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神秘铁盒
虚空中似有尘埃摇晃,极大阻碍了手电筒的照明范围。乍一看,四周空空荡荡,萦绕着一股腐烂霉臭的气味,挥之不去,挡之不住。
“此间空气质量不太好,都戴上防毒口罩吧。”
陈四象提醒了一句,率先摸出一个防毒口罩戴上。这种防毒口罩,相当于简易防毒面具,虽是一次性的,但却方便携带,倒也能凑合用。
戴好防毒口罩,四人继续摸索着缓步前行。
才走出两步,王凯旋忽然撞到一物,不由得“啊哟”叫了一声。三人转头一看,就见他面前悬挂着一具死尸。看那死尸的衣饰,应该是个殉葬的女官。被他这一撞,女尸兀自前后摇摆,发出一阵“嘎吱”声响。
凝目细看,只见那女尸披头散发,胸前拴了一个黄绫包裹,头上翼冠早已腐朽。由于吊了几百年,尸身被抻长了许多,活像个老吊爷。
“呸,开门就撞到死尸,真他娘的晦气。”
王凯旋暗骂了一句,随即问道:“老陈,在门口吊一具死尸,这又是啥名堂?看这死尸的衣着打扮,她不会也是那王爷老鬼的妃子吧?”
陈四象摇头道:“不是。她应该是个捧宝官。”
“一般而言,帝后下葬时都会以心腹宫女殉葬,而能成为捧宝官的宫女,地位比一些嫔妃还要高,外面那两口棺材就是最好的佐证。”
“至于捧宝官的职能,则是专门为帝后捧宝殉葬。”
“也就是说,帝后进入地宫后,捧宝官也要带着他们的宝物陪葬,或者吞金而死,或者自缢而死,眼前这个捧宝官显然选择了后者。”
听到这里,王凯旋顿时面色大喜:“捧宝官?带着宝物陪葬?宝物在哪儿呢?不会是在她胸前挂的包裹里吧。嘿,待我取下来看看。”
说罢,就见他踮起脚,小心翼翼将女尸放下来。
胡八一揶揄道:“怎么?你丫现在不嫌晦气了?”
王凯旋一边打开包裹,一边回应:“废话,谁会嫌宝物晦气?”
包裹解开,就见里面是个四四方方的鎏金铸铁盒。
这铁盒长宽高各有七寸多,上下两面铸有纹饰。上面是一个人首虎身的神怪,长了九颗人头,从面部特征来看,应该是男性。下面则是一个人首蛇身的神怪,同样长了九颗人头,面部特征显示为女性。
分辨面部特征很简单,有胡子为男性,没胡子为女性。
打开铁盒,内侧同样有奇异图案,上边是九条龙蛇。
当中是神、鸟、鹿等纹饰,首尾相接,盘旋合一。
下边则是一棺二鬼,显得颇为诡异,不知道是什么象征。
只看一眼,王凯旋便大失所望:“操,盒子里啥都没有,难道已经有人来过,将盒子里的宝物取走了?还是说,这盒子里压根就没宝物?”
陈四象道:“别瞎猜了,宝物就是这个铁盒本身。”
胡八一好奇问道:“何以见得?”
陈四象指着纹饰说道:“你们看这些纹饰,上面这个九头虎身的神怪,乃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陆吾,相传它凶恶多疑,擅于守护秘密。”
“而下面这个九头蛇身的神怪,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彭祸,相传它贪婪成性,擅于镇守宝藏。有这两个神怪守护,又岂会是等闲物件?”
“再看这铁盒的工艺,很明显是源自西夏。料想,当年蒙元征服西夏后得了此物,后来大明打败蒙元,此物便辗转流落到了秦王朱樉手中。”
“而这座陵墓乃是九重玄宫结构,这铁盒没有放在上面两层,偏放在最核心的第三层,便可看出它必是一件重宝。至于它宝在何处,又蕴含着什么秘密,料想当年秦王朱樉也没勘破,所以才会交给捧宝官携带。”
“总之,这铁盒是个顶好的宝贝,先收起来再说。”
语落,他便将铁盒重新包好,宝之重之的放进背囊。
胡王金三人早已对他拜服,见他如此重视这铁盒,立知此物多半是个极了不得的宝贝。一时间,王凯旋直看得眼热不已,恨不能自己拿着。
收好铁盒,四人又趁着手电筒的光亮查视四方。
这间墓室并不算宽敞,大约有二百平左右。此等规格,也是主墓室的最佳规格。因为,按风水学的内核来说,太宽敞不利于藏风聚气。
椁室上方的穹顶,以及四周的墓墙上,都刻有佛道两家的往生经文。两边配有耳室,规格比椁室要小。尽头为后室,规格与耳室相当。
后室中立着一块无字碑,碑下是一尊赑屃石雕。
所谓赑屃石雕,也就是俗称的“王八驼碑”。
椁室正中,是一座雕龙刻凤的莲花宝台,花开三十六品,象征着至高无上。宝台上停放着一口巨大的棺椁,饰以鱼龙变化的彩绘,象征着由王变为皇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便是秦王朱樉死后栖身的棺椁。
莲台品级和棺椁规格,都昭示着他想登临九五的野心。
在巨椁两边,摆了几口龙缸,里面设有鎏金长明宫灯。
“分头行动,先把灯点亮。”陈四象吩咐道。
三人齐齐应声,随即各据一边,将几盏宫灯悉数点亮。
数息后,宫灯纷纷亮起,将巨椁四周照得一片通明。
趁着灯光,四人又发现,在巨椁四周立着五个陶俑。
这五个陶俑,都是半大孩子模样,身上积满了灰尘。
“这么大的棺材,里面得装藏多少宝物?”王凯旋面露兴奋道。
“这个时候你丫就别惦记宝物了,先找出路要紧。”陈四象道。
“没错,倒斗第一准则,便是进得来,出得去。”胡八一附和。
王凯旋又道:“老胡,你先前不是说,可以从什么井里出去吗?”
“金井。该记住的,你丫是一点儿也记不住。”
胡八一侃侃说道:“所谓金井,便是龙脉之上的龙气聚合点。”
“古人为了达到乘龙气飞升的目的,点出龙穴之后,通常会在龙穴上打一口井,小的径约一尺,大的径约丈余,以此接引出龙穴之中的龙气。”
“这玉皇岭龙脉有苍龙入地之势,足可埋葬万乘之尊,深厚不言而喻。秦王朱樉又是权贵中的权贵,他的墓必定有金井,而且规格绝对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