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大晟乐体制考
大晟乐体制主要指乐制、乐书、乐器、乐调、乐谱等体性特征而言。大晟乐作为“一代之乐”,其乐制理论乃魏汉津“指律”,但实际按刘昺“中声”、“正声”理论操作,这不仅包括乐器制造和应用,还包括“谱、调、声”的具体施用。在乐书编撰方面,也有同样倾向,即刘昺乐书多托以魏汉津名义。故大晟乐其实并未贯彻魏汉津“指律”精神,崇宁、政和间实行刘昺“中声”、“正声”乐,政和末、宣和间改用蔡攸“太声”、“少声”、“正声”乐。不过,蔡攸所造并未全面推广,其乐器、乐书乃刮改刘昺原有器、书而成,其乐谱、乐调亦“不克行而止”。本章考察大晟乐体制,主要从标准音高、宫调系统、宫调内容、乐器制造与应用、曲谱制订、曲调颁行等方面,其余乐章、曲词等问题,则放在下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