗眼睛无效的人召集起来,全部关进一个小镇,然后烧死了她们。

现在,回到尼罗河。人们在河谷的不同部位竖立了某种柱子,并通过计算标在柱子上的肘尺数,从而准确地测量水位。这种柱子被称为“尼洛米特柱”。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端的孟菲斯有一根“尼洛米特柱”,尼罗河上游也有一些“尼洛米特柱”。直到今天,这种柱子仍然被用于测量尼罗河的水位。

因此,准确测量尼罗河水位的目的不仅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一些重要的事情也取决于其测量结果。尼罗河泛滥的程度几乎完全决定了这片土地的肥沃度和庄稼的产出。由于农民的交税能力取决于庄稼的产出,“尼洛米特柱”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标准,从而确定每年收多少税。此外,人们还修建了运河,把水输送到远方。人们会根据水位的高低打开或者关闭运河,这一切都是由“尼洛米特柱”来调节。

到了薛西斯时代,埃及因大型建筑物或大型建筑物的废墟而闻名。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它们的起源都因历史久远而搞不清楚了。希罗多德发现的金字塔,与拿破仑发现的金字塔,展现出一种同样神秘、孤独的壮观。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家和旅行者一样,希罗多德也曾研究过金字塔的起源和历史。实际上,与现在的人们相比,他知道的更少,学到的也更少。将历史悠久的金字塔和埃及其他一些建筑奇迹与西方世界认为的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进行比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津和剑桥有许多古老、庄严的学院和礼堂,其中不少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而伦敦城墙已经矗立七百年了。人们认为这些遗迹的年代已经足够久远,然而,不列颠及欧洲其他地方的罗马遗迹更加古老,已经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参观这些遗迹时,人们总会感到惊讶和敬畏,因为它们经历了成百上千年,依然屹立不倒。而说起金字塔,如果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就会发现,那时的旅行者参观它们时,如此描述它们——在他们眼中,金字塔是古老的、庄严的、神秘的、未知的纪念碑。今天的人们依然这样认为。如果金字塔是一座遥远的山,人们已经走了很远,但距离这座山似乎仍然像以前一样远。现在,在追溯金字塔、方尖碑、高大的雕像及尼罗河附近巨大的石柱的历史时,我们即使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依然一无所获。

这就是埃及。它虽然在地理上与其他国家隔绝,但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因此它成为野心勃勃的征服者们觊觎的对象。事实上,这个长长的、狭窄的、草木葱茏的河谷,其地形比较特殊,自然现象非同寻常,居民生活富足,导致英雄们、征服者们都视埃及为建功立业的地方。波斯君主制的奠基人居鲁士意欲征服埃及,但没有付诸实施,而是将这一重任交给自己的儿子冈比西斯。大流士在位期间,埃及已并入波斯帝国,但在他驾崩前,埃及发生了叛乱,此时他正准备远征希腊,所以他无法确定是先平定埃及的叛乱,还是先进攻希腊。犹豫不决之际,他驾崩了,将这个问题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薛西斯决定先进攻埃及。他认为,帝国的某个省发生了叛乱,此刻如果君主却在率军攻打另一个地方,那么这样的军事策略是十分危险的。马尔多尼乌斯是波斯军队的一位指挥官,也是薛西斯远征埃及主要依靠的一位大将,但此时,他强烈反对这个计划。他迫切地想先征服希腊,因为现在仅仅镇压埃及的叛乱,重新征服曾经被征服的土地,对他来说毫无成就感。他急于征服一片全新的土地。然而,薛西斯否定了马尔多尼乌斯的想法,波斯军队开始向埃及进军。他们途经朱迪亚,那些从巴比伦城返回的俘虏及其后代正在重建他们的城市和家园。薛西斯重申他们拥有居鲁士和大流士赐予他们的特权,还向他们提供帮助。之后,薛西斯继续向尼罗河行进。波斯军队很快镇压了埃及的叛乱。在离开苏萨不到一年的时间,薛西斯重新征服了整个埃及,处死了叛乱的领导人,任命自己的兄弟担任埃及总督,之后他安全地回到苏萨。

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在位的第二年。

注释

[1]1英里≈1609.34米。——编者注。

[2]一种古老的长度单位。在海洋中,1里格相当于5.56千米;在陆地上,1里格相当于4.83千米。——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