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阮士怡临证传承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写说明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与创新则能让中医更好地走向未来,服务于人民群众。国医大师是近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他们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发扬者,更是新时代中医事业的领航者,他们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诊疗技术,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造就了津沽地区中西医汇通发展形态。阮士怡教授从医七十九载,经历了津沽中医发展的过程,其学术经历与学术思想在津沽中医中具有代表性。他是我国现代中医院的奠基者,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他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创建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科及老年病学科。

阮士怡教授以全面提升百姓的身体素质为从医之由,为人民健康长寿而钻研。提出衰老始于血管老化,血管老化则肇始于内皮功能异常。通过深入研究中医理论,逐渐形成心脉-脾肾-衰老学说,最后研究落脚于心血管疾病,形成心-脾-肾三脏一体观、“脉中积”理论等,提出了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涤痰复脉、育心保脉法等诸多心系疾病辨治理论,并在相应理论指导下,把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开辟中医药科研先河,研制补肾抗衰片、降脂软脉灵Ⅰ~Ⅳ号系列方、通脉养心丸、新生脉散片等中成药,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此过程中,阮教授还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传承者,在继承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为古老的中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以中医理法方药研为主线,全面阐释阮士怡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第一章为“理”,阐释了阮士怡教授对中医理论的创新认识,分别论述了心-脾-肾三脏一体观及其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脉中积”的理论内涵与来源。第二章为“法”,以上述创新理论为源,分别以益肾健脾法、软坚散结法、育心保脉法、益气养阴法、利水强心法,来治疗不同的心系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衰等)。第三章为方药研究,在上述之法的基础上,组拟对应方剂,并从事科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基础研究,全面地阐释了阮士怡教授的新理论、新方法。此外,本章还从临床实际出发,记录了阮士怡先生的常用药物、药对及具体用法,利于临床实践。第四章为医案,以典型医案为依托,综合上述理、法、方、药、研的成果,运用于临床,有效地治疗疾病。第五章为阮士怡教授对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与认识,以其七十余年临床经验为依托,更为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传统理论,并用于实践。第六章为阮士怡教授生平,作为世纪老人,他经历过战乱与振兴,有着家国天下的国士情怀与使命,更肩负起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创新。第七章为其理论的继承发扬,分别记录了阮士怡教授弟子们对其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我们将国医大师阮士怡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精炼、浓缩、撰写成册,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完整地呈现阮士怡教授的学术贡献,也愿作为研究阮教授思想之津梁,供同道参阅。

不忘初心,文以载道。

编者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