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投降,或者死!
“这是哪儿?”孙桓视野模糊的睁开眼,望着陌生的四周,不由得发出了灵魂一问。
随即,他似想起了什么,脸色大变,目光猛地望向自己的副将,急切的问道:“城呢?城守住了吗?”
诸将皆垂下了头,一脸的苦涩。
副将张立重重的叹气:“将军,城...丢了。”
“蜀军攻势太强了,铺天盖地的火球,将整座城都化为了火海,我们的将士,都被这些火球吓的四散而逃,是末将无能。”
闻言。
孙桓险些背过气去。
城不能丢啊。
夷道一丢,蜀军水陆就能联合,更能实现南北夹击,大都督他们就危险了,那里可是有足足三万多兵啊,这要是被蜀军大败,东吴眼下根本承受不了这种战败。
这是会极大动摇军心的。
孙桓一个踉跄,险些再度跌倒在地,不过终究还是稳住了,他急忙问道:“可有派人将消息传出去?”
“唉!”张立闷哼一声,把头偏向了一旁。
“这一仗,我军......竟败的这么干脆?”孙桓有些不敢置信。
但他环顾四周,却是发现跟在自己身边的将士,竟只有四个人,心中不由悲风大起。
这一战他们不仅败了。
还是大败。
惨败!
近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不过连自己在蜀军的凶猛攻势前,尚且无法稳住心神,又何况是麾下的其他将士呢?
只是这个结果太惨痛了,他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将军。”
“这都什么时候了?”
“你就莫要再失神了,现蜀军追兵正在路上,要是被蜀军发现,我们恐都要危险了。”
在孙桓满心悲怆懊恼时,耳畔却传来一阵越发急促的催促声。
孙桓本就因丢城心神不安,又听到这种丧气之言,当场怒瞪了过去,不满道:“蜀军难道还敢杀我不成?”
丁奉一脸无奈道:“将军,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没认清局势啊?”
“白衣渡江之后,我们可是杀了关羽,而今刘备还死了,这新仇旧怨,将军你真要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
孙桓脸色微变。
作为孙权器重的宗亲,他自然是有几分才能,很快就冷静下来,他这宗亲身份,若是在襄樊之战前,倒是的确管用,但现在...远嫁刘备的孙夫人,已经被王上提前带回来了。
此后又结了杀关羽之仇,还有刘备的中途病死。
两者的仇恨太大了。
自己这要是被抓住,保不齐真有杀身之祸。
而且他渐渐也镇定下来,夷道城的失守,真要论下来,并非真是自己守城不利,而是蜀军的攻势太惊世骇俗。
非战之罪也!
谁面对那种场景都挡不住。
即便是现在,他都没想明白,蜀军的攻城心思,是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做到的,不过他也没时间多想了。
事到如今,逃命要紧。
等逃出蜀军追击,有的是时间去想,而且蜀军掌握了这么恐怖的攻城利器的事,他一定要把消息带回去。
“走!”
孙桓也是果决之人。
稍作权衡,心中便再无杂念。
一行五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朝河岸逃去,只要近了岸边,无论是直接过河,还是顺流而下,他们都能逃出升天。
然而当他们挣脱缠束周身的藤蔓,兴奋的看向缓缓流淌的河水时,却陡然发现河畔不远,出现了蜀军身影。
孙桓等人脸色齐齐一沉。
在看了蜀军几眼后,孙桓还是选择了撤离,不能匹夫之勇,眼前的蜀军的确不多,但他们的状况更加不好,贸然跟蜀军交手,不仅占不到便宜,还会引来更多蜀军。
在孙桓一行人准备撤退时,一名蜀将却策马而来。
蜀将似早就发现了孙桓一行人的踪影,但就是装没发现,骑马不紧不慢的跟着,仿佛有意戏耍孙桓一行人。
辅匡目光淡漠的扫向丛林,嘴角掠起一抹不屑。
想逃?
问过他了吗?
他这一个月,可没闲着,将孙桓可能逃跑的路线,都亲自研究了个遍,为的就是让孙桓逃无可逃。
不过孙桓还真是够小心的。
先是让人换装骑马,又是兵分三路用以迷惑,而他真身则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朝汉军驻扎的方向逃,试图趁汉军不备,偷渡过河。
但他又岂会上当?
见身后始终有蜀将跟着,孙桓哪里不知道,自己的踪迹早就被蜀军发现了,也不再遮掩行踪,直接走了出来。
辅匡开口:“孙桓,放弃兵器,卸甲,投降吧。”
孙桓不语。
只是将利剑持于身前。
辅匡嗤笑一声,根本不予理会,只道:“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被射成刺猬,本将再割下你们的头颅,送回给孙权。”
“不要想着负隅顽抗。”
“也不要想着临死带走几个汉兵。”
“你没有这个机会。”
“弓箭手!”
辅匡抬手。
瞬间数十名蜀军齐齐弯弓搭箭。
在这一瞬,丁奉向前一步,将孙桓护在了身后。
见状,辅匡有些意外,不由多看了丁奉一眼,如此危难关头,竟还有忠义之士,愿挡在孙桓身前,倒是颇为难得。
但也仅此而已。
孙桓一脸憋屈,他看了下距离,离自己最近的汉卒,都至少有十步远,自己就算拼命,只怕还没靠近,就被乱箭射杀了。
十步之外,箭又快又准!
最终。
对于死亡的恐惧,还是压过了拼死一搏。
他心中还存着侥幸,自己终究为孙氏宗亲,蜀军就算再不满,也不至真将自己杀了,但要是负隅顽抗,被射杀,可就真死了。
“我投降!”孙桓垂下了头。
“弃兵,退甲。”
辅匡没有大意,他不会给孙桓任何机会,见孙桓五人都舍弃了身上的甲胄和武器,他这才挥手,让士卒上前,将五人五花大绑。
自此。
夷道守军,全军覆没。
辅匡以全胜之姿,威风凛凛的返回夷道。
等回到夷道城,望着曾阻拦汉军数月之久的夷道城,如今已沦为汉军的城池,辅匡只感觉心头无比畅快。
解气!
孙桓感觉就大为不同。
望着自己坚守数月的城池,在一轮轮火攻之下,早已面目全非,自己还沦为了阶下囚,心中顿时涌现无尽的悲凉和不甘。
辅匡回城立即向刘禅禀告了情况。
刘禅知晓孙桓被俘的同时,也意外听到了丁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