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巅峰之路
2026年春,龙腾集团年度股东大会现场,当董事长将副总裁任命书交到林夏手中时,台下爆发的掌声里夹杂着几道不和谐的咳嗽声。她认得那些来自房地产元老派的董事——他们曾联名反对她提出的“科技地产”转型计划,认为“在钢筋水泥里埋传感器纯属烧钱”。
“谢谢各位的信任。”林夏接过水晶牌,目光扫过第三排那个戴珍珠项链的中年女人——审计委员会主席周敏,正是她上周在例会上质疑“慈善基金会的启动资金占比过高”,“从今天起,我会用数据证明,创新与责任,从来不是单选题。”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林夏烧向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她带着技术团队蹲在工地三个月,开发出“龙腾云筑”平台,将建材采购、施工进度、质量检测全部上链存证。当老供应商们拿着手写的送货单来找她时,她指着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区块链数据:“张老板,您上周送的防水材料比合同约定的克重少了12%——系统已经自动触发预警了。”
反对声最激烈的是负责华北区的采购总监陈立,他摔了文件夹怒吼:“小姑娘家家的懂什么潜规则?你断了供应商的活路,他们明天就能让工地停工!”
林夏却把一份审计报告推到他面前:“您父亲名下的建材公司,去年向龙腾供货的溢价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2倍——这就是您说的‘潜规则’?”当陈立铁青着脸离开时,她拨通了纪检部电话:“按流程走,该查的不止这一家。”
盛夏的新加坡,滨海湾金融塔79层会议室,林夏面对的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房地产集团CEO拉赫曼。对方的开场白带着明显的轻蔑:“听说您在中国靠处理质量危机成名,我们可不想把项目交给一个‘消防员’。”
她微笑着点开PPT,展示的不是项目方案,而是一段视频:暴雨中,业主戴着安全帽在龙腾工地查验钢筋的场景。“在龙腾,每个购房者都能成为质检员。”林夏切换到数据页,“我们的‘透明建造’模式让客户复购率提升47%,这是技术,更是信任。”
谈判持续到深夜,当拉赫曼终于松口讨论合作细节时,助理突然递来一份急件——环宇集团在东南亚注册了同名公司,正在低价倾销类似的智能建筑方案。林夏盯着文件上熟悉的logo,指尖划过“陆远担任技术顾问”的字样,忽然笑了:“告诉新加坡分公司,启动‘双子星计划’——我们和环宇的项目,就隔着一条滨海湾河怎么样?”
金秋十月,云南山区的希望小学奠基仪式上,林夏蹲在泥土地上,帮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扶正安全帽。孩子掌心的老茧让她想起自己的童年——父亲在水泥厂扛麻袋,母亲在夜市摆摊,直到她拿到全额奖学金才第一次穿上不带补丁的校服。
“夏姐姐,这个能发光吗?”小女孩指着设计图上的太阳能屋顶。
“不仅会发光,还能存电。”林夏刮了刮她的鼻尖,“等你们期末考试进步十名,我就带你们去看真正的智能大楼。”身后传来相机快门声,她知道这张照片会登上明天的财经版,但更在意的是基建队长的汇报:“基金会派来的工程师说,污水处理系统能提前两周完工。”
手机震动,母亲发来老家拆迁的通知:“咱家的平房要改成智能社区啦,开发商说是什么龙腾的‘民生工程’。”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董事会力排众议启动的保障房项目,那些元老们冷笑“做慈善不如多买两块地”,此刻却觉得掌心的温度比任何财报数字都更有重量。
圣诞前夜,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屏首次亮起龙腾集团的广告。林夏在庆功宴上接到周敏的紧急电话:“审计发现,海外子公司有三笔共计两亿的资金流向不明。”她放下香槟杯,在监控录像里看到熟悉的身影——陈峰,那个被她调离市场部后加入环宇的男人,正搂着拉赫曼的财务总监出入赌场。
“资金通过离岸公司周转,最终流向了陆远的科技公司。”法务部连夜梳理的资金链让林夏太阳穴突突直跳。凌晨四点,她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曼哈顿的灯火,突然拨通了那个早已存进黑名单的号码。
电话响了七声才接通,背景音里是键盘敲击声:“我就知道你会打来。”陆远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环宇给我看了龙腾的海外扩张计划,他们想复制你的‘透明建造’,但需要我的区块链技术。”
“所以你就收下了他们的‘技术服务费’?”林夏盯着泰晤士河上的雾,“还是说,你想证明当年输给你前女友是个意外?”
