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129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上)武状李文举

未时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长春园的小亭子中,光影斑驳。太子李善煜正与母后潇氏对坐闲谈,微风轻拂,亭中的帷幔微微飘动。

潇氏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笑着开口:“煜儿,今日听闻你为了替户部节省开支,不仅免除了户部官员这两年的俸禄,还让下人从太子府取物,在京城售卖,补贴户部,当真是有心了。”她的声音柔和,带着几分赞赏。

李善煜面容沉稳,目光坚定地与母亲对视,恭敬答道:“母后,如今父皇在外征战,前线战事吃紧,户部需有充足的银钱供将士军饷。儿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想出此策,为的便是能解燃眉之急。”

潇氏轻轻颔首,眼中流露出骄傲之色:“煜儿能心怀家国,为社稷分忧,实乃国家之幸,亦是为娘和你父皇的骄傲。你前来之前,我已与户部尚书商议,打算拿出我的首饰换些银钱,也好为户部添补一二。”

李善煜欣然点头,而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母后,儿臣以为,即便父皇不在京城,此次武举也定要办得隆重非凡,切不可在天下人面前折损了我皇家的威严与体面。”

潇氏听后,紧紧握住太子的手,眼中满是慈爱与感慨:“煜儿,有你这样的儿子,母后此生足矣。”

武举,向来由掌管全国武官的兵部主持,共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大阶段。其中,殿试乃皇家亲办,此次便由监国的太子李善煜担此重任。能踏入殿试考场之人,无一不是人中翘楚。大夏选才,谋略为先,武艺次之。考生须先通过兵法、武经的严苛考核,方可进入正式的武试。而大夏武试,设有长跑、举重、骑马、射箭、马枪等诸多项目,旨在全方位检验考生的体能与武艺。

在太子的精心主持下,武举的考试场地布置得井然有序,进入殿试的考生,其三日的衣食住行也被安排得妥妥帖帖,无一疏漏。

此次武举纪律森严,文试时,太子亲自监考,考场内气氛庄重肃穆,几乎杜绝了作弊的可能;武试则由兵部尚书严格选拔,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一位优秀的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天永二十年二月十五,殿试如期举行,至十八日圆满结束。经过三日激烈的角逐与层层筛选,自幼研习诗书、苦练武艺的李文举,一举夺魁,成为此次武举的状元。

李文举,宋县人士,家在太西山下,家族世代以狩猎为生。他五岁启蒙读书,七岁开始习武,十三岁参加童试,二十二岁正值弱冠之年,便凭借自身的才学与武艺,闯入殿试,蟾宫折桂。

次日,太子亲自召见这位新科武状元。待李文举步入殿中,太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眼前的李文举,身材高大,可面容却并非想象中的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相反,脸上布满了麻点。然而,李善煜很快便收起惊讶,心中更多的是敬佩:“文举,你虽貌不惊人,却年少有为,实乃难得。说吧,你想要何种赏赐?”

李文举为人孝顺,又疼爱妻子,他既不贪恋金银珠宝,也不稀罕汗血宝马,只是恭恭敬敬地请求道:“太子殿下,草民别无所求,只望能将家中父母与新婚妻子童氏姚接入京城,以便侍奉左右。”

太子听后,龙颜大悦,当即应允了李文举的请求,不仅赐予府邸,封其母为诰命夫人,还授予李文举皇宫一等侍卫之衔,委以重任。

天永二十年八月,李文举一家顺利抵达京城,入住太子赏赐的府邸,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同年九月,李和雍率领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地踏入恒尔疆域。圣上御驾亲征,夏军将士们士气如虹,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一路势如破竹。短短一月,便连下恒尔十三关,俘虏敌军上万,象城、虎城等战略要地,尽皆落入夏军之手。

攻下城池后,李和雍严令士兵,禁止屠杀百姓、强抢民女、践踏庄稼。此令一出,百姓们对李和雍感恩戴德,他的威望也在民间与军中与日俱增。

天永二十年十一月,恒尔在夏军的猛烈攻势下,已丧失近半领土。恒尔可汗慕容哒无奈之下,只得亲自披挂上阵。然而,夏军来势汹汹,慕容哒仓促出兵,不仅作战计划漏洞百出,还在行军途中轻信小人谗言,分散了兵力,最终导致恒尔军队一败涂地。

天永二十一年(甲元一二一三年)元月末,夏军兵临恒尔京都。慕容哒走投无路,亲自写下降书,带着寥寥无几的将领,在京都外跪地相迎,恭恭敬敬地呈上降书,言辞恳切:“我慕容哒今日代表恒尔,正式向大夏投降称臣,恳请天永大帝恩准!”

李和雍高高举起手中马枪,声如洪钟,高呼道:“准!只要你们自此永不犯夏,顺定不会亏待你们!”

慕容哒投降,标志着李和雍南伐恒尔之战圆满落幕。夏军将士们历经连番苦战,身心俱疲。李和雍体恤将士,下令三军休整十日,之后于天永二十一年元月,下令班师回朝。

天永二十一年三月,李和雍凯旋而归。回到京城后,他听闻大臣们对监国太子李善煜赞不绝口,又了解到太子在举办武举期间的种种作为,心中满是欣慰与喜悦。次日早朝,李和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毫不吝啬地夸奖道:“太子,没想到你首次监国,便能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顺深感欣慰,以你为傲啊!”

李善煜谦逊有礼,并未因父皇的夸赞而有丝毫骄矜之色,恭敬答道:“为父皇分忧,本就是儿臣的分内之事。”

李和雍脸上笑意更浓:“太子不必过谦,善煜,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李善煜再次恭敬推辞:“这都是儿臣应尽之责,儿臣不敢求赏。所以……”

李和雍抬手打断太子的话,佯怒道:“顺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岂有不赏之理?你若再推辞,顺可要生气了!”说罢,转头看向一旁的太监王一木,吩咐道:“来啊,宣读圣旨!”

王一木早有准备,赶忙取出圣旨,高声宣读:“太子李善煜素有贤名,监国有方。今日赐汗血宝马一匹,大章玉一对,钦此!”

李善煜立刻跪地叩谢:“谢父皇隆恩,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