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兵临城下
平度匪患只是小插曲,沈度的西进计划迫在眉睫,沈度也不敢在莱州境内耽搁太多时间。
除了时间不等人,关键在于沈度需要踏准节拍,每一步都要算计好。
临行前,刘崇德还是有些不放心,作为长辈他不得不叮嘱一番:“贤胥啊,战争不是开玩笑,你还年轻,又没有战争经验,关键在于登莱军队战斗力拉垮,万不可莽撞行事,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如果事不可为要及早退兵回登莱,保住性命才是第一位。”
沈度的资历太浅,确实令人不放心。
刘崇德把女儿嫁给他才几天呀,这就要上战场了,不担心才怪。
怕就怕有去无回啊。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接,他也只是隐晦地提醒沈度。
这些话也就听听而已,毕竟老丈人关心嘛。
至于战争,沈度的确没有经历过,古今中外战争史倒是知道不少。
沈度本就不想走这条路,这不是被逼无奈嘛。
在杀掉巡抚曾华龙之后,沈度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走华山一条路。
沈度的优势在于他清楚未来将发生什么,一些大事件都知道,这是别人所不具备的。
这支军队战斗力如何沈度比谁都清楚,很渣,上下关系都还没有理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与李自成的军队不能比,与满清军队更不能比,估计被敌军一个冲锋就散了架子。
但是,沈度可以投机呀。
特么,老子又不傻,绝对不会拿鸡蛋往石头上撞。
谁都不想死,沈度也一样,他的性命很金贵。
“岳父大人请放心,小婿心里有数,若事不可为,自不会贸然行事。”
言外之意,咱打仗不行,跑路绝对麻溜,没看见那些马车吗?
那玩意儿就是可以移动的堡垒,弓箭射不透,刀枪伤不了,哪怕碰上满轻骑兵也没辙,不信用战马撞马车试试。
别人伤不了我,而我可以打击对方,就这么牛逼。
出发前,沈度召集十个大队长以及训导布置任务。
“我们没有时间整训,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一边行军一边练兵,恰好路上有不少土匪,那么,以战代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骑兵负责传递信息,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九个大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目标任务。”
先遣大队有一部分人进入河北,大部分在山东一路向西,为大队人马提供情报支持。
这个战略早在登州出发之前就已经制定好。
最起码沈度要对山东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刘方希问:“总指挥,对于匪徒如何处理,要不要杀掉?”
“罪大恶极者杀,其他从犯押回来教育,有悔改之意者可以编入辅兵。”
不是谁都愿意当土匪,吃不上饭的百姓逼得没办法当贼也情有可原。
对沈度而言,人也是资源,这个时期人口并不多,能不杀尽量不杀。
护卫队并没有参加剿匪,卫所官兵对此也不意外。
都是一群没有打过仗的孩子,他们能干什么?
坐着马车出来游山玩水罢了。
卫所官兵不明白沈度为何让这些少年当护卫,真遇到危险根本没有指望啊。
没有人对此做出解释,少年护卫队纪律性非常强,与外界没有交流。
至于沈度,则更是闭口不谈。
沈度也没有跟随大队剿匪,大军出发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启程,带着少年护卫队沿着大路西进。
再说了,马车队跑进山区剿匪也不合适啊。
如同后世机械化程度高的装甲部队去抢占山头一样,让坦克开上山头,那不是扯淡吗?
所谓土匪,三五十人、百八十人都有,登莱勤王大军近万人,简直是大炮打蚊子。
勤王大军用了几天时间横扫莱州西部,彻底清除境内土匪,辅兵扩充了数千人。
有关剿匪,参谋部都有计划,又有情报支持,各部按照指令直扑目标所在,毕竟是一万大军,至少在时间上不会耽误太多。
随后,大军一路西进来到青州府所在地。
青州府领一州十三县,下辖临淄、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莒县、沂水和日照。
可惜城门紧闭,城墙上刀枪剑戟寒光闪闪,一副戒备森严拒敌于城外的架势。
沈度只是冷眼观望了一下,嘴角撇出一抹嘲弄。
不过是一座城池,还能挡住我一万大军吗?
你觉着牛逼,我觉着你是傻逼。
本来嘛,若是青州府客客气气地接待远来之客倒也罢了,沈度也不好做得太过分,毕竟双方都属于一个行省,大家都是近邻,不好撕破脸。
大军在青州府休息一下,补充一点粮草继续前进。
但是,你摆出这副架势算什么?
所谓不是友军就是敌军,是青州府首先把自己放在对立面,那就怨不得登莱大军了。
特么,这岂不是给我递刀子嘛。
哈哈哈,想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还有这样的好事啊。
后世人什么思维?
与大明朝百姓完全不是一路观念,尤其是经历大运动洗礼,老老实实当顺民的不多。
别人是什么样子不说,反正沈度心里压根没有敬畏之心。
青州府当然知道这支军队是登莱进京勤王的大军。
这不是担心嘛,这年月军队霍乱地方也不是没有先例,兵祸一点也不亚于匪祸,他们怕呀。
比如左良玉那支军队就是范例,大部分补给几乎都是抢来的,没办法呀,他的军队不光抢钱抢粮还要抢人,少的时候十多万人,多的时候能扩充到几十万军队,朝廷哪里有那么多钱供养。
城外大军旌旗招展,黑压压的足有一万多军队,城头上包括知府李源在内青州官员,无不内心惶惶。
麻痹的,看样子是不想走啊,这可如何是好。
知府李源与同僚商议:“登莱军队兵临城下,诸位同僚可有什么高见,不妨说说。”
按理说青州府城内卫所也是五六千的编制,却也不会全都在府城。
但是,与大多数地方吃空饷情况差不多,军队严重缺员,可战之兵勉强能凑出二三千兵马,其中包括老弱。
虽说占据城墙便利,可惜双方实力太悬殊,没有人担保能守住城池。
所以,拒敌于城外这句话没有人敢打包票。
同知苏威说:“知府大人,我看还是先礼后兵吧,派人出城交涉一下,给点粮草打发走人最好。”
青州府笑脸相迎,送点粮草表示一下,登莱大军还好意思发难吗?
苏威心里清楚,一旦对方攻城,青州一方估计守不住。
李源点点头,这大概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不如苏大人走一趟,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
苏威无语,这是自己嘴贱的下场。
知府李源都开口了,他还能拒绝吗?
“那好吧,探一下口风也好。”
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登莱与青州相邻,双方都是一个阵营,走一趟也没有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