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奴贼成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稳盐御马

正月即过,二月继来,北方的春天真正的到来。

然而依旧是早穿棉袄、午穿纱的天气。只是灵武牧场的草垫子却泛出了绿,人们的精气神也足了许多。

郭逸立在马厩前,看着李克正蹲在新生的草丛边,捻起一撮嫩绿的草芽放在鼻尖轻嗅。

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鬓角已有白发,掌心布满纵横交错的马绳勒痕。

“李大哥,马匹繁育的事,我想交给你。“郭逸递过牛皮令箭,“场地任你挑,人也由你选。“

他指向不远处新起的夯土房,青瓦还有着浮色,“住的地方比以前马奴棚子宽敞三倍,每屋配火炕。伙房每天两顿热乎饭,馒头管够,肉食和普通兵卒相同。“

李克攥着令箭的手微微发颤,眼前浮现出三年前寒冬里,他亲眼看着自己瘸腿的弟弟在马棚角落冻僵的场景。

“军师当真...“他喉头哽咽,“俺要老周头,他驯马二十年,断了两根手指;还要独眼老陈,他懂母马接生...“

郭逸抬手打断他:“只要你觉得合适,全牧场的人任你调。“

他知道,以目前所能依仗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马匹生意和盐场收入,尤其马匹夫更是白牧军真正的立身之本。

至于农桑之事,也得提上日程了,否则来看冬天可不好过。

他望向远处马群,母马们正悠闲地啃着冒尖的嫩草。

“繁育场就设在南坡,那里背风朝阳。“郭逸从袖中掏出一卷图纸,“这是新设计的马厩,隔间大,草料槽宽,每匹马都有干草垫窝。“

李克看了图纸,觉得可行,只是这样的繁育场得要个七八个,毕竟马匹基数很大,除了乌孙马要绝对的良好环境,河曲马也是不可疏忽。

夕阳西下时,李克带着挑好的四十人站在新落成的繁育场前,而这四十人每人还要带领四十人。

青砖铺就的地面还带着新泥的清香,马厩整齐排列,屋檐下挂着成串的干草。

“都听好了!“李克扯开嗓子,“这是咱们新改造的第一个育马场,之后还要再建!咱干的活儿不比上阵杀敌轻松!但从今天起,咱们顿顿能吃饱,生病有人医,军师可是说了,学堂成立了,咱们的崽子们也能进学堂识字!“

暮色渐浓,繁育场亮起的灯火,寒风中传来马匹低鸣,夹杂着人们的笑骂声,惊起一群归巢的寒鸦。

郭逸知道,安排好这些,原来牧场储备的草料也不多了,需要早早订购了。

战马和普通马喂养大有不同,有经验的人才能把它们养的很好。

一般在破晓时分,马倌们便挑着装满草料的竹筐踏入马厩。

他们先将切碎的苜蓿与羊草均匀铺在食槽底部:苜蓿富含蛋白质,而羊草提供充足的纤维,两者搭配能为战马调制的天然营养餐。

待战马低头啃食时,另一人拎着木桶走来,将煮熟的黑豆与碾碎的燕麦拌入草料。

正午烈日当空,战马归厩休憩,马倌们会特意在水槽中加入一小把粗盐,补充着战马因剧烈运动而流失的电解质。

到了傍晚,草料换成更为耐饥的麦秸与玉米秸,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秸秆带着微酸的发酵香气,既能饱腹又有助于消化。

每逢训练日,马厩里还会出现特殊加餐:一碗用小米熬煮的浓稠粥,表面漂浮着几滴香喷喷的麻油,或是掺着碎胡萝卜的麸皮糊。

马倌们也会地观察每匹马的进食状态,根据它们的肥瘦、训练强度调整着每日的饲料配比,确保这些战场上的“无言战友”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昂扬的斗志。

深谙此道的马官,往往才是战争胜利的基本保障。

然而一个集团的有效运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银钱,如今五原刘府管着盐的生意,这马场的生意还是要专人负责才好。

而手底下信得过的人,几乎都是马奴出身,想要做生意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郭逸摩挲着案头的羊皮账本,烛火将五原盐池的收支数字映得清晰。

刘府每月上缴的盐税虽可观,可白牧军随着人数增多,人吃马嚼的像流水般吞噬着库房。

他推开窗,寒风裹挟着马厩里干草与粪便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马群踏碎夜霜的声响清晰可闻。

“传张九万来见。“他对着值夜亲兵吩咐道。

半个时辰后,满脸油光的张九成哈着白气匆匆赶来,棉袄上还沾着草料碎屑。

此人原是灵武郡城最大马行的账房,只因当年张祥使了计夺了他家的产业才沦落为账房。

后来看白牧军打进了城,抓了终祥,便毫不犹豫的投效而来。

然而令郭逸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人果然是有些本事的,他才一进来就说:“军师,您瞧这。“

他展开一张密密麻麻画着马市分布图的纸,“济阴孟海公,北海郭方预,齐郡孟让、平原郝孝德也都派了人来,愿出两倍价钱买河曲马;西突厥人爱乌孙马,用皮毛和铁矿换。只是...“

他顿了顿,“咱们的马运送出去,有些困难。

郭逸沉吟片刻,脑海中闪现出两人:张祥、裴铸。

这二人如今还是自己的阶下囚,而且在朝廷中的背景也比较特殊,也许可以用上一用。

但又想到了未来的布局,他二人只能先关着,要用在利益最大的地方。

郭逸指向窗外新立的木牌,“明日就让人刷上朱漆,写明'良马保三月无病,若死凭马头可换新马一匹'。同时也对长期合作都打九折。“

张万财眼睛一亮,算盘珠子在指间拨得飞起:“此计甚妙,里外里大家都不会作了亏本买卖。“

不几日,第一笔用二十匹一岁马换来的五百两纹银抬入库房时,郭逸望着账本上新增的进项,转头对张万财笑道:“明日去铁匠铺订做五千副马掌,再买二十石黑豆,咱们的马场,该让整个朔方都眼红了。“

马匹夫买卖这才算真正打开了销路,名声只会越来越大。

而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周边产业也要跟上脚步,从而让投奔了白牧军而来的百姓生活好起来,那么农桑耕种也就水到渠成了。

郭逸闲暇的时候也不免想,如今这生活,象极了攻城掠地的游戏,希望最后所熟悉的人都能安乐开怀。

毕竟与天抗命,并不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