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简介

漆 伟 男,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业务副院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创伤/脊柱)委员。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副主编。
《中医正骨》特邀审稿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特邀编委。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骨科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参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评审,参与国家二级骨伤科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和国家三级骨伤科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修订工作,参加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的评审。作为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家,多次参加重庆市各级中医院等级评审和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评审。临床工作30余年,中医正骨手法独到,特别是对陈旧性骨折手法折骨复位有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理伤寻踪,思量寻法,巧灵准稳,功位相宜”的骨伤手法特色,“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内调脏腑,外通筋骨;调治兼邪,独重痰瘀;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的理法方药特色。在脊柱、矫形、小儿骨科、肿瘤疾病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开展高位颈椎(寰椎、枢椎)高、精、尖手术,是目前全市少数开展上颈椎手术的医师之一。开展脊柱疾病微创手术,全髋、全膝关节置换和翻修,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和经皮微创接骨板(MIPO)技术,小儿先天性畸形的矫形术,骨肿瘤新辅助化疗和保肢技术。2013年,“不稳定型踝部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临床研究”项目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奖。参与的“渝州正骨学术思想的研究”科研项目获得2006—2007年度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在研2项。20篇论文在全国骨科专业期刊上发表。
著作:《脊柱骨伤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5年)。

郭剑华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技术二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重庆市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名中医分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中医筋伤专科联盟理事长、重庆市中医筋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中医药科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郭春园式的好医生”“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荣誉称号。
郭剑华扎根中医临床60余年,继承发扬祖辈“药内药外结合”的思想,创新性提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筋伤疾病”的学术观点,形成“筋伤顽疾、病证结合、广开治路、防治并重、提高疗效”的学术思想体系,在针刺、灸法、推拿、方药等方面均独具匠心和技法,临床对诊疗筋伤疾患力专效宏。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中医专著5部,完成科研项目32项,获国家专利4项。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痛风性关节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偏瘫、截瘫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