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政府统计数据:理解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GDP核算包括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现价核算就是按当期价格核算,不变价核算就是要剔除现价核算中包含的价格变化因素,实现不同时期GDP的可比性。相应地,GDP核算的基本方法也包括现价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不变价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 现价GDP核算

GDP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价值形式,指的是各个行业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这些产品时投入的除固定资产之外的产品价值。第二种是收入形式,指的是对投入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收入回报和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缴纳的税收和从政府得到的补贴,前者包括投入生产活动的劳动要素的回报,表现为劳动者报酬;投入生产活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和价值转移,表现为固定资产折旧;投入生产活动的其他要素的回报,表现为营业盈余。第三种是产品形式,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进出口产品,表现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GDP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分别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核算。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就每一行业计算出它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产品的价值(称为总产出)和生产这些产品时投入的除固定资产之外的产品价值(称为中间投入);然后通过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得到每一行业的生产法增加值;最后,汇总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得到生产法GDP。用公式表示就是:

生产法GDP= ∑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其中,总产出指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这些货物和服务过程中投入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二)收入法

收入法是就每一行业计算其投入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收入回报和因从事生产活动缴纳的税与获得的补贴的差额,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汇总这些收入项目得到每一行业的收入法增加值;汇总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得到收入法GDP。用公式表示就是:

收入法GDP=∑收入法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单位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行政单位职工的离退休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等。个体经营户中自雇者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不易区分,在实际核算中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缴纳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从政府获得的单方面转移,被视为负的生产税,包括农业生产补贴、政策亏损补贴、进口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规定的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损耗价值和转移价值。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主要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

(三)支出法

支出法就是计算三大需求,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汇总得到支出法GDP。在GDP核算中,消费需求称为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投资需求称为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净出口需求称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等于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就是: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用于个人消费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服装、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居民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和以其他方式获得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住户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二是住户自己消费自己生产的货物,如农户自己消费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三是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即居民拥有自己居住的住房提供的服务;四是金融机构向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机构向居民提供的保险服务。其中,金融中介服务指的是金融机构向居民提供的存款和贷款服务,这些服务没有直接向居民收取服务费用,而是隐含在利息中;保险服务指的是保险机构向居民提供的人寿和非人寿保险服务,这些服务也没有直接向居民收取服务费用,而是隐含在保费中。[6]

政府消费支出指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及其承担的个人消费货物和服务支出。其中,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和国防、行政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这类服务由政府财政支付,由全社会或社会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享受;政府部门承担的个人消费货物和服务支出主要包括政府在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娱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它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向居民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居民收取的费用。[7]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处置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附着于非生产资产价值上的某些特定支出,如所有权转移费用。固定资产是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在生产活动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耐用消费品、小型工具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住宅、其他建筑和构筑物、机器和设备、培育性生物资源、知识产权产品的价值获得减处置和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8]

存货变动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扣除核算期内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或损失。存货变动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期末存货价值比期初上升,负值表示期末存货价值比期初下降。存货变动包括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存货变动,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在制品的存货变动,建筑业企业的建筑材料的存货变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企业的流转存货变动等。[9]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二 不变价GDP核算

不变价GDP核算也包括三种基本方法:价格指数缩减法、物量指数外推法和直接基年价值法。

(一)价格指数缩减法

价格指数缩减法,简称缩减法,就是利用有关价格指数去剔除现价GDP构成指标中所包含的价格变化因素,得出不变价GDP的相应构成指标。缩减法包括双缩法和单缩法。双缩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法增加值,即分别利用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除以相应的价格指数,得出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用不变价总产出减去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到不变价增加值。单缩法既适用于生产法增加值,也适用于收入法增加值和支出法GDP的构成指标,这种方法是利用现价增加值(包括现价生产法增加值和现价收入法增加值)直接除以相应价格指数,得出不变价增加值,或者利用现价支出法GDP构成指标直接除以有关价格指数,得出不变价支出法GDP的构成指标。

(二)物量指数外推法

物量指数外推法,简称外推法,就是利用有关物量指数外推基年GDP的构成指标,得出报告期不变价GDP的相应构成指标。这种方法也剔除了报告期现价GDP构成指标中所包含的价格变化因素。外推法包括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双外推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法增加值,即分别利用基年总产出和基年中间投入乘以相应的物量指数,得出报告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用不变价总产出减去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到报告期不变价增加值。单外推法既适用于生产法增加值,也适用于收入法增加值和支出法GDP的构成指标,这种方法是利用基期增加值(包括生产法增加值和收入法增加值)直接乘以相应物量指数,得出报告期不变价增加值,或者利用基期支出法GDP构成指标直接乘以相应物量指数,得出报告期不变价支出法GDP构成指标。

(三)直接基年价值法

直接基年价值法,也称固定价格法,就是把产品价格固定在某一年(称为基年)或基年的某一时点,用报告期的数量乘以基年的固定价格,得到报告期不变价GDP的相应构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