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全面探寻与规范路径
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长足发展的基石。由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必要探寻实现这一任务的基本要求。通过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出改善教师育人能力的新思路,即从单一维度的教学转向全面育人、从单向教与学转向教学反馈动态调整、从唯结果论转向重视育人过程。然而,存在育人理念“片面化”难以实现全面育人,教师“唯经验、自我”忽略教学反馈难以实现动态调整,激励机制“物化”导致忽略育人过程强化育人结果等现实问题。通过落实全面育人、德育第一的育人观,营造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环境,并改善激励机制重视育人过程的育人评价,将高校教师育人能力从理念、方式和手段三个视角进行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育人能力;育人过程;育人评价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立德和树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界,我们究竟要“立何德”“树何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明确的教育根本问题[1]。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教师的育人能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教师的育人能力大致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从内容视角,教师育人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文化意识、品行素养以及专长技能四个维度[2]。二从方法视角,教师育人能力应具备教育情怀、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基本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健康发展[3]。三从性质视角,教师育人能力是教师在教育场域适当行为指向育人目标实现的主体性特质[4]。本研究则认为教师的育人能力应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准确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将塑造灵魂和传授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以育人为基础、教学为手段的新时代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育人和教书能力,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纲要》指出,要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素质,该纲要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然而,实际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存在部分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不高且缺乏自我修身的积极性,育人意识薄弱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简单传授,使育人呈现出“喊口号、缺素养”的现象,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因此,有必要提出新时代教师育人能力改善的新思路。随后,对高校教师育人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提出育人能力提升的规范路径。该研究为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新时代教师育人能力的改善思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育人能力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改善。重视学生的成长规律,将科学的教育规律与之融合,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育人理念。教师应该冲破局限性、打破常规。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能只单单负责专业知识传授,应坚持德智体美劳并重全面育人。随着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塑造价值观的途径多样,且学生的思维活跃。如果课堂依然是教师的“一言堂”,那么学生和老师很有可能处在不同频道,教学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教师应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快速发展的世界,多数人只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成绩或荣誉,不关注是如何获得的。对于处在漫漫成长路的学生则是一种误导,这样会造成学生浮躁的性格,忽略了过程与经验重要性。
1.1 从单一维度的教学向全面育人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然而,现实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只要关心考试成绩、技能水平,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体育锻炼、审美观、日常劳动情况等。教师不应该把育人看作单一维度的教学,而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深刻反思育人能力的培养。
1.2 从单向教与学向教学反馈动态调整转变
传统教学多数是“主从关系”或“上下关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配合服从教师,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然而,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课堂已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面对多种形式的知识表达,其思维必然存在扩展和发散趋势。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捕捉情况,学生可能会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或产生厌烦。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获取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动态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将课堂从传统的“一言堂”向“群言堂”转变。
1.3 从唯结果论向重视育人过程转变
从辩证的角度看,过程是结果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结果,过程是结果量变的累积,即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现实中,由于外在因素的不确定性和过程内在复杂性常常会导致结果的不可预测性[5]。长期以来,即便是义务阶段的教育,学校都会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更何况选拔式教育。长此以往,直接导致育人关键环节的弱化,忽视了育人的过程价值,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情感,进而忽略了“育人”的根本宗旨。对学生而言,也会产生“重结果,轻过程”极端思想。当然,重视育人过程并非排斥对育人结果的关注,育人过程与育人结果两者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构成一种育人过程与结果的联通格局[6]。
2 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现实问题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追求,也是教师育人的终极目标。新时代高校教师育人能力应体现在对学生整个生命的价值影响,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然而,在具体的教书育人实践中,高校教师育人理念仍存在“片面化”难以实现全面育人。教师“唯经验、自我”忽略教学反馈难以实现动态调整。激励机制“物化”导致忽略育人过程强化育人结果等现实问题。
