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1章 太师父回山
张三丰性格随和,对名义、声望并不如何看重。
他最看重的只是膝下的孝子贤孙。
即便一众秃驴当面掘他的面子,他也不觉气愤。
但是,此行少林,是为了给五弟子留存世间唯一血脉治病来的。
当见到空闻亲手烧毁‘少林九阳功’的那一刻。
他胸中十分沉痛,护短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仙人一怒,天昏地暗。
张三丰怒从心起,毫不掩饰地运转真气。
他拍了一下少林迎客庭的石几。
看似轻描淡写,庞大的真气透体而出,迎客庭瞬间化为齑粉。
木屑和石片,飞速射向少林僧摆下的罗汉大阵。
所谓的护山大阵,在张仙人面前,瞬间土崩瓦解。
一千多头秃驴,死伤近百。
少室山下,哀鸿遍野。
“死战。”空闻痛苦而愤怒地嘶吼:“哪怕拼光,死战不退。”
丧失心爱弟子的心痛感袭上心头,张三丰看着面如金纸的无忌,杀心陡起。
“太师父。生死有命,你就不要因为孩儿的事,多生杀孽。”
张无忌再一次成了少林僧的救星。
这话一出,张三丰那口气瞬间消散大半,无奈地摇着头抱起无忌飘然离开了少林。
少林自空闻而下,人人背心冒着冷汗,感到劫后余生。
根据潜伏在少林的墓砖透露的消息。
空闻老贼秃并不是不想用‘少林九阳功’换取举寺平安。
但他身为一方掌门,若是选择了苟且,少林从此就要沦为武林笑柄。
就在他犹豫之时,有少林僧进言挑拨,说张三丰索取少林九阳功只是初步试探。
其目的是搜刮走少林寺镇派绝技易筋经和洗髓经,更要掠夺七十二绝技。
听了这番话,触动到了少林派的核心利益,空闻才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拼命方式。
不用杨牧清述说,宋青书瞬间猜到了那个挑拨的少林僧是何许人也。
正是和他有着血海深仇的圆真——成昆。
听完杨牧清的话,宋青书面色平静,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才短短三日,清清就凭借‘墓砖’的谍子,打探到了如此详细的情报。
这种情报能力无疑是相当可怕的。
幸好她属于自己,但内心深处却也有些忧虑。
这正如一柄双刃剑,用好了,无往不利;若是砍向自身,可也难以应对。
他淡然问道:“清清,这是你安插在少林的谍子传来的?不知你在各大门派是否都有谍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用玩笑的口吻问道:“不知你在武当是否安插得有。”
杨牧清何等冰雪聪明之人。
她微微一笑,伸手牵过对方的手,略微用力。
“青书,你我夫妻一心,墓砖越强大,越能帮助你光复华夏。”
语气真挚,眼神清澈。
宋青书反手握着对方的手,心中疑虑烟消云散。
他哈哈一笑,胸中升腾起一股傲气:双刃剑又如何?若连这点都把控不了,谈何争天下。
杨牧清接着笑道:“你问我有没有在武当安插谍子,从前我是想的,不过武当上下铁板一块,又不开山收徒,实在没有找到机会。”
她双手一摊,很俏皮地挤了挤眼眉,故意轻叹道。
“待到武当大开山门,准备向天下收徒之时,我还未及派谍子,就认识了你。要说我安插在武当的谍子,不正是你么?”
一番话,惹得宋青书哄然大笑。
“清清,你这信息是半月之前的,怎么江湖上还没听见少林折戟丢人之事。”
话刚出口,他就恍然一笑:“哈哈,你瞧我这脑子。少林贼秃的丢脸事,怎可能自己外传。这种事,太师父更不会去提。对了,按道理说,太师父半月之前就离开了少林,怎么现在还未回山。”
杨牧清又拿出另一封密信。
信很简短,上面只传递了一个信息。
大概六天之前,张三丰在江西救下了袁州周子旺遗党。
后面他身边的张无忌就跟着周子旺遗党离开了。
而他老人家身边多了个小女孩。
按杨牧清的估计,太师父,应该这一两日就能回到山上。
宋青书一听,心中大惊,这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所谓的周子旺反贼遗党,大抵就是常遇春。
而那小女孩,定是周芷若吧。
就在他感慨命运必然性的时候,明月火急火燎地奔到了藏书阁。
只见他喜上眉梢、气喘吁吁。
“掌门小师叔,副掌门大小姐。太师父回山了,此刻正在紫霄宫中。”
半年不见太师父这个老顽童,宋青书心中甚是想念。
他和张三丰名为祖孙,私下里却是亲密无间的隔代好友。
“走,咱们去见太师父去。”宋青书牵起杨牧清,眼中泛着光,大有带着媳妇见长辈的态势。
杨牧清面对宋远桥等人时,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泰然自若。
此时此刻,她竟露出了一丝小女儿的娇羞,神情当中带着些许紧张。
紫霄宫中,张三丰高坐堂上,正悠然自得地喝着茶。
那一身邋遢的打扮,一如从前。
宋青书携着杨牧清,走到堂下磕了头。
“太师父,孩儿这次出山,未曾向您禀报,就和清清私定了终身,请太师父责罚。”
张三丰洒然一笑:“我罚你作甚?武当派没那些迂腐的教条,是你婚配,又不是老夫婚配。何须向我请示。”
他早就听几个弟子汇报了宋青书和杨牧清的事。
对杨牧清他实在满意。
这绝不是因为杨牧清的出身尊贵的原因。
张三丰从不门缝看人,帝王也好,乞丐也罢,在他眼中一视同仁。
他最满意的是杨牧清硬怼宋远桥之事,这让他大为捧腹。
待看清杨牧清的长相之时,张三丰出现了短暂的失神。
他喃喃道:“太像、太像。但比她漂亮。”
杨牧清抬头看向张三丰:“太师父是说我像峨眉祖师么?”
关于张三丰和郭襄的猜想,武当众人从不敢提。
张三丰其实对此只是缅怀罢了,自郭襄死后,他早已放下。
此刻看到杨牧清,少年时代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
“对,看见你,我确实想起了郭女侠。”
杨牧清俏皮地打趣道。
“郭女侠是曾祖母耶律北雁的小姨。如此算来,太师父您老人家和我高祖他们一辈。这样我和青书不是差了两个辈分。那你还准不准我和青书成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