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的奇妙旅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落户

然后刘长胜才说:“阿凝,衙门不会单独给你立户籍的。我朝女子要单独立户籍,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第一,家人已经全部过世,只剩下女子一个人,允许女子拿之前的户籍换取单立户籍;还有一种是,夫家不容的寡妇,允许单立户籍。

像你这样新入籍的,而你还只有四岁多,衙门不会给你单独办理户籍的,你看是把户籍挂在我家,还是怎么办?”

刘凝说:“大哥,我爹娘和哥哥说不定还在哪里养伤,我先把他们的户籍办理在一起,万一哪一天他们来找我,我们就不用再为户籍麻烦了。”

刘凝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表示出自己一副期冀家人平安的样子。“若是爹娘和哥哥没有来,我……我等到十岁,若是还没有他们的消息,我再去衙门单独立户籍。”

刘长胜叹了一口气,点点头,说明天再去办理户籍。

因为新入户籍需要村子的里正同意、村里良籍居民两户人家做保,才可以入籍。若是里正愿意做保,那就只需要一户良籍人家做保即可。若是入籍现有户籍的人家,则只需要正常登记即可。

刘凝这才知道,原来乾国的户籍管理制度还算详细。并不是自己以为:古代户籍管理混乱,随便搞定一个村子的管理者,就可以立户籍的。实际上,现在的户籍管理其实很严格的。

因为除非灾荒年间的难民,一般情况下,新入户籍所要求的做保的人家,对于新入户籍的人家,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所以,一般人家都不会无缘无故为别人做保。

现在刘长胜跟刘凝介绍了户籍办理的规定,刘凝有些担心没有人为自己做保。

但是,自己更不能加入刘长胜的户籍。若是将来自己成功复位还好,若是出了什么差池,自己进了刘长胜的户籍,他们一家人可能就因为自己这一次贪图省事儿丢了性命。

算了,反正自己不是造反谋逆,只是寻回自己的身份,只是做保的话应该不会连累人家丢了性命。

最后,刘凝还是决定自己一家人单独立一个户籍。为了补偿为自己做保的人家可能担的风险,她对刘长胜说:

“大哥,帮我做保的人家,麻烦你帮我送50两银子过去,毕竟人家都不知道我是谁,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担风险。虽然我知道自己不会作奸犯科更不会谋逆造反,但是人家好心帮我,我自然应该感谢的。”

刘长胜:心说这个阿凝,估计还不知道银子的价值。一户五口之家的普通百姓,一年正常开支也就七八两银子就够了。可能之前阿凝家境特别好吧。

刘长胜对刘凝说:“阿凝,50两太多了,要知道,一般五口之家一年就花费七八两银子,这还是包括买衣服之类的比较大的开支,要是不买衣服,只买生活必需品的话,五两都够了。所以,我觉得你最好不要给太多,要知道,怀璧其罪。”

刘凝点点头:“受教了,谢谢大哥。之前我看灵芝卖了500两,以为是这边物价比较高的缘故。

所以我才说给50两。我以为这就是普通十来口的家庭一两年的用度。因为在我家那边,像我给大哥的两朵灵芝,加在一起,最多只能卖到300两银子。”

刘长胜:“原来是这样。那行,你按照一户人家10两的标准给就可以了。”

刘凝:“谢谢大哥。”

刘长胜接过四个五两的银锭,说明天就去安排。

第二天,刘长胜去找了两户家庭比较困难的族人。一户是刘福山家,刘福山辈分上虽然是刘长胜的长辈,但是年纪却比刘长胜小几岁。

刘福山爹娘早逝,没有亲兄弟,只有一个姐姐,早年被爹娘卖了。现在家里只有一个老妻,五个儿子。

大儿子今年十八岁,二儿子十六岁,三儿子十一岁,四儿子七岁,小儿子只有两岁。

之前家里就刘福山一个壮劳力,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就压在他一个人身上。看起来比刘长胜起码老了十岁不止。

好在这两年孩子大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可以当做壮劳力了,日子还能稍稍好一点。

但是这个家庭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贫困的现状的。所以,即使大儿子早就到了婚配的年纪,依然没有说亲,更别说跟着就是二儿子了。

一般疼闺女的人家都不会把闺女嫁进来伺候一家子。想要拿闺女换彩礼的,他们家又是老鼠来了都得挪窝的。

一年到头,别说存点银钱,能勉强度日已经不错了。幸亏桂花村在大黄山脚下,他们能在山上找到吃的,要不然,这几个孩子能不能顺利长大还不知道呢。

刘长胜找到他们家,一是户籍管理要求,二是也是照顾他们家,让他们可以有额外的收入,补贴一下他们家。

所以,刘长胜找到刘福山一说做保的事,刘福山想都不想就应了。正好,用这个银子买两亩地,可以增加一下家里的收入。

刘长胜找到第二户人家是刘兴良家。刘兴良是跟刘长胜爷爷一辈的。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媳妇在生下儿子后难产死了,因为家里穷,就再也没有娶妻。

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倒是很孝顺,可惜是个情种。儿媳妇是他自己看上的,秉了老父亲,请媒婆说亲,娶妻后夫妻恩恩爱爱的,对老爹也很孝顺。

