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章邯自杀

第43章 章邯自杀

却说雍王章邯在废丘,闻散关一连两起飞报,说汉兵势众攻打甚急,望遣兵协助。章邯闻报大惊曰:“我前日以为栈道未完,汉兵恐难入寇,不意今日已到散关。”随即令吕马通、孙安点押人马伺候迎敌。言未罢,有章平带伤来见章邯,哭拜不起。章邯道:“你如何失了散关?汉兵如何出栈道?韩信如何用计?”章平便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备细说了一遍。章邯摇头道:“范亚父再三说韩信深为后患,霸王不听,今果然矣!”又曰:“你且退后,等我杀此胯夫以雪其恨。”左右曰:“大王不可轻敌,韩信诡计多端,须当斟酌。”章邯道:“我用兵三十余年,经百十余战,量此胯夫何足惧哉?”当即催动人马起身。

夏侯婴先到废丘,见有敌军未敢出战,离废丘五十里安营。韩信人马随即也到,与夏侯婴附耳言道:“章邯乃秦之名将,不可力敌当以智取。公明日对敌,当如此如此而行。”夏侯婴等领令去了。

次日章邯出马与夏侯婴对敌。章邯曰:“汉王受封汉中,能自保疆土足矣,为何又听从胯夫之言入寇取死耶?”夏侯婴曰:“义帝初约先入咸阳者为王。我汉王兵不血刃义降子婴,天下响应,正当为关中之主。项羽违约自立为王,左迁诸侯放弑义帝,大逆不道。今我主亲领大兵东征,汝当延颈受死,怎么妄言汉王入寇耶?”章邯大怒,挺枪直取夏侯婴,夏侯婴举刀交还。战十合,夏侯婴望松林小路而走,韩信人马到来拦住章邯。韩信道:“我在此等候多时了!”章邯道:“胯夫在此久等,欲寻死耶?”韩信大怒,举戟直取章邯,章邯举枪交还,未及数合,韩信败走,章邯挥动三军人马往前追赶。随后季良、季恒领本部三千兵也追赶来,韩信被人追赶甚急,连人带马跌下涧去。章邯道:“胯夫合当死于吾手!”于是挥转人马望前杀来。进到山谷中,两旁都是树木,却不见一个军士,楚兵拥住谷中不得回转。天色又渐昏黑,章邯心上犹豫,急忙传令军马且住。那人马前后举动,急难收煞,早有一半进入山谷来,才停住脚,只听山顶上一声炮响,四下里冲天火起。章邯知道中计,急回马要出谷中,又被自己人马拥住,无路可出。季良、季恒急来叫道:“前面有条山径小路,斜曲上去可到凤岭。”章邯即同二将弃马步行,从小路爬到岭上,气喘不迭,三人权在岭上休息,又听得山下呐喊,四边火势愈大。章邯曰:“此处不可久住,恐汉兵追来,我三人又无兵器,如何抵敌?不若乘着月色捱过岭去,寻着楚营再作区处。”三人一步步走下岭来,到路口有个山神庙,三人到庙里歇定。方才合眼,只听得远远有人马过来,季良从门缝里看时,只见为首一员大将乃是楚将吕马通。章邯打开庙门问道:“你等如何知道我在这里?”吕马通道:“大王追赶汉兵,章平说韩信多诈,叫我引一枝人马救应。臣领本部一千人马行至中途,忽见前面火起,回来的军士说是大王中计,臣不敢前进正在区画,不想大王却在此庙中,十分大幸!”章邯即同吕马通等人上马转回废丘。

