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无论你来自哪里
放学后,我和江晚宁留下来讨论刚成立的学习小组。于黎川磨蹭到最后,等其他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晃到我们桌前。
“安大学霸,“他靠在桌边,校服领口微微敞开,“能不能帮我看看这道题?“他推过来一张数学卷子,上面画满了潦草的演算痕迹。
我扫了一眼题目——一道中等难度的三角函数应用题。在曾经的我眼中,能解出这道题的于黎川简直光芒万丈。但现在,我一眼就看出他的解题思路完全错了。
“这里应该用余弦定理,不是勾股定理。“我指着他的计算步骤。
“啊?但看起来像直角三角形...“他凑近了些,洗发水的柠檬味飘过来。
“只是看起来像。“我拿过铅笔,三两下画出辅助线,“你看,这样就明显不是直角了。“
于黎川盯着纸面,眉头紧锁。
我耐心地又解释了一遍,但他还是满脸困惑。看着他咬着笔帽苦思冥想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于黎川其实并不擅长学习。当年让我心动的“聪明阳光少年“形象,有多少是我的想象?
“要不...明天再说?“他最终放弃地直起身,笑容有些勉强,“今天脑子有点糊。“
“好。“我收起卷子,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拆开珍藏多年的礼物盒,发现里面的东西早已褪色。
走出校门时,夕阳已经西斜。我盘算着晚上要整理的复习资料,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我的名字。
“安宁。“
我转头,看到祝骁站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没穿军装,而是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比演讲那日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随性。
“学长?“我惊讶地停下脚步,“你怎么在这里?“
“来附近办事,正好看到你们放学。“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朝我走来,“听说你月考考得不错?“
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怎么知道我的成绩?“还行吧...您怎么知道的?“
“你们班主任祝老师是我姐。“他嘴角微扬,“她提到班里有个学生突然开窍了,进步神速,名字和你一样。“
世界真小。我完全不记得这个关联,也许原本的时间线上我和祝骁从未在这个时候有过有过交集。
“就是运气好。“我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运气能让一个学生突然掌握还没教过的知识点吗?“他的声音突然压低,“我姐说你在考试中用到了下个月才会讲的内容。“
我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大意了,在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上,我确实用了还没学过的方法。
“我...自学过一些。“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祝骁审视着我,目光锐利得像能看透我的秘密。“你很特别,安宁。“最后他这么说,“有空可以来军校图书馆看看,那里的数学资料比普通高中丰富得多。“
他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周末在门卫打这个电话,会让你进来的。“
我接过纸条,指尖微微发抖。这是邀请还是试探?22岁的祝骁比我想象中敏锐得多。
回到家,我瘫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这么快就差点露馅,我必须更加小心。但另一个念头挥之不去:如果祝骁现在对我产生兴趣,我们是否会逃脱上一世的命运?这个想法既诱人又令人恐惧。
周末,我去了市图书馆,并没有赴祝骁的约。原本计划查些竞赛资料,却在数学区意外看到于黎川——他面前摊着几本参考书,正抓耳挠腮。
我犹豫要不要打招呼,他却先看到了我。“安宁!“他招手叫我,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响亮,引来周围人侧目。
“你也来复习?“我走过去,压低声音问。
“下周不是有数学小测嘛。“他挠挠头,“祝老师说这次题会很难。“
我瞥了眼他面前的书——《高中数学轻松突破》,一本面向学困生的基础辅导书。旁边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又划掉的算式,看来他挣扎很久了。
“哪部分不懂?“我拉开椅子坐下。
“全部。“他苦笑着推过来一张纸,“这道题我解了半小时,答案还是错的。“
题目并不复杂,一道典型的函数应用题。我拿起笔,不到一分钟就写下解答过程。
“就这样?“于黎川瞪大眼睛,“你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的?“
“就是...很常规的思路啊。“我一时语塞。这方法太基础了,根本不需要“想“。
