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哀兵必胜!
刘禅睛如点漆,可谓意气风发。
他双手放在漆案上,半弓着身子,鹰觑鹘望般,看着下面群臣,谈笑道:“此事在诸位大臣看来的确不易,但在孤看来,此事易如反掌。”
一语落下,举殿皆惊。
就连诸葛亮都露出了惊疑之色。
刘禅振袖一挥,重新挺直身躯,面色微微带着潮红,难掩眉宇的激动,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发号施令。
“众将听令。”
“末将听命。”冯习,黄权等将心神一凛,连忙拱手出列。
“孤不善军事,但早年也曾涉猎过一些军书,其中似有提过一句‘哀兵必胜’,孤请问诸位将军,可确有此事?”刘禅道。
冯习看了身旁黄权一眼,道:“确有此事。”
刘禅又道:“孤意欲将陛下病逝的消息公之于众,诸位将军可有信心安抚军心,并提振士气,让大军在数日内,真正变成一支‘哀兵’?”
冯习不由色变。
将陛下驾崩的消息公之于众?
这......
冯习有些不敢置信。
他抬头看了刘禅几眼,确定刘禅并非是在胡言,心头暗暗一沉,却也认真思索起来。
兵法中,不仅有哀兵必胜,还有哀兵必败。
两者实质差别就在士气。
同为哀兵,若是将领能将士气的‘哀’,转变为‘受迫而悲愤’,让将士化悲愤不甘为愤怒,继而演变为同仇敌忾,奋起反击,士气大振之下,的确能做到反败为胜。
但若是提振不成,倒会彻底摧毁了士气,只会兵败如山倒。
冯习也不敢妄自夸下海口。
黄权主动开口,替冯习解围道:“殿下,眼下军中士气低落,我等将领若是开口,的确可以提振士气,但自襄樊之战惨败,再到这次东征受阻,士气已大幅跌落。”
“恐...难以达到殿下要求。”
“末将无能!”
刘禅点头,不悲不喜。
当然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落,前面一番挥斥方遒,让他心中豪气横生,只是眼下又被拉回了现实。
底下士卒可没这么自信。
打仗是要死人的。
眼下天气阴雨绵绵,本就扰的人郁闷,刚称帝的皇帝又死了,人心浮动之下,能保持几分战力就不错了。
刘禅耐心道:“那如果孤告诉他们,这一战,在一个月内,就会结束,而且不会有太大伤亡,并且在今后数年,东边都将再无战事,可能激励士气?”
黄权面露挣扎,最终点了点头。
有明确的止战时间,底下士卒就有了盼头。
士气的确会提高。
刘禅又道:“如果孤再告诉他们,为了让孙吴彻底打消对大汉的觊觎,让东边实现真正的安宁,孤意欲亲自率兵征伐呢?”
黄权脸色一变。
刘禅的话没有停,他没有理会底下惊骇的文武,将自己的疯狂想法继续抖落出来:“若是孤为了彻底解决东边的争端,决心带棺出征呢?”
“孤不仅带自己的。”
“还要带上陛下的灵柩呢!”
“孤再问你们。”
“我大汉的军心到时可用否?能不能士气如虹,能不能威慑住江东的鼠辈?!”
“孤要一个肯定的答复!”
冯习、黄权、张南等将领,已是齐齐脸色大变,眼中布满了惊恐跟震颤。
他们听的出来。
刘禅不是胡言,也不是在说笑。
他真抱有带棺出征的信念。
但何至于此?
刘禅,蜀汉少主,岂能身负险地?而且蜀汉何时落到这种危险境地了?
然诸葛亮听到刘禅的话,却是眼睛一亮。
诸葛亮大声道:“有殿下亲自镇抚人心,秉忠孝而击,我军将士军心必定大振,士气高涨,焉有不胜之理?”
见丞相不仅不劝阻,反而还一个劲叫好,底下的将领却是有些按捺不住了,张南焦急道:“丞相,你这是怎么想的?少主年幼,不知战场波谲云诡,你怎么还能跟着胡闹?”
“这番兴师,岂不是要葬送我大汉基业?”
诸葛亮大笑:“张将军,此言差矣,我且问你,若你是城中守将,见我汉军兴师而来,还是少主持先帝及自己身后之未来灵柩而至,你心中会作何感想,又会如何应对?”
张南道:“这还用想吗?”
“一看这架势就不是来攻城的,这是来跟自己拼命的,我若是守军,只会据城而守,还要不断向四周求援。”
“那将军可还记得殿下最早说了什么吗?”
张南一愣。
诸葛亮自己说出来了。
“以战促和。”
“寻常的摆兵布阵,在东吴的防御下,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但少主这番做法就不同了,正如将军所言,这非是为了攻城,而只是一心想为父报仇,只想跟东吴拼命。”
“若我军只为攻城略地,孙权其实并不担心。”
“但要是拼命,孙权就很难镇定了。”
“殿下表现的越疯,越歇斯底里,越破罐子破摔,孙权的压力就越大,继而才能逼迫孙权主动提出议和。”
“这才是殿下的整个作战计划。”
“攻城为虚,攻心至上!”
“如今天下,需大汉跟东吴联手,才能抗衡曹魏,若是大汉执意跟东吴决一死战,不死不休,那最终的结果,便是殿下很早就说过的。”
“孙刘同命!”
“殿下赌的就是孙权,不甘心俯首称臣,也不甘心孙家几十年才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的拱手让人,更不甘心的将自己手中的权柄拱手交出。”
“这就是殿下要达到的效果!”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刘禅的想法给震惊到了。
刘禅这是拿着蜀汉的江山社稷,去赌孙权同样舍不得自己手中的东吴社稷,继而只能低头去跟蜀汉议和。
这个赌注太大了。
大到让他们一时有些昏厥。
程畿此时声音都有些磕绊了,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颤颤巍巍道:“要是这城被守下来了,或者孙权没有上当,不为所动怎么呢?”
就在众人低眉深思时,沉默许久的马良开口了。
“不重要。”
“殿下之前就已经说了。”
“天下格局稳定后,各方势力会如何?”
“合纵连横,正常而言,我大汉只能跟东吴合纵,但殿下连江山社稷都不要了,又岂会再去顾虑那么多?”
“联魏灭吴!”
“只要孙权还有保全社稷的想法,在听到殿下做出联魏灭吴的决定后,一定会第一时间派人议和。”
“殿下是少主,因而可以赌。”
“但孙权掌权多年......他不能赌,更不敢赌。”
马良神色唏嘘。
他心中已升腾起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恍惚感,幽然道:“所以当殿下拿出江山社稷,去进行这场豪赌的时候,殿下就已经赢了。”
“孙权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