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女帝麾下改天换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危局加剧乱京都

齐扬站在邯谷关的城楼上,望着关外如蚁般涌动的敌军,心中正思索着破敌之策。然而,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传来——他派出突袭敌军粮草的五百精锐全军覆没。

来报的士兵浑身是血,声音带着悲戚与颤抖:“将军,五百弟兄们遭遇敌军埋伏,无一生还……”

齐扬身子猛地一震,眼中闪过悲痛与愤怒。这五百精锐皆是他精心挑选的勇士,本指望他们能突袭成功,打乱敌军部署,没想到却全军覆没,这不仅是兵力上的重大损失,更是对军心的沉重打击。士兵们听闻此消息,脸上纷纷露出惧色,军心开始动摇。

还未等齐扬安抚好军心,又一噩耗接踵而至。负责联络溧阳关的信使快马加鞭赶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将军,溧阳关被四国联军攻破,守关将士伤亡惨重……”

齐扬顿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险些站立不稳。溧阳关作为三大屏障之一,与邯谷关相互呼应,其战略意义重大。如今溧阳关失守,邯谷关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三面受敌,岌岌可危。

胡破天和萧沐雪匆匆赶来,看到齐扬的神色,便已猜到几分。胡破天重重地叹了口气:“没想到,敌军如此狡猾,我们接连失策。”

萧沐雪秀眉紧锁,眼中满是忧虑:“齐扬,如今该怎么办?邯谷关恐怕难以长久坚守。”

齐扬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与焦虑,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如今军心已乱,我们更要稳住阵脚,鼓舞士气,坚守邯谷关。”

于是,齐扬立刻召集所有将士,登上点将台,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虽连遭挫折,但西楚国的荣耀不能丢!那些牺牲的弟兄们,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身后是无数的百姓,是我们的家国!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守住邯谷关,绝不让敌军前进一步!”

将士们被齐扬的话所感染,纷纷高呼:“死守邯谷关!与关同在!”

然而,两道天险失守的消息如疾风一般迅速传回了西楚京都。一时间,京都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有人说东陵国的军队马上就要打到京都,有人说西楚国气数已尽。百姓们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准备逃离。

市场上一片混乱,物价飞涨,商人哄抬物价,百姓们抢购粮食和生活用品。街道上,人群拥挤不堪,哭声、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一些不法之徒趁机浑水摸鱼,打砸抢烧,京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皇帝萧季在宫中得知此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他紧急召集朝臣,商讨应对之策。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求和,以割地赔款换取暂时的和平;有的则主张坚守,号召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抵御外敌。

“皇上,如今敌军势大,邯谷关危在旦夕,若不求和,恐京都不保啊!”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求和?哼,求和不过是饮鸩止渴!一旦求和,西楚国将永无翻身之日!我们应立刻调集全国兵力,支援邯谷关,与敌军决一死战!”另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反驳道。

皇帝萧季眉头紧皱,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求和有损国威,且后患无穷;但继续抵抗,以西楚国目前的兵力和局势,又胜算几何?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萧战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认为此时求和并非不可。我们可先稳住东陵国,然后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图反击。”

皇帝萧季看了萧战一眼,心中五味杂陈。萧战因之前的战败,已失宠许久,但此时他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

就在皇帝萧季思索之时,又有大臣来报:“皇上,京都百姓动乱不止,治安大乱,若不尽快平息,恐生变故。”

皇帝萧季长叹一声,说道:“先传朕旨意,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对于哄抬物价、趁乱作恶之人,严惩不贷。至于应对东陵国之事,容朕再仔细斟酌。”

而在邯谷关,齐扬深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一面组织士兵加固防御工事,一面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东陵国及其联军似乎也察觉到了西楚国的内乱,开始加紧对邯谷关的进攻。

“攻城!”东陵国太子李轩一声令下,联军如潮水般涌向邯谷关。士兵们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喊杀声震天。

西楚国士兵们在齐扬、胡破天和萧沐雪的带领下,拼死抵抗。城墙上,箭如雨下,滚石、檑木不断砸向敌军。但联军人数众多,前赴后继,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邯谷关的防线。

“放弩!”齐扬大声下令,强弩发出巨大的声响,粗大的弩箭射向敌军,一时间,敌军阵中惨叫连连。

然而,联军并未退缩。在左邱先生的指挥下,他们调整战术,集中兵力攻打邯谷关的一处城墙。

“不好,敌军想集中突破一处!快,调兵力过去支援!”齐扬察觉到敌军的意图,急忙下令。

西楚国士兵们迅速向敌军攻击的方向集结,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鲜血染红了城墙,尸体堆积如山,但双方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邯谷关依然在西楚国军队的坚守下屹立不倒。但齐扬知道,这样的坚守不会持续太久。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伤亡惨重,而敌军却源源不断地投入兵力。

夜幕降临,战场上暂时平静下来。齐扬望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中满是不忍。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放松警惕。

“将士们,大家辛苦了!但我们不能松懈,敌军随时可能再次进攻。今晚,我们轮流值守,务必守住邯谷关!”齐扬说道。

士兵们纷纷点头,虽然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

而在京都,皇帝萧季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一面派人前往东陵国营地,试探求和的可能性;一面秘密调集周边郡县的兵力,准备随时支援邯谷关。

“传朕旨意,派求和使者前往东陵国营地,与敌军谈判。同时,令周边郡县火速征兵,听候调遣。”皇帝萧季说道。

大臣们领命而去,京都的局势暂时得到了一些控制。但西楚国的命运依然悬于一线,邯谷关能否守住,求和能否成功,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整个西楚国都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在邯谷关局势愈发危急之时,求和使者匆匆赶到。他们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地进入关内,径直找到了齐扬、萧沐雪与胡破天。

求和使者一脸严肃,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今战事胶着,为保西楚国百姓安危,朕决定派人与东陵国求和。望尔等知晓,不可阻拦。钦此!”

齐扬眉头紧皱,率先开口反对:“不可求和!我军虽暂时处于劣势,但邯谷关仍在我们手中,将士们皆有死战之心。此时求和,不仅前功尽弃,更会让西楚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东陵国野心勃勃,岂会因求和而罢休?”

萧沐雪也神色焦急地说道:“父皇此举太过冒险。一旦求和,割地赔款不说,西楚国的威严将荡然无存,日后必定受尽欺凌。我们应继续坚守,等待转机。”

胡破天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想我等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怎能因一时困境便低头求和?老臣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懦弱之举。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应与敌军拼到底!”

求和团队中的一位官员反驳道:“三位此言差矣。如今京都动荡,百姓恐慌,若不尽快求和,恐生大乱。且敌军势大,邯谷关能否守住尚未可知。求和至少能换得一时安宁,也好从长计议。”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气氛愈发紧张。而此时的邯谷关,城外敌军压境,城内意见不一,西楚国的未来仿佛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充满了未知与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