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四个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都旅游业的发展承载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功能,也是实现首都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首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一环。
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成为热词。2019年12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将进一步推动北京文化和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开发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满足市民和旅游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力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以文化内容为支撑的文旅消费正逐步满足市民文化消费升级迭代的需求。
夜间经济是近年来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北京在打造夜间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2019年7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要求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以“夜游北京、夜品京味、夜赏京戏”为主线的夜间文化消费带动了北京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建工作如火如荼,京张铁路的开通运营确保了冬奥会顺利举行。2019年,可使用京津冀旅游年卡的景区数量由2018年的158家增至261家,三地开通了多条班线化旅游直通车线路,共同推出了京津冀旅游线路并整合了京津冀的核心旅游资源,为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京郊旅游呈现更加蓬勃的生机,据初步统计,2019年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量达6000万人次。城市旅游发展依旧强劲,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有关部门着力打造“秀北京”旅游演艺品牌,发布33家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因此,本书立足于北京旅游发展最新形势,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发展新业态、京郊乡村旅游、京津冀区域旅游、城市旅游供需五大方面系统研究北京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与新思路。
本书由王欣、邹统钎、王成慧策划,王欣和王国权共同设计全书框架并统稿。王欣、邹统钎、范业正、王国权、高辉娜、吕宁参与核心内容研究。常梦倩、彭诗茗、陈微、塔娜、赖梦丽、王书悦、关秋红、吴新芳、冮胜男、黄迪、李瑞、闫笑非、高理、刘微、李莹等旅游专业师生参与了本书的研究、撰写或调查。希望本书能为北京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同时给北京建设世界旅游城市提供有益借鉴,恳请大家对本书内容的不当之处给予宝贵批评和建议。
王欣
2020年1月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