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未来的新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为你树碑立传

脚步声越来越近,杨辰也不知道是谁,不过从咳嗽的声音判断,是个男的。

这三更半夜的来这里干什么?

真他妈耽误事!

夏天亮得早,五点多钟天就亮了,农村人也起得早,现在是三点多,也就是说他还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那个男的走到地基边,拿手机当电筒,四处照了照。

说实话。

杨辰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简直就是奔自己而来的啊!

否则大半夜的,谁特么吃饱了撑得,来老祠堂这片废墟?跟列祖列宗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吗?

好在夜色渐浓,地基也比较深,手机电筒那种散光强度,照远了除了看个轮廓,也看不清什么。

那男的照了一会儿,就把手机收了,然后啪嗒一声,应该是点上了一根烟,接着就是剧烈的咳嗽,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那种。

杨辰也不知道是村里哪位叔伯,只想说,都这样了,赶紧戒烟吧。

男人抽完烟之后,又在原地呆了近一个小时,最后脚步声才伴随着咳嗽声,渐渐远去。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四点半,最多还有一个小时天就亮了,

还等什么,赶紧继续挖!

这一次挖了大概半小时左右,他便听到锄头碰到陶罐的声音,心中一喜,迅速打开手机电筒一看,只见一只土褐色的陶罐,罐口已经碎了。

而从破碎的口子看进去,可以清晰的看见里面有很多被牛皮纸包起来的块状物。

杨辰把陶罐口子再敲大了一点,伸手进去摸出来一条。

一入手,他就知道稳了。

这块被牛皮纸包装的条状物,长约十厘米,宽约两厘米,厚约一厘米,放在手里,很是小巧,质量却是出奇的重。

把牛皮纸一撕开,在手机电筒的照射下,金灿灿的,果然是黄金。

杨辰心中一喜,迅速把背包拿了过来,然后开始把陶罐里的金条往背包里装,一边装,一边数,数着数着不对啊,新闻里说是二十根整,可现在他已经数到了三十多根。

全部拿完之后一点数,足足五十根!

杨辰明白了,肯定是挖出来之后,有人私藏了。

高手在民间,永远不要怀疑农民伯伯对金钱的渴望和智慧啊!

五十根金条,那就是3500万!

我勒了个去,老祖宗这么有钱的吗?

这老祖宗恐怕不是地主,是飞天大盗吧!

五十根金条塞进背包里,并没有占多少地方,却足足有三四十斤重,背在肩上属实够沉。

走之前,他把陶罐挖出来敲碎混在碎土里,也算是毁尸灭迹了。

回到家,把金条藏好,洗了个澡,杨辰这才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

他已经想好了,这笔钱,他准备拿出一半,用于上山村的公益建设和慈善事业,也算对得起老祖宗和杨家村了。

中午起床,吃过午饭之后,杨辰把村支书,伯伯,还有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请到自己家里来,寒喧过后也没有废话,直接进入主题。

“我昨晚想了一夜,正所谓富贵不能忘乡亲,我决定再拿出一笔钱,支持家乡的建设。”

听到这句话,村里长辈们都翘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大学生就是大学生,有本事,更有思想境界。”

“辰辰不得了啊,咱村总算出了个有大出息的伢子了。”

“辰辰想做什么?叔伯们一定全力支持你!”

杨辰点点头,正色道:“村里一直没有路灯,我想做一个亮化工程,所有费用,包括后续开支,都由我负责。不过要是占了谁家的地,还需要你们做一下思想工作。”

这是上山村的公益事业,造福于全村人,长辈们自然毫不犹豫的表示支持。

顿了顿,他继续道:“除了亮化工程,我还准备建一个文体中心,篮球场,村里的老祠堂改造,费用也全部由我来负责。当然,地皮这一块,还是需要你们来周旋。”

一听这话,长辈们眼睛都直了。

上山村在周边的村子里来说,算是比较落后的了,别的村这些年搞得风风火火,各种配套和基础建设都是拔地而起,而反观上山村,连个像样的祠堂都没有,相形之下,杨家人自然是脸上无光。

而杨辰这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

这几个工程一做完,哪个村子不得高看一眼?

好好好,辰辰这小子有魄力,是咱们杨家村的骄傲!

“你放心,地皮的事,包在我身上!谁家要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他就不配做杨家人!”

“这可是光宗耀祖,造福全村人的大好事!谁家要是不支持,我这把老骨头就跟他们拼了。”

“好事啊,大好事啊!”

长辈们都激动的说道。

杨辰笑了笑,继续道:“另外,我还会给村里买一辆大巴车,用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也方便村里人出行,至于司机的费用,以及后续的所有费用,都由我负责。”

“我还会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上不起学的,考上重点高中的,考上公办二本以上的孩子,学费由基金全额拔款。”

“还有村里上了年纪,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每个月定期发放柴米油盐肉!”

听他说完,长辈们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纷纷握住杨辰的手,心情激荡,感觉说什么话,都代表不了此刻的心情。

“咱们老杨家能出你这么个孩子,是大福气啊!”

“我看以后还谁敢瞧不上咱们上山村?还有哪个姑娘瞧不上咱们村的小伙子?”

“好好好,辰辰,咱们上山村,要单独为你立块碑!”

……

谈完这些事之后,杨辰和一众长辈们讨论了一些后续的计划,包括资金管理,工程承包和监督,工作岗位的分配,以及全村人的动员大会等等。

最后决定成立一个专项资金账户,由伯伯为主,其余长辈共同监督管理。

至于后续的事项,由全村人共同商议表决。

事后长辈们纷纷表示要举行一个类似于表彰大会之类的仪式,让全村人都知道杨辰的大善举,不过他婉拒了,说不图这些虚名,只要杨辰人,上山村能发展的红红火火,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一众长辈们肃然起敬。

末了杨辰再跟伯伯商量了一下建房和修墓的事情,由他全权负责,需要的时候,他再回来一趟即可。

离开村子前,杨辰取了十万块现金塞给了伯伯。

第二天,便和三个妹子一起返回了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