对面传来低笑:“林夏,你我都清楚,商业战场上没有‘前女友’,只有‘对手’。”信号突然中断,她看着手机上弹出的新邮件——是陆远发来的加密文件,标题写着“环宇东南亚洗钱证据链”。
跨年夜的迪拜,林夏在帆船酒店套房里与拉赫曼对坐。她推过去的不仅是环宇的犯罪证据,还有一份股权收购协议:“只要您同意让龙腾成为项目的唯一技术提供商,我们可以帮您清理掉董事会里环宇的代言人。”
拉赫曼的手指划过文件上的“慈善基金会注资当地孤儿院”条款:“林小姐,你比我见过的所有商人都贪心——既想要市场,又想要名声。”
“商人逐利没错,”她指着窗外正在调试的智能灯光秀,那是龙腾为当地儿童癌症中心定制的新年礼物,“但真正的长远利益,从来都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善意里。”
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陆远的消息恰好进来:“听说你在迪拜谈成了七亿美元的单子,恭喜。”她看着对话框里跳动的“对方正在输入”,最终只回复了一个句号。有些故事,就像波斯湾的浪花,翻涌过后,终究会在沙滩上留下各自的轨迹。
2027年惊蛰,龙腾集团总部大厦108层的战略会议室里,烟雾报警器突然发出蜂鸣。林夏看着投影仪上闪烁的红色警示——环宇集团联合三家对冲基金,正在港股市场恶意做空龙腾股价,而导火索正是周敏团队审计出的“两亿资金漏洞”。
“漏洞是假,陷阱是真。”林夏将陆远发来的加密文件甩在桌上,视频里清晰记录着环宇财务总监将资金转入自己账户后,再伪装成流向龙腾海外公司的画面,“他们想利用审计制度的滞后性,制造‘内控失效’的假象。”
首席财务官擦着额角的汗:“但股民不会等我们查清真相,现在股价已经跌穿增发价了!”
“那就让他们看看,龙腾的‘透明’不仅是对客户,更是对市场。”林夏点开新做好的直播链接,镜头对准了正在工作的区块链监管平台,“二十分钟后,我会在官网直播回答所有投资者的提问——包括那三笔资金的每一笔流向。”
镜头亮起时,林夏特意摘下了副总裁胸牌,只穿着最简单的白衬衫。弹幕如潮水涌来:“资金是不是被高管挪用了?”“听说你和环宇的陆总有特殊关系?”
她调出区块链溯源界面,手指划过每一笔交易记录:“这是三个月前,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合资项目采购智能监测设备的款项,供应商是陆远先生的公司——但所有合同条款、付款流程都经过第三方律所公证,相关文件已同步上传至港交所。”
当她放大最后一笔资金流向时,画面定格在“马来西亚儿童癌症研究中心”的收款回执上:“这笔钱是我们从项目利润中提取的1%公益金,用于资助当地患病儿童。如果这算‘漏洞’,我希望龙腾的每个项目都能有这样的‘漏洞’。”
直播间的点赞数突然飙升,有投资者发现了更关键的细节——所有资金流向都关联着具体的实物资产或公益项目,环宇精心设计的“洗钱”剧本,在绝对透明的区块链数据面前不堪一击。
环宇集团总部,陆远看着监控里林夏从容的模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当年她送的钢笔——那是他们第一次合作成功时,她在笔帽刻下“逆风”二字。秘书敲门进来:“拉赫曼先生解除了和我们的所有合作,转而把东南亚的技术独家授权给了龙腾。”
“意料之中。”他调出龙腾新发布的“公益区块链”白皮书,每个慈善项目的捐款都能追溯到具体受益人,甚至能看到受助儿童在智能教室上课的实时画面,“她把商业战场变成了道德考场,而我们,从来没赢过她的‘规则’。”
手机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镜头里,老家的平房已经改造成智能社区,母亲正对着智能门禁系统笨拙地挥手:“小夏啊,物业说这系统是你公司做的,按电梯都不用按按钮呢!”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去林家,她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给他泡茶,说“我们家小夏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
春分日的博鳌论坛,林夏作为唯一的女性企业家代表登上主讲台。当主持人问及“从危机处理者到规则制定者,最大的转变是什么”时,她指向会场外正在施工的龙腾公益体育馆——工地上的智能安全帽正在实时回传数据。
“以前我以为,成功是打败对手,”她摸着胸前的工牌,上面不知何时被员工贴上了小太阳贴纸,“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巅峰,是让整个行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干净、更温暖。”
台下,陆远站在立柱后,看着她身后屏幕上滚动的“透明建造”用户评价。当镜头扫过某个山区小学的孩子们对着镜头比心时,他终于按下了删除键——那里存着所有试图抹黑龙腾的资料。有些较量,从她选择在暴雨中打开工地大门的那天起,就已经有了答案。
五年后,龙腾集团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奖”的中国房企。颁奖礼上,林夏牵着当年云南山区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建筑系大学生——走上舞台。大屏幕播放着龙腾最新的“城市绿洲”计划:所有新建社区必须配备30%的绿化智能生态系统,利润的5%自动划入全球儿童教育基金。
“有人问我,作为‘商界女王’,最骄傲的成就是什么?”她看着台下无数年轻的面孔,想起初入龙腾时那个在电脑前重做方案的夜晚,“不是股价涨幅,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当我们的客户住进智能住宅时,他们知道每一根钢筋都经得起查验;当孩子们走进希望小学时,他们相信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散场时,助理递来一份文件:陆远的科技公司申请加入龙腾的公益区块链联盟。她在审批单上签下名字,附言栏写着:“逆风从不会摧毁翅膀,只会让飞翔的姿态更骄傲。”
窗外,细雨纷纷。但这一次,她知道,再大的风雨,也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