2.1 育人理念“片面化”难以实现全面育人
教师育人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把握好“育什么样的人”的育人理念。将育人理念作为高校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明确教师育人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育人理念出现“片面化”,忽视了生命的“完整性”和育人思维的“多维性”,成为实现全面育人的绊脚石。
其一,缺乏生命的“完整性”理念
完整的生命是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价值观等多种形式的集合体。如果单纯地将认知从整个生命体中割裂地培养,那么学生的成长将会出现畸形。虽然高等教育只是学生一生简短的求学经历,但是在学校的所学、所感将影响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教师应该重视生命的“完整性”,从情感上关爱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希望高校教师的言与行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真正实现终身受益。
其二,缺乏“多维性”育人思维
“唯知识第一”的育人思维即单纯地将知识技能以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情感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工具人,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导致学生的“唯分数”论。
2.2 教师“唯经验、自我”忽略教学反馈难以实现动态调整
在育人过程中,教师的“唯经验主义”思维往往较为封闭,不仅不符合常规性的教育现象、忽略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时代的变化。教师的“自我主义”忽视了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身份。由于教师的“唯经验主义”长期教学过程形成了不对等师生交往关系,教师的“自我主义”导致了教师以“利己主义”的交往形式看待师生关系,从而一定程度地抑制和制约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
其一,不对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抑制了学生的教学反馈
在长期的师生身份固化意识下,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权威地位不可挑衅,师生交往关系逐渐演化为“主从关系”或“上下级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向教师表达情感,双方的“独白”取代了“对话”,教学过程只能以“灌输者”与“接受者”不对等的形式进行,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课堂反馈。
其二,教师的“利己主义”的交往形式制约了学生的教学反馈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课余时间少,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多数为“没时间”,更有甚者存在教师面对学生的反馈只听取、不调整的不良情况。当学生经历或听闻这种教师的“利己主义”情况,学生逐渐放弃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慢慢脱离课堂。长此以往,师生关系只能属于互相敷衍的交往形式,很难实现根据学生反馈动态调整的教学模式。
2.3 激励机制“物化”导致忽略育人过程强化育人结果
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浮躁的人心过多地关注了经济利益。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教育行业也推出了以经济收入作为激励机制,将功利主义带入育人过程中,教师将育人过程当作“物化”手段。例如,高校对教师育人评价仅关注工作结果,并根据此结果进行教师职称评定,进而使教师形成了对利益的追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衡量育人利益和科研利益,不少教师会将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作为主业,将较少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面对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更不愿花大力气与之沟通交流。久而久之,这种育人氛围会使得学生也认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看重考试结果,忽略考试目的,更有甚者采取作弊手段拿高分、得奖学金等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3 高校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规范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以及方向。以学生的生命完整性进行育人标准是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核心宗旨。基于此,通过落实全面育人、德育第一的育人观,营造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环境,并改善激励机制重视育人过程的育人评价,将高校教师育人能力从理念、方式和手段三个视角进行提升。
3.1 落实全面育人,真正实现德育第一的地位
虽然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永远在第一位,但是德育教育很少能冲破智育。对于德育教育应从课堂思政的角度进行加强,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进行。此外,应强调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保质保量地进行体育教育,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也要重视审美的培养,对不良和病态的审美观念及时纠正,最后,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日常劳动。
3.2 营造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环境
教师育人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是提升育人能力的催化剂。教师应倾听、理解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个人价值观,并与之交流。摆正位置,以服务学生成长作为育人的核心,将学生作为育人环境的主体。通过学生的教学反馈不断反思与感悟,剖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准方向提升育人能力。
3.3 改善激励机制,将育人过程纳入育人评价中
面对育人过程与育人结果的辩证关系,应将统一的思想融入其中。对教师育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综合,以此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通过育人评价体系的发展促进育人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吉林日报.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EB/OL].https://theory.gmw.cn/2018-10/12/content_31662993.htm,2018-10-12.
[2]贺慧敏.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及内涵辨析[J].教育评论,2020(3):127-131.
[3]张家军,靳玉乐.论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内涵与价值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0(7):89-96.
[4]刘鹏,陈晓端等.教育育人能力的理论逻辑与价值澄明[J].教育研究,2020(6):153-158.
[5]刘雄.教育目的:基于“过程—结果”关系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55-160.
[6]陈恩伦,金哲.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1(9):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