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国家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就有人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科技荟萃、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文化史,虽然是一部地域史、专题史,但是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
大湾区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她从一个蛮荒僻壤的瘴疠之区、流放之所,慢慢发展为唐宋时期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到明清时期,岭南文化更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盛极一时。
大湾区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史。先秦秦汉时期“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东晋南朝大量汉人迁入,遂形成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当地越人渐染华风,或融入三大民系,或逐渐发展成壮、黎、瑶、畲等族群,后来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大湾区的历史是一部国家大一统史。秦汉时期以郡县制为纽带,将大湾区治理体制与中原大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此,大湾区人民的命运与中原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她在国家的统一中发展兴旺,又随着国家的崩乱而战火频仍,即便历经多次分裂、屡被列强霸占,但终究还会走向一统。
大湾区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自近代以来,大湾区遭受英国、法国、美国、葡萄牙、日本等列强侵略长达百余年,但大湾区的人民始终没有屈于强暴,不论是三元里的村民们,还是林则徐、关天培等官员们,抑或孙中山、陆皓东等革命志士们,都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无畏精神奋起抗争,前仆后继,为抵御外侮、求得民族解放而忘我牺牲。
大湾区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新中国建立史。她见证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广东成为中国最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她见证了中共中央从上海迁驻广州,并召开了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国共合作方针;她见证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工农运动随之风起云涌;她见证了广州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红军”旗帜;她见证了国民党残酷的“围剿”,见证了八年的艰苦抗战,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旗帜插遍了祖国南疆!
大湾区的历史还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成立后,大湾区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虽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遭受了挫折,但也经受住了考验,积累了经验。改革开放后,大湾区人民最先沐浴到改革的春风,他们勇敢闯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广东特点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他们用事实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正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迈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回首千百年来历史老人在这片沃土上一路蹒跚走来的足迹,我们万分感慨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实属不易!过去的坎坷仍然值得鉴戒,而过去的成功也依然值得我们坚信,前面的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