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劫
清明出行,路过一个村庄,看到田地里一片被摧毁的桃林,不禁感叹这是怎样一场劫难:桃树倒在春光中,数十年韶华毁于一旦,这般姹紫嫣红,都付诸推土机的轰鸣中。听村民说在扩路,可只因扩路就要这样野蛮吗?完全可以提前移栽,何苦这样生生毁了它们的性命!万物有灵,当真心痛。
车停在路边,我走进桃林,看到虬结的老树干上有一粒珠状的红,仿佛一滴嫣红的泪,是一粒桃胶。桃胶原本叫作桃花泪,它在这微凉的春风中更是让人心疼!
桃夭,桃妖,名副其实,这么勾人地开在枝头,让游人想错开眼都不能。
把花装在竹篮子里,以免闷坏了这些原本在树上嬉闹的“娇小姐”们。
妈妈、先生和我倾力搬出一株稍微小一些的桃树,它已然是断臂残肢,尘土满面。我们把这株桃树带回工作室,浸泡在水中,满树桃花用尽力气绽放,前前后后又开了两周。这是它最后的美丽了,直到结出毛茸茸的小青桃。它没有敷衍,坚强而平静地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
桃花枯萎后,桃枝依旧劲挺,特别美,于是我买回来高仿真桃花,用花道专用的褐色胶带把它们一朵朵粘在桃枝上,远远看去,几可乱真。我后来做了一个空间,就叫作“桃花劫”,用宣纸做背景,灯光远远打过来,斑驳的桃花映在雪白的宣纸上,枝繁花茂,宛若生动的水墨画。桃树以另一种形态存活了下来。直到今天,这株桃树依旧“绽放”在我的工作室中,虬结仍在,俊美仍在,光阴交替,它依旧灼灼其华。
在守着那株桃花的日子里,我经常坐在桃树下喝茶。一个很深的夜里,盛放的花朵随风颤动,花瓣缓缓飘下,落在我的茶盏中,嫣红的花瓣漂在蜜色的茶汤上,仿佛活了的《宋桃花图》,烂漫天真。看着看着,我忽然就动了制作桃花茶的念头。古人讲“人面桃花”,据说桃花令人好颜色,喝桃花茶或是桃花酒,会令人粉面似桃花,惹人怜爱。所以传统的花草茶中是专有“桃花饮”的,且适合在春天饮用。你看,那个时候的人多风雅,春饮桃花,夏酌乌梅,秋瀹菊花,冬煮人参,四时有序,既自在,又养生。
焙好的桃花想要留住好颜色,一定要避光存放。美人多是藏在深闺,桃花茶亦是如此。
刚制好的茶,捧一把在手,是满身满室的香。如果光线好,在阳光的滋养下,这些精灵们仿佛活了过来。
那么,桃花茶应该是怎样的味道?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一族为什么追日不得而知,但最终扑倒在追逐的路上着实悲壮。据说最后夸父将手杖抛出,落在地上,便长出了灿灿桃林。或许桃花茶就是夸父求而不得的清泉涓涓,抑或是满含着花香的甜?
第二年早春,我请皖南深山的朋友帮忙采摘山桃花。山桃与水蜜桃虽然都是桃,却有很大的区别,山桃是最原始的老品种,没有被人工栽培过,所以结的桃子又小又酸,是没有食用价值的野桃。水蜜桃在漫长的种植历史中不断被人为优化,果实甜蜜可人,是人们夏天喜欢吃的水果。
采摘桃花和梅花、樱花一样,在花蕾状态时就要开采,这样朵形好看,香味也很足。采摘回来的桃花经过日光萎凋和烘干后,已失去绝大部分水分,再运回工作室,进入精制环节。这个过程不能急,就像人对温度有偏好一样,花也是,桃花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气息。精心制作的桃花茶,喝起来既不寒凉又保留着最本真的味道。制作好的茶要入袋收纳,避光储藏,这样颜色会留存得久一些。的确,存放时间久的花茶会慢慢失去鲜亮的颜色,味道也会流逝。但品种好、制作精的花茶,或许颜色会黯淡,或许滋味也会淡,但隽永的气韵还在,当然,是在相对的赏味期内。
挑几颗入杯,听,那叮叮咚咚的声响。原来,桃花虽媚,也是有风骨的。
泡桃花茶首选透明玻璃或者琉璃茶器,如此能够欣赏到桃花全部的美。
沐浴在春风里,喝一口桃花茶,体会春天的意韵。取琉璃茶器,温过杯盏后投入些许桃花茶,热水一冲泡,打着转儿的桃花就在你眼前挥洒花香,吸饱了水的花瓣微微张开,在水中慢慢褪去绯红,变成粉白色,好一幅活灵活现的《桃花图》。
回想起之前守在桃树下,看到花瓣入盏,心底生出的念跨越了两年时光。寻寻觅觅,果真如愿,得了这桃花茶。
我也尝试过冰饮桃花茶。盛夏的时候,从便利店买来冰镇纯净水或矿泉水,投入几粒桃花,起雾的塑料瓶表面隐约透着桃花模样,可爱得紧。大约一刻钟,花朵浸润后,冰水喝起来有着淡淡的花香,让人着实享受。每每此时,我总会念及少时看到的桃花雪,三月天落了雪,桃花的花蕊中积着雪。我偷偷尝过,正是瓶中冰桃花的味道呀!
除了纯饮桃花,调饮同样可人。当桃花遇上古树白茶,就是“桃花皓白”;遇上“春雨樱桃红”,就是“春雨桃花”;遇上蒙顶甘露,就是“桃花剪翠”。各有滋味,各自迷人。花是一样的花,遇到不同的茶,会被激发出更多的味道。这个过程,仔细品味,太有趣了。
桃树、桃花、桃子,历来都寓意着美好:追日的夸父的手杖是桃枝,天上的神仙聚会要吃蟠桃,张飞家后花园的桃林成就了千古美谈,陶渊明的隐逸之心安放于桃花源,唐伯虎宁可老死花酒间……直到当下,广东人过年仍然喜欢买上一把桃花,取花开富贵、宏图大展之意。当代人在忙碌的城市中无法归隐山林,或许可以在一杯幽香温暖的茶汤中,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二〇二三年的春天比哪一个春天都令人期待,雨水节气一过,我就开始策划第一场人文茶事——灼灼其华。惊蛰节气,桃花始放,十二只白瓷碗在桌子上排开,我以不同的植物,或茶或花或果,与桃花做不同的拼配。那天,整幢大厦都仿佛在花香中柔软下来。哦,春天呀,她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