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数字中国:战略路径与未来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数字中国建设从区域走向全国

“数字福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八闽大地逐渐走向了全国。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数字中国”首次被正式提出,以此为起点,“数字中国”从国家层面被赋予了全新的战略意义。“数字中国”内涵和发展过程的演进变迁,一方面,从空间维度上,来自以“数字福建”为引领的区域的数字化探索和实践积累;另一方面,从时间维度上,数字中国建设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丰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数字化应用持续演进到一定阶段,各项条件逐步成熟后所形成的我国新时期数字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1994年,从我国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连入国际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2014年我国“触网”的20年时间里,我国互联网实现了迅猛发展,拥有千万级别的域名总数、百万级别的网站数量、数亿级别的网民和手机网民,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宽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网络安全面临挑战等问题依然严峻。2014年2月27日,我国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在加强信息化发展统筹协调力度的同时,亦把网络安全保障提升到新的高度。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目标愿景。此后,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五个明确”。这“五个明确”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我国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内在规律,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又提出六个“加快”的要求,包括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穿我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丰富内涵的指引下,“数字中国”应运而生。

数字中国建设的缘起与我国信息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以通信技术为例,由1G到5G再到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演进,以及软硬件信息系统的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础,数字中国的发展形态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发生着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互联网的逐步兴起开启了人们生活数字化的全新体验。此时,全球范围内“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的提出也引起了我国对于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视与思考。在此背景下,除了测绘、地理空间等领域学术界的讨论,国家层面也着手布局数字化工作,1996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统一协调全国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后,发布《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在3G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的步伐加快,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不断加大,信息技术革命由此进入了新阶段,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在这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国家层面作出了加快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4G、5G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成为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场景,移动通信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和治理等领域。同时,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创新代际周期大幅缩短,创新活力、集聚效应和应用潜能裂变式释放,网络基础设施在性能水平、规模应用上不断提升,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传统领域不断开辟出日益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这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数字中国”从概念正式被提出到四梁八柱框架和战略路径的确立,是数字中国建设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的具体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从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水平、信息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作用等方面分别设置了目标。可以看出,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分解,《“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的“数字中国”建设包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经济、信息化发展环境4个方面。“数字中国”一词被首次写入党和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等方面被赋予了更大期待。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把“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4个方面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可以看到,数字中国建设框架进一步发生变化,数字中国建设的落脚点更多体现在如何以数字技术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及如何营造数字化发展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