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第一假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3章 离间

赵权才起床,反应有些慢。

直到,他看到方媛脸上,恶作剧得逞的笑容,才发现她的小心思。

这小妮子还挺小心眼的。

“快说,别耽误。国事。”

方媛拉着长音哦一声,随即说:“不会的。”

“那信件里头的消息是,让安丰公主帮忙杀掉被陛下抓住的内奸。”

嗯?杀内奸?

这些内奸不是苏运安插进来吗?

难道,这安丰公主和苏运有关系?

我……

赵权真觉得有些凌乱。

怎么这朝局中的关系这么复杂?

原本以为安丰公主只是与王妃有牵扯。

现在看来,安丰好像与所有敌对他的人都有关系。

咦!不太对啊。

想着想着,赵权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那个鬼大人,有没有可能不是苏运人。

他和苏运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我他妈的!

赵权感觉脑子都要炸掉。

刚以为能抽丝剥茧的,将各种势力一一拨离开,尽数铲除。

结果,居然又变成这样。

赵权有些疲惫地叹一口气,对服侍他梳洗的太监们摆摆手。

“朕乏了!你们先下去吧。”

看到赵权好像状态不好。

魏荣立刻挥手将众人驱赶。

方媛面露担忧,还以为她真耽误赵权的国事,心中一阵忐忑。

尤其是,看着赵权满脸愁容的模样,更感到内疚起来。

“陛下,是不是耽误了?”

“我,我本想昨晚就告诉你的。”

“可,昨晚你休息得早,我怕打扰你……”说着,方媛的声音已有些哽咽。

赵权连忙抬手止住她的哭诉,“别担心,不是你的问题。”

“是朕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少,以至于很多消息都能把朕迷惑。”

说完,赵权长身而起,越发坚定要尽快组建锦衣卫的决心。

先去上朝吧。

这件事,等早朝结束之后再说。

朝会上。

众人再次为兵部尚书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依旧没有结果。

但,无论众人如何争论,苏党都没有加入其中。

林昭和候君驰推举出来的人,都被众人一一否定。

这让赵权逐渐明白。

众人虽说都有小算盘,但共同排斥赵权和苏党。

最终,押后再议。

兵部尚书的任命问题,再次被搁置下来。

苏党虽说没有参与兵部尚书的争夺,但一直在推动京兆府府尹廖文君的释放一事。

几次催促赵权,尽快释放廖文君,以便安定京城民心,调查近期各个案件。

赵权想了下,如今兵马司已经彻底脱离苏运的控制。

即便有廖文君,都无力回天。

他还有不少手段,要等廖文君出来发作。

因此,赵权在朝会上同意苏党众人的请求,答应今日会放人。

等朝会结束之后,赵权立刻命人将廖文君提出来,将近期的案件,一一说给他听。

“近日,你在牢中,京城中积压很多案子。”

“郑岩、陈景等几位爱卿,极力劝说朕将你放出来,处理案件。”

廖文君早听到皇帝提起的几个人,心里一阵欣喜。

看来给苏运卖命,还是有保障啊。

虽说被皇帝关押几天,但苏党众人都没有忘记他。

“臣若能出去,定然积极办案,不负陛下期望。”

赵权点头:“最近这些案子不寻常。”

“要不是郑、陈等几位爱卿的极力说服,朕不会如此草率地放你。”

听到皇帝一再提起最近的案子,廖文君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难道这些案子,有什么不寻常吗?

怎么皇帝总是说起案子?

廖文君想了下,还是把心中疑惑问出口:

“不知最近京城中,发生的,都是什么案子?”

赵权再三提示,总算等到廖文君的问题。

他沉吟一下,缓缓说:“一伙黑脸黑衣人,点燃几十个民宅,让上千人无家可归。”

听到只是纵火案,廖文君心中松一口气。

正要应承下来,又听到皇帝的声音接着传来:“这伙人不仅烧毁民宅,还围攻工部。”

卧槽!

围攻工部!这他娘的不就是造反吗?

这么麻烦的一个案子,这帮人居然甩到他头上。

还有点同仇敌忾的伙伴情谊没有?

“陛下,这案子……”廖文君想要拖延一下,或把这口黑锅甩出去。

赵权却抬手阻止他的话,“这案件,牵扯到多年前一起‘通敌卖国’的案子。”

“好像苏相十分关心。”

“唉,苏相真是太操劳啊。”

廖文君是苏党的老人。

听到这话,立刻明白这里头可能牵扯苏运。

是以,那些苏党的人,才一定要他来办案。

想到这儿,廖文君知道已没得选。

他只得点头:“臣知道,臣一定尽快侦破案件。”

赵权嗯一声,随后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除此之外,朕前日出宫遇刺。”

“这案子,你要多多上心,尽快将刺客绳之以法。”

扑通!

原本满身疲惫的廖文君,听到皇帝御赐案子之后,心中对自由那点向往,烟消云散。

出去?出去个屁出去!

这他娘的,是真有人要造反啊!

先是围攻六部,又刺杀皇帝。

好在,他这段时间在狱中。

不然,他就是责任最大的那个。

咦,等等。

想到这儿,廖文君忽然心生一计。

要是他不出去,岂不是就不用担这些责任?

廖文君越想越觉得可行。

他立刻装出一副愧疚的模样,“陛下,臣觉得在天牢中反省得不够,不如再让臣反省一阵。”

“至于那些案子,可以让刑部尚书去办?”

赵权面色淡然,心里已经开始笑。

他之所以在释放前,先将廖文君叫过来,是要离间他与苏党其他成员的关系。

若能成功策反自然是极好的。

即便不能,只要让他们之间心生嫌隙,都能对后面的计划大.大有利。

如此计划,自然不能让廖文君临阵退缩。

“刑部尚书?他不行!他身上不仅忤逆朕那一个案子。”

“或者说,你身上有其他事没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