可是好日子也就那么两三年。儿媳妇进门后,年底就生了一个孙子,次年又怀孕了,这一次生产直接难产而亡,儿子办理了儿媳妇的丧礼,直接上吊了。

刘兴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想而知,当时他有多伤心。可是,儿子还给他留下一个孙子。

于是刘兴良又辛辛苦苦把孙子拉扯大,给他娶妻生子。孙子除了家里的田地,每当农闲就进城打零工,孙媳妇在家照顾孩子。今年重孙子都三岁了。

可惜,麻绳总从细处断,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老人身上。刘兴良的孙子上个月进城找零工的时候,遇到纨绔纵马,被踩伤。

那几个纨绔还骂他挡路,死了活该。甚至肆无忌惮的议论起这个被踩伤的人会不会死,要多久才死之类的,几个纨绔甚至打起了赌,要看这个受伤的人能挺多久才死。直到等了半个时辰,发现他还没有死,觉得无趣,然后骑马走了。

街上众人纷纷敢怒不敢言。因为无人敢制止那几个纨绔,也没有人敢当着几个纨绔去帮助孙子。

直到纨绔们离开这条街,才有街上的一个铺子的伙计,禀明了掌柜之后,过来查看,发现孙子伤的很重后,好心的送去了医馆。

孙子受伤到纨绔离开,中间足足半个时辰多,因此导致孙子延医不及时,还没有到医馆就断气了。

医馆没有接诊死人,那个伙计没有办法,就在街上问有没有人认识死者。好在平常一起打零工的一个熟人认出来刘兴良的孙子。

那伙计不能把死人放别处,就跟认出刘兴良孙子的人说,先把人放到城西的义庄去,让对方帮忙给死者家属报个信。

于是,刘兴良才知道,孙子已逝。孙媳妇办完孙子的丧礼后,坚持不住,被娘家人劝说再嫁了。留下三岁的重孙子和刘兴良相依为命。

刘长胜找他家做保,也是一样的心思。刘兴良同意了,因为他年纪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照顾重孙子多久,存点银钱,万一自己不在了,族里虽然也会照看着点,但给重孙子留点银钱,他也能坚持的活下去。

刘长胜办妥了两户人家的保书,带上自己的里正印章和刘凝单独给的二十两银子,又骑马进城了。

西城司是隶属于京兆尹府的下级行政机构。整个建安城的行政管理由京兆尹府负责,分东南西北四司辅助管理城外村落。

桂花村属于西城司管辖。刘长胜把马交给西城司的吏员照料,带着材料文件,进了衙门,找熟悉的秦师爷办理刘凝的户籍。

别说刘长胜的四弟在衙门做文书,为什么不找他。因为刘长瑜在南城司做文书,只因为刘长瑜读书的文昌书院,就在南城,所以他当初就是在南城司去谋的文书差事。

秦师爷一看,哟,桂花村里正,这家伙大气,今天又有进账了。秦师爷笑眯眯的把刘长胜请进他的办公地点。一张支在西城司大堂右侧的书桌,书桌里面一张靠背椅,就是秦师爷的在衙门的办公地点了。

秦师爷让刘长胜坐下说。刘长胜把材料文件递给秦师爷,说了一下刘凝的情况:“秦师爷,这次麻烦你给办理一个户籍。这是我家太祖爷爷的亲兄弟那一支的回来了,要落户在我们村。我这边已经把文书都带来了。”

秦师爷拿起材料一看,哦,里正同意的文书,有;两户良籍做保的保书,有。那就没问题了,今天这个油水稳当了。

秦师爷:“刘里正,文书没有问题,我看了一下,这一户四口人,每个人二两银子。”这是衙门的正常收费,刘长胜知道的。

于是,刘长胜递给秦师爷八两碎银子,等秦师爷过秤放进书桌旁边的木箱子。才又从荷包里拿出一个五两的银锭递给秦师爷:“辛苦秦师爷帮我族亲办理户籍。这个请秦师爷不要嫌弃,就当我请你喝茶了。”

秦师爷接过来,把这个银锭放进自己的荷包,笑眯眯的说:“应该的,我就是办这些事嘛。”秦师爷拿出户籍登记专用的压花纸,仔仔细细的按照刘长胜提供的户籍名单填写。

一刻钟不到,就填写好了,让刘长胜看看有没有写错,刘长胜看,没错。然后就等墨迹晾干。期间,秦师爷就同刘长胜闲聊了几句。等刘长胜拿到刘凝的户籍,已经半个时辰了。好在事情办妥了。

刘长胜回家后把户籍给了刘凝,让她收好,要不然重新补办户籍起码要再花一两银子一个人。今天办理户籍,一共花了十三两,其中五两都是打点师爷的。

刘凝接过户籍证明,对刘长胜道谢。刘凝看了看户籍内容:户主刘福安,生于大乾隆丰十七年,于元盛十四年入籍桂花村,现年三十岁。

保人:刘福山,刘兴良。

刘福安之妻刘文氏,生于隆丰十九年,现年二十八岁。

长子刘长乐,生于元盛三年,现年十一岁。

长女刘凝,生于元盛十年,现年四岁。最后是落款:建安城京兆尹府西城司,元盛十四年十月初五,师爷秦恭撰录。

自此,刘凝在桂花村暂时安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