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星空中的战鼓
枯寂冰冷的宇宙。
一个巨大破败的圆形物体随意漂流。
一体两面,上面连本色的痕迹都看不出,古拙离奇,又流动有一种莫名的神韵。繁复的纹路,圆润的外形,像是一位巨人的手把件儿。
有一面有个巨大的裂痕,却没有完全破开。
“oh,my god.”漂亮国一位男性科学家在深夜仍然恋恋不舍待在顶尖科技集成的观象台上忙活个不停。仪器造价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虽然它研发成功以来取得的成果屈指可数且不痛不痒,但是许多此领域的专家仍然对它充满毫无来由且狂热的信心,认为有一天它一定能有惊人的发现,但后来对它的狂热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基本绝迹了。
“我看到了什么,哦,不,是一颗新的小行星?不对,是UFO。天哪!佩蒂,佩蒂!快来!”此时的科学家的兴奋不已,认为自己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不明飞行物,以及人类当前最确凿发现外星文明的证据,他即将名垂青史,所以急切的呼唤女助理。
女助理慌慌张张冲进来,不是碰到这个就是撞倒那个,科学家一看急了,一下把助理拉到观象台前,对着观测的巨大天文望远镜里看。女助理也瞬间精神了,狂抓自己的一头漂亮的金色头发,不敢相信,对于这个发现她也震惊不已。
第二天,某国外热门论坛,有人发帖,声称自己是一个低调富二代,不酷爱败家喜天文,家里摆着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东西。发出来一张十分模糊的图片。
一个圆盘样的物体,像是一枚水果派,又像是曲奇饼。
大家纷纷嘲笑。
“嘿,斯蒂文,我信你家那个老古板做的曲奇实在难吃,也不用半夜放论坛里来呗。”一位似乎是认识这个男子的人留言。
“看着像是某种新发现,哦,一个新的行星!但是它看起来很像是我做失败的蓝莓派!哈哈哈哈哈哈哈~”一位女士还是做出了她中肯的评价。
“我非常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斯蒂文是我中学时的好友,嘿,哥们你现在帅呆了,有兴趣来‘后院’酒吧吗?”一位自来熟的奇怪的人说道。
“嘿,没人相信你的曲奇照片,他比我海伦姑姑做的还难看,嘿那个中学校友,这不是你**的场所,滚远点儿,顺便说一句,哥哥很欣赏的后院,下次见到你我会把它打成前院。”
斯蒂文似乎并没没理会这些人,随口解释了几句就把帖子里的照片转发到了科学论坛。
当晚,那个科学论坛炸了。尽管大家平时也就不痛不痒的上去看看,交流一些新发现和心得,但是基本上浏览量很少,帖子也寥寥无几,但是架不住所有看到这帖子的天文爱好者呼朋唤友的疯狂转发。有些不算天文爱好者的科学爱好者的也震惊不已,热度持续攀升,评论也五花八门。
“我觉得这一定是外星文明!有证据表明这个世界有外星文明的痕迹!”
“这就是外星飞行器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不合常理。我从未有见过如此奇怪的东西。”
“是暗场的问题吗,这个图片没拍好。”
“这是不是太空的士,乘上他就能星际旅行。”一位总是评论的神秘人说。
“我们已经发现火星上的液态水了,这个东西上能发现液态水吗?”一位女士突发奇想。
“说不定上面是有生物的呢,虽然在宇宙中这样漂流的话生存几率低到不可想象。”一位年长的科学爱好者说道。
“这上面如果有生物的话,我绝对相信,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会像电影里一样吗?E.T?”
“我想也许会是怪物呢,是异形或者铁血战士……”
“为什么不说外星生物像米奇呢?我老婆就纹了一个……”
……
……
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有类似发现,只不过只在极小范围引起了轰动,这些年被证实虚假的外星生物信息和辟的谣多不胜数。
而对于中国的大部分民众来说,很难能有多余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培养一个天文的爱好,而大多数天文爱好者也都比较低调寡言。
“博士,有新发现,最新照片经过处理过后,给您看看。”一个年龄不大的助理推开实验室的大门,把一个信封递给一位头发花白,神态威严的老人。
老人没有开启信封,而是夜里邀请在自己家和几位专家教授一起喝茶,才传看起了照片。
“什么?这像是……这像是一面鼓!”博士听着太师椅上的老朋友仔细端详后的话语,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那位老友看起来仙风道骨,白发长须,道衣道簪,像一个修道之人多过像一个科学家。
“你说什么?老孙?一面鼓?”我瞧瞧。随后这一位看起来精神头还不错一头乌发的中山装老先生一把夺过照片,看了许久,神色激动。
“这应该是鼓,一面很像是古代的战鼓,虽然它巨大无比,但是这个东西,和古中国的鼓十分相似,而且一体两面,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发现鼓锤。”那个道人如是说道。
在座的人陷入了沉思,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甚至是史前文明。
根据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鼓的存在。石器时代距今却已经6000年。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到悚然的数字。要知道一个普通人的寿命,也就100年左右。一个朝代的变迁,也许只有短短几十年。6000年,可能沧海变成苍田,都不知道几度了。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3000年前,已经有鼓的记载,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战争。
在座几人都对天外文明或者远古文明,深信不疑。但是对于这一面,星空中的战鼓,大家还是毫无头绪。无论是从远古的神话,还是近代文明的痕迹,没有找到丝毫有关于这面战鼓的一点线索。
也同时对国内外,一些秘密研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进行综合考量。同样是无从考证。这面巨大的破损的战鼓,无论是花纹样式,形状都被研究很多次,仍然没有答案。
国内极少数的天文爱好者偶然拍到战鼓,也被第一时间告知不能扩散。因为尚未定论,怕引起公众恐慌。
星空中巨大无比的残破战鼓,却没有鼓锤,究竟是何人铸造?究竟是谁来擂动它呢?它为何残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