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曹魏当细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徐庶搜珍宝,曹子建问诗

携着徐庶回到丞相府,曹操便安排人带徐庶去挑选礼品,拿去前往那些博士府邸,用作上门道歉所用。

或许是出于昨日试探对方的愧疚,曹操便多了句嘴,说了句凡有元直所需,皆无不可。

这句话徐庶确是会错了意,当然那管事也会错了意思,便领着徐庶前往了后院的府库之中......

论史料他徐庶不敢多言,但论宝物这一点,作为考古系出身徐庶当仁不让!

至于他这个后世考古系的实习仔,来盗考古老祖曹操的珍宝......

读书人干的事能叫盗么?况且不是他曹操自己说的,但有所需皆无不可嘛!

丞相府的府库并没想象中繁华,徐庶望着那屋内零零散散上百件物品,面色难看。

史书记载曹操多次盗掘达官贵族之墓,所出多换为钱财粮草以供养军队,但这么穷徐庶是没想到了。

入门所见,便是那被刀刃刻意划破由各类珠宝镶嵌而成的马鞍,见徐庶目光停留,那管事也是极为契合的开口答疑。

“先生不知,当年丞相获得此马鞍不甚欢喜,然天下未定百姓未得安饱。”

“丞相便以刀刃划破此鞍以示自醒,以己表率节俭乃得天下人称赞,曰为曹公毁鞍......”

如此精美的马鞍,被曹操这种心态所毁坏,徐庶不免可惜,但转念一想,却又觉得甚好。

“与其丢在这里蒙尘,不如我拿回去修补一下。”

文物修复方面徐庶不算拿手,这番话语自是说与那管事听的,实际上是盯上了上面镶嵌的珠宝。

抱着贼不走空的心思,徐庶便在管事的带领下遍览曹操的府库,其中金银铜贯虽多但不是徐庶所需。

“先生请看,这是西域所上供的琉璃笔洗,颇得丞相喜爱。”

“此物本应放置于书房之中,近日晒书怕那些贱婢碰着了,便收入了府库......”

徐庶闻言,便也知道为何曹操的府库为何看上去如此穷酸,原来是好东西都放置各处,这府库没啥好东西了。

难怪如此慷慨,原来是有恃无恐,可惜还是棋差一招,让徐庶抓到了宝贝。

“我也颇为喜爱,不知可否......”

徐庶厚着脸皮讨要,管事自是晓得此等物品岂敢乱送,但丞相自己说的皆无不可嘛。

“先生说笑了,丞相有言自然是可以的......”

唤来下人将方才徐庶索要的物品放好,管事本想带着徐庶离去,一般客人大多也会象征性拿点便可。

但徐庶可不是准备拿一点就跑的人,祖师爷明明挖了那么多宝贝,居然藏着掖着,徐庶定然不会放过!

“龙纹玉璧,这玩意后世残缺颇多,如此质地完好的实为少见,拿了!”

“金缕玉衣?卧槽,这玩意儿都有,不愧是盗墓祖师爷,拿了!”

“《孙子兵法》简册?什么玩意儿?卧槽,曹操亲笔批注?拿了!”

“等等!那是啥玩意?好像是......不管了,拿了!”

一路走来,徐庶心中不断嘀咕,可手脚并不慢,该拿的不该拿的统统拿上!

管事见那徐庶好似是来进货一般差点哭出来,但丞相有令也不敢阻拦,只是面色愈发沉重,像是死了什么亲戚一样......

挑了许久,总算是没看到什么好东西了,徐庶满意的拍了拍手,却见不远处一副不起眼的字画!

徐庶缓步走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张芝书法真迹?这可是古往今来唯三的草圣!

其真迹后世早已失传,即便是考古界多少大拿也无不为之遗憾,可现在他眼前是真真切切摆着一幅真迹!

张芝本就是东汉时期的人物,曹操想要他的真迹并不难,徐庶难免动了心思,管事见是那草圣真迹,忙不迭的上前双手护住!

“先生!够了,真不能再拿了!”

见这管事多管闲事,徐庶看了看身后被大大小小礼盒所装的珍奇,讪讪一笑。

“此物并非索要,乃是徐某想借去观摩,想来丞相不会怪你的!”

“况且丞相有言......”

“元直所需皆无不可......”

徐庶还没说完,那管事便接下后话,徐庶满意的点了点头,管事几番犹豫,最终叹了口气。

此物管事可不敢交予下人,便由他亲自收取,当递到徐庶手中的时候,还颇为不舍。

徐庶也不敢太用劲,与那管事拉扯一番还是拿下了这幅草圣笔墨。

得获至宝的徐庶哪里敢再待在此处,来不及与曹操告辞便启程回府,管事见其匆忙,心中暗道不好,便急去寻曹操去了。

曹操自然不知自己随意一句话,让某个偷家贼把自己的府库差点搬光。

此刻的他正于书房中打算临摹徐庶的雁门太守行,试一下此等文体的行文格式。

却见一青年一席青衫飘然,身姿昂然自屋外走来,曹操见来人便也放下手中的诗,挥手道。

“植儿,今日为父偶的佳篇,你也来看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曹操之子,未来建安文风的核心人物,曹植曹子建!

曹植闻言,也顾不上拜见父亲,快步走到曹操身后,将对方夸赞的佳篇取来。

仅是开篇,曹植就觉得不对劲,此等行文倒不是没见过,唯独这风格与常人完全不同!

不过此等用法,曹植却觉得有趣,文字的用法各有不同,但他却敏锐的发现这等笔触下的快乐!

“父亲,此诗虽诡异,却也着实有趣,不知是何人所作?”

对于这个问题,曹操并不想太早告知,反倒是问曹植为何觉得有趣。

“父亲可能不知,去年丕哥所作《燕歌行》,格律亦为如此!”

“然此人所作,笔触虽华丽然其诗词大气磅礴,所绘画面犹如眼前!”

“若能在得几作佳篇,必为一派开山之祖!”

曹植的夸赞并非是虚言,他是真的觉得此诗所用行文,为他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思维。

若是能细细研究,曹植相信自己定能有所突破!

对于自家孩儿所言,曹操颇为欣慰,而让他惊诧的便是曹植竟记得曹丕的《燕歌行》。

即便是曹操刻意压制,但这首《燕歌行》曹操可谓记忆深刻,也便是曹操决心高压培养曹丕的契机。

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但唯一的问题是曹操不喜那儿女姿态的描写。

做为曹家的子嗣,再不济也应厮杀于疆场,或如曹植去写写忧国忧民的诗词。

写女子思念丈夫算什么事?但曹植对于曹丕的诗词似乎颇为看好。

曹操也不想说一些丧气的话,便将徐庶所作的诗全盘托出,曹植才恍然大悟。

“也只有此人能作这般诗词,当为建安诗妖!”

曹植的评价,曹操颇为自得,他看重的人又岂会是世人所传的那般不堪?

却见管事慌张奔来,一个滑跪来到曹操面前,急声道:“丞相!府库......”

“府库失窃了?”

“不是......府库......”

“府库走水了?”

“不是!是......府库......被那徐元直搬空了啊......”