章邯懊悔不及吩咐将士:“我兵新败未可出敌,且将关紧闭,休息数日然后出敌。”言未罢,人报韩信人马围城毁骂,甚是无礼。章邯大怒曰:”我为秦将威镇六国,何人不惧?今位居王爵镇守三秦,遇一胯夫,反闭门受其辱耶?”遂令左右:“快整点人马出城,我要与胯夫决一胜负!”众将谏曰:“不可!韩信故意激怒大王,意欲智赚出城中其奸计。且待军士休息数日再战不迟。”章邯怒气不息,遂向众将吩咐:“今晚预备劫营,季良领兵三千,出北门冲汉左哨;季恒领兵三千,出南门冲汉右哨;我领一万兵,出西门劫汉中寨;章平带伤不能出敌,把守废丘。”各分派已定。

韩信料章邯必定劫营,遂传下将令:着樊哙、柴武领兵三千,阻楚军北路,夏侯婴、周勃领兵三千,阻楚军南路;大营人马俱退后三十里下营;韩信守住后哨,却令辛奇领精兵五千,埋伏于大营之左;卢绾领兵五千,埋伏于大营之右。等章邯人马回动,二路人马杀出,必获全胜。分调已毕,天色已晚。

章邯人马等到二更将尽,大开城门放下吊桥,衔枚而出杀奔汉营。季良等出北门,季恒、吕马通等出南门,章邯等出西门,三路人马蜂拥而来,章邯杀到大营,见是空营,已知中计,急传令三军快回,言未毕,只听火炮振天,两路汉兵杀出,箭如飞蝗,杀得楚兵七断八截,各自逃生。左右众将保护章邯逃走。正行之间,早有一箭射来,章邯右肩中箭几乎落马,左右扶住死战得出。季良出北门,樊哙、柴武三千人马忽然突出,夜晚不及交战,楚兵大败。

章邯当夜奔入废丘,因为肩上中箭疼痛不止,令医士敷上药,用白绢缚了卧病不起;传令三军用心把守四门,又星夜差人往各郡县调兵防护。

却说韩信催动人马,把废丘四门围了,传令诸将安下营寨,预备攻城之具昼夜攻打。这废丘乃周旧城,周围都是高山,山麓之下通白水大江,城池坚固,墙垣宏阔,攻打甚难。

当晚韩信同曹参带领几个健卒来到城后高处,韩信指与曹参道:“此城下水自西北方而来,环东南而去,其流甚急,汝可带领一千人,各具囊沙壅住水口,让水倒转冲入废丘,不一时废丘入鱼腹矣。”曹参即领一千人来到废丘东南河口边,以囊沙壅住水口。八月之时秋水正涨,那水不得顺流,直冲入废丘城来,四边墙垣遇水便倒。

在韩信看来,章邯最好的选择是投降,反正他已经降过项羽一次,而且现在他的战友司马欣和董翳也已投降,他为何不降呢?

巨鹿之战时,他手握二十万大军,尚且投降项羽,如今,他已是穷途末路,又有什么理由不降呢?按说他现在更应该投降。

可事实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章邯选择了自杀。也就是说,他宁愿死,也不愿投降韩信。投降韩信有那么屈辱吗?

事实上对于章邯而言,投降韩信确实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

当初他投靠项羽,完全是被迫,而不是对秦朝落井下石,追逐利益。一开始章邯并不愿意投降项羽,他希望为大秦建功立业,可是二世皇帝胡亥对他不信任,多次派人到前线指责他。后来赵高又取代李斯担任丞相,更是对章邯不友善,还差点杀了他的同事司马欣。

章邯不想成为第二个蒙恬,无奈之下,只好向项羽投降。

尽管事出有因,但在章邯看来,这终究是一种背叛。章邯因此受到内心的道德谴责。既然不能做大秦的忠臣,那就做项羽的忠臣,如果又背叛项羽,岂不成了职业叛徒?世人将如何看待自己?

章邯打心里看不起韩信,所以宁死不降!一个胯夫,为人所不齿!他如果投降,不是承认自己不如胯夫吗?这跟项羽后来宁可自刎也不肯投降一样。项羽投降韩信是不可想象的!他说服不了自己!

章邯自杀后,韩信分付曹参放开河口流通水道。半日之间水势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