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朝当卷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义诊造势

当江临风在窑厂调试蒸馏器时,绣娘沈秋娘正坐在后堂裁剪蜀锦。

她指尖翻飞间,一片雪色锦缎已被剪出好看的模样,忽然听得窗外传来脚步声。

“沈姑娘这针脚,可比苏州绣坊的头牌还利落。”

江临风掀帘而入,目光扫过案头摆着的香囊胚子。

沈秋娘慌忙起身福了福:

“公子谬赞,秋娘不过粗通女红。”

“不必过谦。”

江临风随手拿起个香囊,

“你在夹层里藏了少许青霉粉?”

沈秋娘脸色微变,却见他赞许点头:

“藏得巧妙,既不影响香气,又能让人在佩戴时不知不觉抗菌。”

沈秋娘松了口气,从袖中取出张图纸:

“这都是奴家按公子要求设计的暗格香囊,奴家可没有本事设计这些东西。”

“江公子,原来你要找绣娘是做香囊啊。”

沈清月拿起香囊左看看右看看。

“那你以为我要找绣娘作甚。”

“江公子,不知道你的这些药品怎么定价?”

沈千山把江临风拉到一旁小声的问道。

“这,沈老爷,不合规矩吧。”

沈千山向外面招了一下手,一个师爷打扮的中年人小跑过来,从怀里拿出几张纸递到沈千山手中。

“江公子,过目一下,这是契约书,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把协议签了。”

‘这老狐狸。’

‘这小狐狸。’

江临风和沈千山心里同时骂道,又同时相视一笑。

签完合同当晚,窑厂灯火通明。

江临风在账本上写下‘青霉原液:

十两银子/滴’,沈千山和沈清月在一旁看得直咋舌:

“你这比黄金还贵啊!”

江临风却摇头:

“真正赚钱的是那。”

他指了指窗外晾晒的粗布药包,

“过几日便让沈家的‘济世堂’在清风雅院开始义诊,

凡捐一两银子者便可获赠‘青霉散’。”

武庆恍然大悟:

“这是要拿穷人打名气,再赚富人的钱!”

江临风点头:

“正是双轨之道。”

他铺开江南地图,在金陵、杭州、扬州等地画了红点,

“这些地方的富商最信仙药,咱们要让‘济世堂’的膏药贴上他们的祖坟。”

“江公子,我沈千山从商几十年,今天也算是开眼界了。”

“江公子,小女子受教了。”

“兄弟,哥服了!”

沈千山、沈清月,武庆听完江临风的讲述后,齐齐赞叹道。

“武哥,还有一事相求。”

“哎,兄弟,说这么话可折煞我了。

我现在已经是你的伙计了,你安排就行。”

“这个地方我们以后要严加防范,所以每日必须要留五人值守,

同时还要备上快马,以备不时之需。”

“兄弟,你放心,从今日开始我就安排人轮流值守,护卫这里的安全。”

江临风在武庆耳旁小声说道:“值守的兄弟每人每晚加一百文。”

几日后的一天,阳光明媚。

清风别院朱漆大门外挂着‘济世堂义诊’的杏黄幡。

江临风身着藏青色箭袖长衫,站在廊下与武庆低语。

他身后五步处,沈家八位坐堂大夫分列两排,

皆着月白襕衫,手持檀木医箱。

“各位乡亲,凡捐一两纹银,即可获赠济世堂秘制膏药。”

沈清月立于香案前,广袖翻飞间露出腕间的翡翠镯子,

“今日义诊由太医院退仕的张太医主理,专治疮疡溃烂、高热不退。”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老妪,臂上脓疮散发着恶臭。

张太医上前清创,江临风趁机取出个陶罐:

“老人家莫怕,这是济世堂新制的青霉散。”

他揭开盖子,特有的药香混着檀香飘散开来,

“此药由百年灵叶草配伍青霉秘制,敷上即刻见效。”

围观者屏住呼吸,只见脓疮在药粉覆盖下冒起细密气泡,

原本紫黑的疮口逐渐泛白。老妪忽然惊呼:

“不疼了!”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武庆带着一干人等维持秩序,

江临风趁机拿着自制的喇叭喊道:

“青霉散由沈家济世堂独家监制,每日限量发放百份。”

他指了指廊下的楠木功德碑,

“捐银十两可留名其上,捐银百两......”

“江公子,我愿捐银千两!”

富商王员外挤到前排,

“只求每日能得三瓶青霉散。”

江临风微笑:

“员外稍等,这是济世堂新推的‘长生名录’,捐银千两可享每月专属问诊。”

沈清月适时取出绣着金线的锦囊:

“这是沈家新制的祛病香囊,内置驱病粉,可保随身携带。”

她将香囊抛给王员外,

“员外若捐银两千两,可定制家族专属香囊。”

王员外大喜,当场捐银。

沈清月现学现用,一旁的江临风向她眨了个眼,

悄悄的给她竖了个大拇指。沈清月见状她羞红着脸,低眉轻咬樱唇。

这一幕恰好让一旁的江临风捕捉到,

‘卧槽,这小娘皮真是迷死人不偿命啊!’

义诊持续到申时,功德箱已堆满碎银。

江临风让武庆将捐款分成两堆:

“左边是十两以下的,右边是百两以上的。”

他转身对沈清月道:

“沈姑娘,劳烦将右边的名单抄录下来,这些可都是咱们的‘长生客户’。”

武庆道:

“兄弟你这一招真够厉害的。”

江临风望着义诊离去的人群,眼神深邃:

“武哥可知什么叫口碑?”

指了指人群的方向,

“这些穷苦百姓就是活招牌。”

正说着,庙外突然传来骚动。

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簇拥着个戴玛瑙扳指的年轻人阔步而来,

为首者正是江州城内有名的富商之子李衙内。

“听说你们这有什么‘仙药’?”

李衙内斜睨着江临风,

“本公子前日骑马摔了个跟头,正愁没处寻好药呢。”

江临风不动声色地打量对方,见他腰间玉佩上缠着金线,

袖口绣着金线云纹,分明是新制的春衫。

“公子来得不巧。”

他故意露出为难之色,说着从袖中摸出个青瓷瓶,

“只剩下这个特效瓶了,一瓶一百两。”

李衙内身旁的师爷冷笑一声:

“一百两?你当我家公子是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