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我成圣了,系统才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6章 前往中州,得兵字秘

次日一早,木道人携带覆灭始魔门的威势法驾逍遥门,被逍遥门的老掌教以及一众太上长老毕恭毕敬的迎进了门。

木道人一共在逍遥门待了两个时辰,与逍遥门老掌教以及一众太上长老“友好”磋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木道人归还逍遥门真传弟子李幽幽,逍遥门面向东荒修行界放话,对“无故”通缉木道人弟子风尚一事道歉,并一次性赔偿风尚三百斤神源,从此逍遥门与木道人师徒恩怨两清。

木道人一脸淡然的拿过三百斤神源的赔偿款,一挥袖袍释放出了被封禁一年多的李幽幽。

之后也不多与逍遥门众人寒暄,道了句“告辞”,便离去了。

李幽幽突然被释放出来,一时也搞不清状况,只是看到了熟悉的宗门,以及老掌教那张熟悉的脸时,不由哽咽道:“师尊···”

老掌教拍了拍爱徒的肩膀安慰道:“好徒儿,别怕,过去了,都过去了!”

事情是过去了,就是支付的代价有点大,三百斤神源啊,逍遥门数万年来神源储备近十分之一的量,就这么被人轻飘飘的给拿走了。

说不心痛,那肯定是自欺欺人,可一想到与自家实力不相上下的始魔门,落的个门派覆灭,传承断绝的下场,老掌教又觉得花一大笔钱,买个平安也不是不能接受······

接过木道人带回来的三百斤神源,风尚二话不说就将之给充能了,系统面板上的能量值瞬间涨到了270042点。

风尚看了两眼,关闭了系统面板,默默想到:“逍遥门这边收割了一茬以后,南域这边能够搜刮的资源几乎都被我刮干净了,看来是时候前往他处逛逛了。”

“北原和南岭鸟不拉屎,不用考虑,西漠须弥山的水太深了,打不过也不考虑。如此看来,就只有北域和中州可供选择了。”

“回北域的话,貌似就只能去找我那便宜朋友妖月空做交易,处理一下我身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资源。可这个事情随时都能做,倒是没有必要特意跑上一趟。”

“中州的话,算算那位蔡族大圣的寿元应该只剩一两年了,而没几年就要到太古万族出世的时期了,那些古皇子嗣都配备有大圣级护道者以及古皇兵。这极道兵器不太好弄,但这大圣级的护道者我怎么也得想办法拐来一位,不然到时太古万族出世,我就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了。”

“所以这中州必须得去,还得尽快,另外那秦门的兵字秘也可以顺道取了。”

梳理清楚了接下来的去路,风尚也就不再停留了,他取出秘宝虚空道台,最后看了一眼南域的风光,一步踏上道台,灌入神力,横渡虚空······

秦岭,方圆不下于百万里,称得上广阔无边,但却也仅是中州西部的一隅。

这是一片神秘的古地,有很多传说,自古多强者,且极度强大,却少为人所知。

这片地域,很是不凡,远古神朝有的皇主死后,总会想方设法将自己葬进秦岭大地之下,让人不解。

有人说,这是一片通仙之地,古老相传,曾见有人在此举霞飞升。

又有人说,这是一片不可理解之地,地下多陵园,有人以此修行,以求证道等。

关于秦岭有着太多的秘辛了,甚至有人传称,惊艳古今的青帝,亦是在秦岭诞生,后来才出走东荒称帝的。

在当地有一则传说,秦岭有一个化仙池,三万年前一株青莲有了灵智,不久得道化形,一步步成长,成就了后来震古烁今的青帝。

一个多月前,风尚通过虚空道台横渡虚空来到了中州,之后又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打探两处地方,一处是蔡族大圣所在的无名道观,一处便是秦岭秦门所在地。

风尚运气不错,两处地方他都打探到了,但因秦门所在地距离他所在的位置要近上许多,所以他便先赶来了此地。

到了此地,他自然暗中观察过秦门的人物,也对里面的门道很清楚,心怀对度神诀的忌惮,风尚对秦门敬而远之,自己暗中搜寻兵字秘的下落。

没用多长时间,他便找到了那面刻有兵字秘的后山石壁,但因为未到月圆之夜,兵字秘传承未显,所以风尚又不得不在石壁周边多修行了几日,直到月圆之夜到来。

月满中天,神华如水,流淌而下,石壁上的兵器印记都活了过来。

一种古老而沧桑,大气而磅礴的气息迎面扑来。

风尚心头一震,他恍然间见到了一只三足两耳的圆鼎,代表了道的有形痕迹。他又看到了一口大钟,代表了时间与永恒。他望见了九层高塔,代表了九重天,空间无垠。

镜、炉、矛、剑、棍等兵器,也逐一呈现,各自代表一种神秘法则,有各自不同的法则演化,深奥繁复。

风尚被吸引住了,心神难以移开,他整个人完全投入了悟法状态。

他放开心神,神识一片空明,慢慢体悟,仔细揣摩,无比沉醉,眼中尽是古兵。

鼎、钟、塔、矛、剑等一些兵器转轮,石壁闪烁,此时宛若化成了一片玉璧,渐渐晶莹起来,吞吐月光。

风尚无我无物,站在石壁前,一动不动,在他眉心处,一个黑色的神魂小人一步迈出,悬于额前。

黑色的神魂小人与风尚一样,紧盯石壁,通体闪烁着漆黑的道纹,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神韵。

下一刻,鼎、钟、塔、炉等古兵竟全都转动了起来,开始重组,然后分解,化成了一个大大的——“兵”字!

此字一出,天地星宇皆颤,一种宏大的天音从域外降下,振聋发聩。

字字如刀,句句如剑,斩人神魂,一般人根本难以承受,当然以风尚的道行,却是无碍,他轻松承受住了神魂冲击,获得了兵字秘完整传承!

不过哪怕风尚已获得了兵字秘的传承,他也没有急于离去,而是静坐于石壁前,默默参悟。

兵字秘博大精深,从炼兵,到养兵,再到控兵,包罗万象,从一把兵器的诞生到如何使用,都极为详尽,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参悟透彻的。

风尚将之与《灵宝度人经》中的炼器篇章结合参悟,两者相互印证,顿感受益匪浅,短短几日之内,便觉在炼兵、养兵、控兵之道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如此一直到半月之后,风尚才彻底掌控了“兵”字秘,离开了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