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花开一路(自序)

曾经有人问我:你热爱新闻事业吗?当然还有更客气的,例如:看得出来,您一定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对吧?

必须承认,我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想是因为我始终不认为这是一个真问题。就好比做人,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说人话、做人事,为人父母就应该有为人父母的样子,为人子女也应该尽为人子女的本分,如此而已。这时候,要是有人问你热爱做人吗,岂不搞笑?

我认同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干了,就要努力,就要往好了干。而这一过程中自己是否快乐或者有过快乐,我倒认为是一个严肃而真实的问题。

回首过往,我以为自己有过两段快乐的时光。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每每想起那些日子,心底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类似内心柔弱的地方被击中的感觉,又仿佛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的叹息。其中之一即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种叫时评的文体蓬勃发展至今。20年前,我有幸创办并主持了报社新闻评论版。回想那五年的时光,画面似乎总是定格于午后的阳光灿烂与办公室的激情澎湃。每天从邮箱浏览二三百篇的来稿,那种阅读的快乐,不仅因为新奇有见识的观点与思想,还因为时评作者们的引经据典,每每使自己仿佛置身于与大师们的面对面交流。得益于这样一个平台,那时年轻的我们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很高的网络转载率又让我们有了某种真真切切的成就感。所以,这本小册子选取了20篇那一时期发表的评论作品,也是为了纪念职业生涯中的这样一段日子,纪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工人日报》的新闻评论版有一个栏目叫《我在我思》,我很喜欢。“我思故我在”世人皆知,但因为很高深不敢轻易往上凑,用今天的话说多少还有点刷存在感的意思,我反倒认为“我在我思”更平和、更实在,更适合我等——我在,就首先有个在的状态;我在了,我还思,这就显得不是没脑子,显得有态度,还要求上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收录的17篇有关的新闻论文,也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我在我思”。即便从个体的视角,也依然折射了新世纪以来传媒格局、媒体业态发生的深刻变化,凸现了互联网传播时代主流媒体对于内容的定义与把握、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等核心问题的关注。

我以为,新闻事业是一项需要激情的事业,新闻工作是需要素养、知识和能力支撑的一份工作。在干了二三十年之后,我还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不停奔跑、不能停歇的职业。在路上,是我们永远的状态——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今天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技术催生的变革一次次碾压无数人的想象。转型时期、深融年代,在这个行当里,以往的一些观念、模式,曾经的经验、荣誉,某些时候甚至可能成为前行的障碍和负担。与此同时,后浪呼啸而来,惊涛拍岸,裹挟之下,前浪除了奔涌别无选择。

所以,只能往前走。好在泰戈尔说了: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是啊,往前走就是。往前走,就会欣赏到花开一路——就我个人而言,无论之于新闻工作,还是职业生涯,这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心境。

刘家伟

2020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