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人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袁家灭门

返回颍阴荀家的一路上,刘辩一想到面对他提出的那个问题司马徽所露出的愕然之色,他就想笑。

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司马徽不是什么穿越者。

但是,他肯定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很有可能和王越,天玑,这些人一样,带有某些特殊的使命。

不过,这些暂且不用去管,只要他们不碍着自己的事,就先当他们不存在。

不管怎么说,司马徽还送了两本修炼秘籍,总不能前脚收了人家的礼,后脚就去砸人家的锅,做人还是要有点底线的。

这次阳翟之行,可谓收获满满,不仅把郭嘉、徐庶收入囊中,而且还收获了两本秘籍,实力再进一步。

刚刚回到荀家,就得到了反董卓联盟在一个月后将于酸枣举行会盟的消息。

接到这个消息,刘辩有些犹豫了,原本这次会盟他是不准备参加的,现在却改变了主意。

此次阳翟之行,让他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是和他所知的完全不一样的。

大方向到眼下为止,还没有偏离得太多,可是很多细节已经被改变得面目全非。

现在又冒出来气运之子和气运之争的问题,所以他认为他应该亲眼去看看自己接下来的对手们。

做出这个决定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荀彧和郭嘉,安排他们带着自己的书信赶往蓟县。

对他现在的四个班底,他也各自都有具体的要求。

交给卢植的是两件事,代他征辟赵云,然后按照北军五校的标准开始练兵。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试试征辟刘、关、张三兄弟。

这几件事,对卢植来说,应该都是百分之百可以搞定的。

公孙瓒是卢植的弟子,自己的老师从自己的手下挖走一个赵云,对他来说应该不会太介意。

刘备也是卢植的弟子,是否接受征辟,主要是刘辩想知道刘备的真实想法,以后是友还是敌。

交给贾诩的事只有一个,搞钱,想尽一切办法搞钱,一方面支撑卢植的练兵所需,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商业计划准备点启动金。

交给郭嘉的是修正法律,这也是他擅长的工作,郭家本身就是律法世家。

按照刘辩的要求,在他回到蓟县之时,他的领地会进入一段很长时间的军管状态,所以需要一个简单易行的律法。

为此,他和郭嘉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沟通,将他头脑中所有他认为可以参照和需要改进的法律条文全部倒给了郭嘉。

最后,关于荀彧和荀谌两兄弟,交给他们的是他们最拿手的内政,做好屯田的各项准备。

为了提高效率,刘辩花了三天时间,默写出了《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中关于农业的部分,交给了荀彧。

除此之外,荀彧还拿到了一份名单,上面写满了刘辩希望他尽全力招揽的人名。

四天之后,送荀彧和郭嘉动身离开,刘辩的生活也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平静期。

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他就待在荀家,一方面继续修炼,另一方面每天和荀爽讨论教育方面的问题。

从教育的方式,教育需要的书籍,教育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有可能遇到的阻力,一点点地,仔仔细细地讨论。

这就是他给荀家的定位,按照他的想法打造一个教育体系。

荀家最强的就是文化和教育,而且要人有人,要书有书,既然举家投奔,刘辩怎么可以放过这么方便的资源?

此刻,在洛阳的相府内厅,一片混乱,董卓在暴怒之下,将厅内所有能砸之物砸得粉碎。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手下将领们皆不敢靠近,唯有李儒留在厅内,静静地看着他发泄。

“真是欺人太甚!文忧,那袁家真是欺人太甚!”董卓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了软榻上。

“我承认,当年是袁槐提拔了我。为了这份恩情,我对他们袁家已经忍让得够多了。”

“更换皇帝那事,袁绍给我脸色看,辞官出走,我还巴巴地给他封了个渤海太守的职位。”

“他们家的袁术,后将军之位也是我封的。结果这哥俩竟然联络了十几镇诸侯一起来反对我?这算怎么回事?”

“就这样,袁隗这个老家伙还天天给我脸色看,还有那个袁基,一个小小的太仆,整天阴阳怪气的。”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真是气死我了!”

等到董卓的这口气全部发泄完之后,李儒冷冷地说道:“相国,您为何要忍让呢?”

董卓一愣,“为何要忍让?”

“还不是因为他们袁家四世三公,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力太大吗?”

李儒心中一沉,一股不满的情绪涌上心头。

原本他以为,董卓有雄心,有胆魄,而且听得进忠言,是个潜力股。

事实证明,在他的辅助下,董卓一路杀进了雒阳,控制了整个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自己为什么要鼓动董卓换掉皇帝,不就是为了打掉他心中最后一层顾忌吗?

让他看看,皇帝也是可以废掉的,所谓的满朝文武,在屠刀之下和一群胆小的鹌鹑没什么两样。

在这个乱世,拥有强大的武力,而且占据了先手优势的局面,改朝换代,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接下来,该杀的杀,该换的换,一个崭新的世界不就直接诞生了吗?

可是这段时间董卓在干什么?

整天花天酒地,忙着享受,明明眼前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却还在顾虑这个顾虑那个。

袁家,袁家有什么好顾虑的?

什么门生故旧满天下,我就不信直接把这两个老家伙砍了,他这些门生故旧还会为了个死人不顾自己的性命?

还有这袁绍、袁术,放出去不说,还要送官职,给领地,当时直接杀了不就完了,怎么会有今天?

难道,真的如同刘辩所说,董卓的思想高度不够,自己做了个错误的选择?

不知道为什么,刘辩那一番话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相国,我建议先下手为强,直接将袁家灭族,杀鸡儆猴,给满朝文武看看,和我们作对是什么下场。”

摇了摇头,将不满的思绪赶走,李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将袁家灭族?”董卓吃了一惊,抬头看向李儒。

“没错,留着他们,只能后患无穷。”

“联军人多势众,我们势必要将主要的兵力放在虎牢关一线,雒阳防御必然空虚。”

“一旦虎牢关开战,而袁家又在后方串联群臣,和盟军里应外合,我们必定腹背受敌。”

说了这么多,李儒停了下来,看着董卓,心中暗暗期盼。

如果董卓能听得进去,就算与联军一战,他也有必胜把握,在这一点上他和刘辩的看法一致。

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有何可怕?

对他来说,最担心的反而是董卓没有了雄心壮志,那就一切都没有希望了!

“文忧,你说得对。”沉思片刻,董卓的回答瞬间又点燃了李儒的斗志。

“让华雄带人去吧,凡是和袁家有关联的,满门斩杀,不得放走一个,将他们的人头给我在皇宫门口摆成京观。”

“我倒要看看,到底还有哪个不长眼的,还敢和我们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