他盯着我的解题步骤,表情从困惑变成挫败。“我可能真的没数学天赋。“他合上书,声音低了下去,“我爸总说我不如我哥,他保送清华的。“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发梢,那个曾经在我眼中闪闪发光的少年,此刻看起来只是一个为学业烦恼的普通男孩。我突然感到一丝愧疚——不是因为我比他懂得多,而是因为我曾经将他神化,把一个普通人当作偶像崇拜。
“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我试图安慰他,“你篮球打得很好啊。“
“但高考不考篮球。“他苦笑着转笔,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他忽然问:“安宁,你暑假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突然这么拼命学习?“
这个问题让我措手不及。38岁的灵魂在17岁的身体里,这算“刺激“吗?“就是...觉得该认真了。“我含糊其辞。
“真羡慕你。“他托着腮看我,眼神中有种我从未注意过的浅显,“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句话像一把小刀,轻轻划开我记忆的包装。当年高考后,于黎川只上了个三本院校,后来听说在亲戚公司做销售。同学聚会时,他总是一身名牌却眼神空洞,那个阳光笑容变得世故而疲惫。
“你会找到的。“我不自觉用上了对年轻人说话的语气。
他歪头看我:“你说话有时候好像我小姨。“
糟糕,表现得太过。“呃...我是说,高三了,大家都该想想未来。“
“我想打职业篮球,“他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下去,“但我爸说那是做梦。“
看着他垂下的肩膀,我忽然明白了当年为何会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多优秀,而是因为他身上有种未被现实磨灭的光,那种我早已失去的对梦想的天真执着。但现在,38岁的我清楚地看到,那种光终将被现实浇灭。
“于黎川,“我鬼使神差地说,“如果真的很想打篮球,至少试一试。18岁就放弃梦想,太早了。“
他惊讶地看我,随即绽放出那个标志性的灿烂笑容:“安宁,你今天好奇怪...但谢谢。“
离开图书馆时,夕阳将云层染成橘红色。于黎川坚持要送我回家,一路上讲着他最喜欢的NBA球星。我听着,偶尔点头,心里却想着另一件事——今天没去军校图书馆见祝骁。那个曾经在大学时期让我心动的男人,会是什么心情?
走到小区门口,于黎川突然停下:“对了,下周我生日,几个朋友准备去KTV,你来吗?“
记忆中高中三年我总为没收到他的生日邀请偷偷哭过。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我却犹豫了。
“我看情况吧,最近学习比较紧。“
“大学霸也要放松啊。“他笑着用肩膀轻轻撞我,这个曾经会让我心跳加速的小动作,现在只让我感到些许无奈。
“再说吧。“我挥挥手转身离开,没有看到他失落的表情。
回到家,我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发现:原来年少时喜欢一个人,多半是喜欢自己想象中的他。当滤镜摘下,悸动也就消失了。
周一早晨,江晚宁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听说你和于黎川周末在图书馆约会?“
“什么约会?我们只是碰巧遇到一起学习而已。“我拍了下她的手臂,却忍不住嘴角上扬。
“得了吧,全班都知道了。“她挤挤眼睛,“他从来没和女生单独学习过。“
课间操时,于黎川在走廊拦住我:“周六的事...有人乱传闲话,你别介意。“
“我没介意。“我直视他的眼睛,“我们是朋友,一起学习很正常。“
他似乎想说什么,但上课铃响了。转身前,我注意到他的耳尖微微发红。
下午自习课,我正帮江晚宁解一道三角函数题,忽然感到一道目光。抬头看去,教室后门的玻璃窗外,祝骁的身影一闪而过。
我的心跳陡然加速。他来学校干什么?是来找祝老师,还是...找我?
放学时,我在校门口看到了靠在摩托车旁的祝骁。他没有穿军装,却还是引来不少学生侧目。看到我,他直起身走过来。
“安宁,能谈谈吗?“
江晚宁捏了捏我的手,小声说:“哇,那个军校的学长!“然后识趣地先走了。
“有什么事吗,祝教官?“我努力保持镇定。
“我查了你的档案。“他开门见山,“去年你的数学成绩只是中等,突然就能解竞赛题;英语作文水平从简单句几乎跃升到了学术写作水平。“他逼近一步,“你不是普通的高中生,对吗?“
我的喉咙发紧。他知道了什么?“我只是...突然开窍了。“
“开窍不会让人掌握未学过的知识。“他的声音压低,“周六你没来军校图书馆,我理解。但如果你需要帮助...或者有什么秘密,可以相信我。“
他的眼神中有种奇怪的笃定,仿佛已经看穿我的伪装。我该告诉他真相吗?告诉他我来自二十年后,知道他会成为优秀的军官,知道我们将在大学相遇相恋,也知道最终他会殒命高原?
“我没有秘密。“最终我说,“只是比同龄人更早熟一些。“
祝骁盯着我看了许久,最后叹了口气:“好吧。但记住我的offer始终有效。“他递给我一张卡片,上面是他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
他离开后,我打开那张名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无论你来自哪里,时间会证明一切。——祝骁“
我的手开始颤抖。他不可能知道...除非...
除非他也经历过同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