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免疫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由B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分子。Ig普遍存在于血液、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因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血清蛋白经电泳分离后呈现不同的迁移率,依次为白蛋白(albumin)、α- 球蛋白(α-globulin)、β- 球蛋白(β-globulin)、γ- 球蛋白(γ-globulin)。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属于丙种球蛋白(γ- 球蛋白),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0kDa,含糖2%~3%。Ig包括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和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Ig是化学结构的定义,而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的定义,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按其表达后的分布定位、存在形式以及功能意义的不同,可分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结合型Ig(membrane-bound Ig,mIg)两大类。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形成抗原 - 抗体复合物,起到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以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后者则作为抗原受体,定位在B细胞膜表面,是抗原激活体液免疫的重要感受器。正常情况下,Ig可以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但另一方面,Ig也可因异常沉积、交叉表位等机制产生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